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动物模型及应用

肿瘤动物模型及应用


小鼠 大鼠、小鼠
肺癌 肝癌
诱发性模型的比较医学
▪ 病因学人体肿瘤较为近似。癌变过程基本表 现了人体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 诱发条件相对单一,剂量较大,与实际情况 差异较大。
▪ 实验周期一般6~10个月。 ▪ 相对而言肿瘤恶性程度中等,但不同的模型
其恶性程度也不相同。 ▪ 诱癌物来源困难,对实验环境和防护要求高。
▪ 缺点:生长缓慢,不易同时获得大批病程基 本一致的动物,可供选择的模型较少。
▪ 应用:多用于肿瘤发病机理等深入研究。很 少用于一般药效学研究。
常见模型介绍
▪ 小鼠自发性乳腺癌 C3H(MMTV/L病毒)
▪ 小鼠自发性白血病 AKR、Afb 、C58
▪ 大鼠自发性肝癌 LEC (肝炎 结节 肝癌)
肝转移灶→皮下移植(扩增)→胃原位
每次筛选传代不少于6只动物
黑色素瘤的体内筛选
高转移模型的验证
▪ 体外验证 细胞增殖能力 损伤愈合试验
迁移试验、侵袭实验 黏附实验(同质、异质) ▪ 体内验证 转移特性验证及病理学观察
肿瘤转移模型的比较医学
▪ 就肿瘤转移的研究而言,体内模型优于体外模型, 自发性转移模型优于实验性转移模型,人体肿瘤模 型优于动物源性肿瘤模型,原位移植高转移动物模 型优于皮下移植高转移动物模型。
移植部位及途按径不同分为: ▪ 异位移植(多采用皮下移植) ▪ 原位移植
移植性模型复制的影响因素 实验动物
常见同种移植性模型
▪ 腹水性模型 P388白血病,S180肉瘤,H22肝癌等
▪ 实体瘤模型 W256肝肿瘤,C26肠癌,VX-Ⅱ乳头状瘤
▪ 转移性模型 Lewis肺癌 ,B16黑色素瘤
免疫缺陷小鼠
▪ 实验转移肿瘤模型 尾静脉→肺 脾→肝 足垫→淋巴结 左心室→骨
▪ 自发肿瘤转移模型 皮下移植(如:Lewis肺癌) 原位移植(肝→肺 胃、肠→肝)
高转移模型筛选
▪ 体外筛选: 克隆培养(分亚系)
荷电量(电泳) 迁移力(生物膜)
转染与癌转移相关的基因
▪ 体内筛选: 皮下、原位
转移灶
扩增
原位移植模型的高转移筛选
转移模型建立的几点体会
▪ 提高体内筛选的成功率: 手术切除、抗癌药治疗、深度免疫缺陷动物、 免疫抑制
▪ 复合筛选是理想的方法 ▪ 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转移的检出率 ▪ 应该充分考虑转移模型的稳定性
成瘤率较高,可以直接移植人体肿瘤。 ▪ 缺点:没有再现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肿
瘤细胞倍增时间太快。 ▪ 应用:肿瘤研究中广泛使用,特别是肿瘤分
子机理的验证和抗肿瘤新药研发。
移植性肿瘤模型分类
按移植对象不同分为: ▪ 同种移植(S180 、 W256、 H22)等 ▪ 异种移植(人体肿瘤 、小鼠等)
移植性人体肿瘤模型
▪ 免疫缺陷动物的发 ▪ 人类肿瘤移植性动
现使得在动物体内 物模型与临床肿瘤
直接研究人类肿瘤 病人实际情况还是
成为可能
存在一定差距
▪ 人类肿瘤移植性动 ▪ 有些实验研究应慎 物模型是肿瘤研究 重选择肿瘤动物模 最理想的工具之一 型
几个相关问题
▪ 不是所有人类肿瘤细胞系(株)都能在免 疫缺陷动物体内成瘤
诱发性肿瘤模型
▪ 可以用化学致癌剂,照射,病毒等方法。 ▪ 优点:与人体肿瘤增殖动力学基本类似。 ▪ 缺点:生长慢,癌细胞增殖比率低,倍
增时间长,常有防护问题 ▪ 应用:多用于抗致癌作用的研究
