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小学生课堂情绪的调控策略研究学院师范学院专业小学教育(数学)学生姓名褚斌峰学号201011502121 年级2010级指导教师方红职称副教授2014年4 月28日小学生课堂情绪的调控策略研究专业:小学教育学号:201011502121学生:褚斌峰指导教师:方红摘要:课堂情绪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的教学所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它是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学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表现欲强,大脑反应灵活,可以更迅速的解决问题,能够积极与老师之间通过言语、肢体语言、表情等不同方式不断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反,消极的情绪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产生阻力作用,对智力的正常发挥产生抑制作用。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为思路阻塞、焦虑、自卑、畏难、厌倦以至于厌学,此时教学效率则会大打折扣。
本文主要研究小学生课堂情绪的研究方法和策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课堂情绪,避免和克服课堂上的消极情绪。
关键词:小学生;课堂情绪;调控策略;教学效率Study on Strategies for Controlling Pupils’ Mood in ClassroomTeachingMajor: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Student ID:201011502121Student:Chu Binfeng Instructor:Fang HongAbstract: Mood in classroom teaching refers to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s the teaching by the teacher and experiences in classroom teaching.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teaching result. When Students learn in a good mood, they can focus their attention with a strong desire to show off and flexible responses from the brain and they can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and communicate actively with teachers through words, gestures and expressions and so on. A good mood is of great help i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n the contrary, a bad mood prevents students from improving their learning ability and causes the inhibition of normal intelligence activities, which is displayed in the phenomena that students’ thinking is blocked and that they get anxious, self-abased, fearful, bored and even tired of studying. Therefor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will be greatly reduced.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controlling pupils’mood in primary classroom teaching to find out how to cultivate positive moods i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avoid negative moods.Keywords:pupils; moods in classroom teaching;controlling strategies, teaching efficiency目录绪论 (1)一、课堂情绪对小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2)(一)积极的课堂情绪对小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2)(二)消极的课堂情绪对小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2)二、影响小学生课堂情绪的主要因素 (2)(一)学生自身因素: (3)1.不同阶段的小学生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3)2.学生自身的气质和性格的影响 (3)3.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影响 (4)(二)、教师因素 (4)1.教师的情绪是影响学习情绪的主要因素。
(4)2.教师的形象、教学风格等 (4)(三)环境因素 (4)三、调控小学生课堂情绪的策略 (5)(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5)(二)提高小学生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 (6)(三)利用教师自身的情绪,影响学生的情绪 (7)(四)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 (8)四、总结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绪论大四上学期两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对教育者这个角色有了更多的体会,对教学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方面,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问题给我造成很大的困扰。
我代课的班级是一年级一班和六年级一班,一年级的学生情绪问题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漫不经心,有时候又太过兴奋。
在上六年级的课的时候,学生的情绪问题会随时出现,比如厌倦、失落、焦虑、烦躁不安等等。
这些学生的课堂情绪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应该是每个老师都会面对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运用有效地方法和策略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在实习过程中我一直思考并实践着改善学生课堂情绪的各种方法,并主动请教其他的老师,在课堂学生课堂情绪调控方面积累了一点经验,但是还远远不够。
为了对小学生的课堂情绪调控做进一步具体全面的研究,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对有经验的老师作了访谈,然后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了筛选、概括和总结,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加工,本着科学、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写下了本篇论文。
本篇论文主要研究的小学生课堂情绪的三个方面,第一,课堂情绪对小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正反两面做了阐述。
第二,影响小学生课堂情绪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因素、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
第三,调控小学生课堂情绪的策略,包括四个方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小学生的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利用教师的情绪影响学生的情绪、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
本文在阐述课堂情绪对小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课堂情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小学生的课堂情绪的调控策略,方法阐述例子相结合,具体的阐述了小学生课堂情绪调控的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提供借鉴。
一、课堂情绪对小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情绪是由客观刺激物影响人们的大脑皮层所产生的一种兴奋心理状态,它往往支配着人们的活动。
[1]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或认知活动,一种信息或思维加工的过程。
所有的信息加工过程都有情绪成分,没有情绪的信息加工是不存在的,情绪可以是信息加工的启动状态,也可以是信息加工的背景状态。
[2]由此可见,小学生的课堂情绪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效果的好坏,不同的情绪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
下面我从积极的课堂情绪和消极的课堂情绪两方面阐述情绪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一)积极的课堂情绪对小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课堂上积极地正面情绪包括:高兴、满意、愉快、喜悦、热情等等。
大量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可以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提高人的活动能力,激发人的自主性,产生强烈的动力作用,对感知过的事物保持更深刻的印象。
[3]因此,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学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表现欲强,大脑反应灵活,可以更迅速的解决问题,能够积极与老师之间通过言语、肢体语言、表情等不同方式不断互动,接受力可以提高25%--40%,记忆力提高1.5——2倍以上[4]如果可以长期的保持这种状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获得较好的心理体验,从学习中获得乐趣,进一步转化为长期的兴趣。
(二)消极的课堂情绪对小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课堂上的消极情绪有不满、厌恶、不安、烦躁、漠视、失落等等。
研究表明,在不良情绪的作用下,脑干系统会分泌过量的肾上腺激素,干扰大脑皮层系统。
[5]如果在这些消极的情绪下进行学习活动,会抑制学生的心理机能,不能集中精神,思维变得混乱、记忆力下降,会直接降低课堂的学习效果。
[6]二、影响小学生课堂情绪的主要因素了解影响小学生课堂情绪的因素是研究其调控策略的前提。
影响小学生课堂情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通过自己的研究以及总结将其归纳为学生自身因素、教师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小学生的课堂情绪,以下是我的阐述,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其他社会人士对了解影响小学生课堂情绪的因素有所帮助。
(一)学生自身因素:1.不同阶段的小学生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低年级段学生对他人的依赖性很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无常,容易疲倦;行为动摇不定,不善于控制,容易冲动和特别敏感;对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都很强烈。
中年级段学生感情容易激起和爆发,不善于控制,不考虑行为后果,虽已能从事需要一定意志支配的工作,但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产生动摇。
高年级段的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
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
自我意识有所发展,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他们对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要求比较熟练,但又不会觉得不屑做或不能坚持做;同学之间在学习上的差距已较明显,部分同学有松劲厌学情绪。
上述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情绪。
案例: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的特点会有明显的差异,我一直对这点有着清楚的认识。
但在实习过程中,我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
在实习的时候,我代课的年级是一年级和六年级,偶尔也上四年级的课,我能明显的感受到者三个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依赖性强,但很听老师的话。
四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有了一定的自主性。
六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集体意识,学习能够独立自主,但是学生间更容易发生冲突。
2.学生自身的气质和性格的影响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气质类型,根据希波克拉底的体液理论,可以将人的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对应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