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课堂教学,实现有效教学
笔者在一线教学六年,发现了不少问题,不同阶段的学生出现的问题不一样,同一个阶段不同班级的学生不一样,同一个班级每一个个体又都有差异。
学生层次各有不同,而且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的素质已经逐渐地整体提高了。
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中专生对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没有效率、学习效果不显著、学习生活结束后没有很大收效等情况呢?笔者根据学生问卷调查报告和各班学
生代表座谈情况分析出大致有几个原因:对课程不感兴趣、上课没意思等。
有的学生对教学秩序以及教师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质疑。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不断反思,不停思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探究。
一、调整教师的积极心态,用微笑、亲和力感染学生
课堂就是教师和学生的舞台,要想成功地完成一节课,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愉快乐观地对待自己的
课堂,给学生一个微笑,始终用快乐感染学生。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是服务性行业,微笑是我们对学生入行的必要训练。
而作为师长,在每一堂课中,更应该把这一点试行到底。
当美丽的微笑扩散到学生们之间,学生自然会认为这是一位具有亲和力的教师,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心。
二、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
(一)三维目标
一堂课的开始首先要确立三维教学目标,并且是非常清晰的,
课程结束可以实现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课程的变化学生的活动基本在掌控中。
(二)主体地位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这一理念。
在《导游业务》的教学过程中,我曾尝试过让学生轮流走上讲台讲解知识要点,当听到有的同学在讲解要点之前设置问题抛给大家再引出自己的内容自如讲解后,所有同学都给予掌声。
我也非常有触动。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让学生走上台,让学生真正地动手去做,培养自信心。
这份自信心来自于教师的肯定,也来自于其他同学的掌声。
(三)创造性
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有效的教学。
进行《旅游法规》的教学时,讲到旅游合同,内容枯燥,将旅行社条例和旅游合同两章整合,让学生以各小组为单位成立旅行社,并且制定自己的格式合同。
学生经过去市内各大中旅行社考察、上网搜集资料和小组研究,每组都交了一份详细的学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抛掉讲义,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法、目中有学生
教师备课充分是完成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课堂上教师要看着学生的眼睛,同时要让学生看到教师的眼睛而不是低头看教案的头。
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全部掌控于脑中,随时输出任何需要的内容,
这样才能把握住课堂和每一位学生。
看着学生讲课,与学生眼神的交流是确保知识能否顺利正确到达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设置的提问,是否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
教师要做到对一节课的整体把握,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有效完成课堂教学。
四、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教学
程红兵老师说过,每节课要让学生大笑三次。
我们虽然不一定能完全做到,但是适时活跃课堂气氛,不忘时刻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退一进二的目的我们是可以采用的。
学生在学习《旅游法规》时,难免感到枯燥乏味,在讲到从事旅游行业需要具备团结协作的精神时,利用小组踩报纸、盲人摸象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凝聚力,甚至组织足球赛活跃学生运动神经,激发学习兴趣,运用现场抽奖、小奖品奖励表现优秀的同学。
在讲解案例时,我采用辩论赛和知识竞赛,让学生充分运用大脑,激起竞争,培养荣誉感。
学生主体意志不断进步,教师起到主导作用,教学相长。
一堂有意义的课也许会令学生终生难忘,意义深远。
五、扩大教学范围环境,多种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并用
专业课程可以打破教室上课的常规教学模式,走出去、走远些,扩宽课程活动范围。
如导游业务课程到景区授课,学生现场模拟导游员进行讲解,师生互换导游员领队和游客的角色。
学生学习效果好,迅速进入旅游从业人员的角色。
在实习前就具备了实践经验,很好地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导游业务》中讲到语言技巧时,我带领学生到山海关博物馆
进行考察,学生按小组用提前设计好的导游词进行讲解,回来总结成考察报告。
学生动手动脑团结协作,高效完成了课程任务。
《餐饮服务与管理》或《菜点酒水》中酒水一章,学生自拟报告,到超市考察酒水种类和分类;《饭店服务与管理》课程,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制市场调查表,在校园里对教师和学生做现场调查。
六、整合课程,充分利用校本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宏观立体地把握课程,按照课程标准指导思想,多种教材研究并用。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可以将原有的《服务语言艺术》《演讲与口才》《形体训练》《公关》《服务礼仪》整合成一门《公关礼仪》专业训练课程,综合性强,实践与理论不脱节,学有所用。
将《餐厅服务与管理》《菜点酒水知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整合成一门服务课,利用教室、实训室、实习实训基地等场所进行学习,将学生与教师的角色逐渐转变为酒店从业人员与酒店管理人员,将学习场所扩充到酒店、度假村、疗养院,让学生在做中学,将理论知识迅速运用到实践中去,避免书本与社会的脱节,当学生实习就业进入工作岗位中时能在重要岗位站稳脚跟,并成为管理层的后备力量。
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迅速将一年来所学理论知识有效运用,并且及时发现不足,再回到学校通过课堂将欠缺的知识弥补。
这种课堂——实训基地——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校轻松转变成职业旅游从业人员。
导游服务与管理方向,教师将《导游业务》《旅行社业务》《导游基础》《旅游法规》《旅游地理》整合成《导游业务》课,分成三个模块实施。
第一模块:基础知识掌握。
第二模块:校内导游实训。
第三模块:地方及周边景点现场导游教学。
第一学期实行第一模块,学习旅游专业基础课,使学生对专业有整体概念,初步掌握旅游知识。
第二学期实行第二模块,在实训室及校内让学生进行现场导游讲解,将理论知识与自身素质结合运用。
第三四学期实行第四模块,到景区参观踩点并逐渐现场模拟导游讲解。
学生毕业后和旅游企业需要的人才素质完全吻合,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条件。
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用一个月时间进行岗前培训课程的实施,根据企业需求,实习就业前开设涉世之初需要具备素质的相关课程,如职场礼仪、面试技巧、企业文化、就业心理、技能实训加强等,效果显著,学生受益、企业认可。
教师及时开发编写适合的校本教材,因材施教,因专业调整教学计划安排。
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是灵活的、有特色的,与普通中学不同。
教师抓住课堂教学,利用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握学生的心,才能实现有效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责编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