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分配统计分析讲解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主要包括三大类经常性转移收支 : (1)当期所得税、财产税等税收收支。 (2)社会缴款和社会福利。 (3)其他经常性转移收支。(政府内 、国际间的转移收支 ) 、
初次分配从国内生产总值开始,经过两个层次,一 是生产经济成果的直接分配,二是财产收入的分配。 经过初次分配,政府、企业和居民分别得到各自的 原始收入。
i1
i1
将上式整理可得:
n1
G ( X YI i1 X Y i1 i ) i 1
3.回归曲线法
回归曲线法是一种利用洛伦兹曲线函数关系式 计算基尼系数的方法。
G
SA SA SB
2S A
1 2SB
步骤:(1)设定洛伦兹曲线的函数关系式,例如, 设这一函数关系式为幂函数,I P ;
国内 合计
运用 来源 净额
75199.5 75251.8
52.3
16710.7 16367.1
-343.6
国外 部门
运用 来源 净额
166.8 114.4 -52.4
1532.4 1876.0
343.6
运用 75366.2 18243.1
合计 来源 75366.2 18243.1
净额
0.0
0.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7》
12150.0
602.1
0.0 -11547.9
29591.9
41.7 79465.9
41.7 49874.0
80.2 91910.1
80.2 91618.9
0.0 -291.2
1699.2
1990.5
0.0
291.3
80.2 93609.3
80.2 93609.4
0.0
0.0
(二)主体分配格局:是由政府、企业和居民三 者构成
我们最关心的是居民部门的规模分配格 局,即个人收入分配格局,将在本章第二节 中详细介绍。
第二节 个人收入分配分析
一、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一)定义 1.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
用来描述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一种曲线,它 由累积的一定人口数占总人口中的百分比与 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中的百分 比状况来表示。
-30.2
0.0
402.6 402.6 2993.0 2649.4 -343.6 1532.4 1876.0 343.6 4525.4 4525.4
0.0
单位:亿元
要素收入
其他 总额
41642.5
38.5 4944.1
38.5 -36698.4
80.2 8525.8
6606.8
-80.2 -1919.0
金融 运用 1957.4 6568.4
机构 来源
6606.8
部门 净额 -1957.4
38.4
政府 部门
运用 来源 净额
10850.0 -10850.0
1299.9 602.1
-697.9
住户 部门
运用 来源 净额
27919.4 75251.8 47332.4
1672.5 4214.1 2541.7
基尼于1919年证明了一个重要定理:G= /2u
是收入分配绝对平均线OC和洛伦兹曲线所围
面积的2倍,即G= /2u=2SA
由(1)、(2)式得:
G
1 2n(n 1)u
n j 1
n i 1
Xi
Xj
(3)
注:应用该种方法计算基尼系数,运算量非常 大。
2.三角形面积法 基尼系数的一般公式为
息、知识产权、管理等。 要素分配格局又称功能分配格局,属于国民收入初
次分配的范畴。 要素分配格局的数据来源主要是统计部门编制的资
金流量表和财政、金融、居民收入等统计数据。 从增加值的初次分配构成来看,要素收入就是除了
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以外的部分。在资金流 量表中,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环节的要素收入有两项: 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财产收入又分为利息、红 利和其他三项。
2.国民净收入(NNI),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全部生产要素净 收入加总和,即国民收入。 国民净收入=国民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
3.按要素成本价格计算的国民净收入(NNI at FC) 4.个人收入(PI)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居民实际上可供支出的收入部分,
它等于国民收入减去一切直接税,及公司未分配利润,再加 上政府给予的补贴。是最接近于居民实际购买力的指标。
第三章 国民收入 分配统计分析
第一节 国民收入分配理论 第二节 个人收入分配分析
第一节 国民收入分配理论
一、国民收入分配起点 起点:国民收入(NI),包括以下五个指标:
1.国民总收入(GNI),即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 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全部生产要素收 入的总和。
788.2 14367.6 788.2 -61231.5
金融 运用 3488.8 16602.3 14694.4 233.4 1674.5 20091.1
机构 来源 部门 净额
-3488.8
14930.0 14930.0
14930.0
-1672.4 235.5 -233.4 -1674.5 -5161.1
1674.5 1674.5
0.0
162868.2 164821.5
1953.3
国外 部门
运用 来源 净额
519.6 189.6 -330.0
5794.0 4170.7 -1623.3
5794.0 4170.7 0.0 -1623.3
6313.6 4360.3 0.0 -1953.4
运用 125359.1 43822.7 30420.9 11727.4 1674.5 169181.8
运用 政府
15966.2
1058.4 1058.4
17024.7
来源 部门
1374.9 1374.9
1374.9
净额 -15966.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16.4 316.4
0.0
0.0 -15649.8
住户 部门
运用 来源 净额
47327.3 125169.5 77842.2
2826.0 8979.6 6153.6
再分配即各种转移性收支,主要包括税收收支、社 会缴款和社会福利、其他经常转移收支三大类。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最终结果,是形成各个机构部 门的可支配收入,即
可支配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再分配收入-再分 配支出
三、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一)要素分配格局:指国民收入在投入生产的各个
要素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 投入生产的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技术、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终分配格局是一个向 个人倾斜的过程。
2007 年我国主体分配格局
初次分配总收入
可支配收入
居民 企业 政府 居民 企业 政府
绝对数(亿元) 150152.0 58511.2 50595.7 150816.3 48298.5 63084.4
比重(%)
57.92% 22.57% 19.52% 57.52% 18.42% 24.06%
横轴OP:按收入从低到高排列的累计家庭户数百分 比
纵轴OI:对应的收入百分比
OC:45o线,是当参与分配的每一户家庭的收入完 全相等时才会出现的一条直线,称绝对平均线
OPC:绝对不平均线
L:位于绝对平均线与绝对不平均线之间的实际收 入分配曲线
洛伦兹曲线L离绝对平均线OC越近,说明居民收入 分配越平均;反之,说明越不平均。
2826.0 7280.8 4454.8
812.4 812.4
886.4 886.4
50153.3 134149.1
83995.8
国内 合计
运用 来源 净额
124839.5 125169.5
330.0
38028.7 39652.0 1623.3
30420.9 30420.9
0.0
5933.3 7556.6 1623.3
2.基尼系数: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Gini)根 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计算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
系数,称基尼系数。是国际上最常用的分析国 民收入的规模分配格局的方法。
定义:
G
SA SA SB
SA 1/ 2
2S A
1 2SB
判断标准:G<0.2表明收入分配高度平均
0.2≤G<0.3为相对平均
0.3≤G<0.4大致合理
0.4≤G<0.6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G≥0.6表明收入分配严重向一部分任倾向
(二)基尼系数的估算方法 1.直接计算法
基尼最早提出收入不平等的一种度量时, 已经给出了基尼系数的具体算法,而且这种 算法并不依赖于洛伦兹曲线。基尼于1912年 给出了无替换的基尼平均差计算公式:
nn
2007 年要素分配格局分析表
单位:亿元
劳动者报 财产收入
酬
利息
红利
其他
要素收 入总额
非金 运用 58057.2 17541.9 11842.0 5699.9
75599.1
融企 来源 业 净额 -58057.2
14367.6 6835.2 6744.2 -3174.3 -5006.8 1044.3
n1
1
S A S Sõ 2 i1 2 ( X i X i1 )(Y iYi1 ) i1 ( X i X i1 )(1 Yi ) 2
则基尼系数
n
n1
G 2S A ( X i X i1)(Y iYi1) 2 ( X i X i1)(1 Yi ) 1
(2)这个函数是可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