诱发性模型的实验方法
▪ 经口给药法 ▪ 注射法 ▪ 涂抹法 ▪ 气管注入法
▪ 穿线法 ▪ 埋藏法 ▪ 气雾吸入法 ▪ 复合诱癌法
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
▪ 定义 把动物或人的肿瘤移植到同系、同种或异
种动物体内,经传代后,它的组织学类型明 确,移植成活率、生长速度、自发消退率、 宿主荷瘤寿命、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特性稳 定,并能在受体动物中继续传代。
移植性肿瘤模型特点
▪ 移植物可以是肿瘤细胞、组织或临床标本。 ▪ 优点:实验周期短,操作简单,均一性较好,
▪ 相似性 ▪ 重复性 ▪ 可靠性 ▪ 适用性和可控性 ▪ 易行性和经济性
肿瘤动物模型分类
自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如:C3H A
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如:AFB1(肝癌) 尿脂(肺腺瘤)
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 转基因肿瘤动物模型
自发性肿瘤模型
▪ 优点:与人体肿瘤相似,是理想的模型,例 如,小鼠乳腺癌,白血病
▪ 临床上癌的转移以淋巴道转移为主,而肉瘤的转移 则以血道转移为主。但是现在已建的肿瘤转移动物 模型大多以血道转移为主,只有部分模型伴有淋巴 道转移。
▪ 肿瘤移植性转移动物模型特别是自发性转移动物模 型较好地表达了恶性肿瘤包括转移在内的生物学特 性,但是没有表现出肿瘤的发生情况。
▪ 人体肿瘤转移免疫缺陷动物模型得出的实验结果只 能提供参考,并不能代表临床的实际状况。
肿瘤动物模型及应用
体外研究与体内研究
人群(临床病人)
动物实验
分子水平 (蛋白、酶、代谢)
细胞水平 (组织、器官)
肿瘤动物模型的意义
▪ 避免人体实验造成的危害 ▪ 提供发病率低,潜伏期长和病程长的疾
病资料 ▪ 增加方法学上的可比性 ▪ 样品容易获得,实验方法简化 ▪ 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疾病本质
肿瘤动物模型的复制原则
▪ 同一肿瘤不同细胞系(株)在免疫缺陷动 物体内成瘤及生长情况也不相同
▪ 肿瘤生长与肿瘤本身生物学特性,移植 的部位或途径以及受体动物等相关
皮下移植(组织块法)
皮下移植(组织块法)
皮下移植(组织块法)
细胞悬液法
原位移植手术器械
两种免疫缺陷动物胃原位移植
肿 瘤 转 移 途 径
肿瘤转移动物模型
诱发性肿瘤模型
致癌物 二甲基苯蒽(DMBA)
甲基胆蒽
二乙基硝胺(DEN)、乙硫氨酸 黄曲霉素AFB α-萘胺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
敏感动物 大鼠
大鼠 大鼠 田鼠 犬 大鼠
诱发肿瘤 乳腺癌
肝癌 肝癌 胱膀癌 胃癌源自乌拉坦(氨基甲酸乙酯,C2H5OCONH2)、氨乙胺 四氯化碳、氯仿
自发性模型的比较医学
▪ 临床过程和组织形态学上都与人类的肿瘤相似,更 利于将动物实验结果推及于人。
▪ 小鼠的基因与人类同源,用小鼠自发性肿瘤模型研 究人类肿瘤意义较大。
▪ 动物自发性肿瘤一般恶性度不高,转移情况也较少 发生。
▪ 自发性肿瘤动物模型的自发因素较为简单,而人类 肿瘤的发病因素则较为复杂。 结论: 理想模型少,实验周期长,均一性较差,实验成本 也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