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一轮复习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精题演练

高考一轮复习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精题演练

高考一轮复习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精题演练一、单项选择题纳瓦里诺岛是智利的岛屿。

位于麦哲伦—智利南极大区,北面是火地岛,南面合恩角是距离南极洲最近的陆地之一,最高点海拔高度1195米。

北部平均年降雨量467毫米,而南部则是800毫米。

该岛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岛上人口较少,有一些农场。

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分布。

读图完成1—3题。

1.该岛北部降水少于南部的原因可能是A.南部气温低,易形成降水 B.南部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大C.南部海洋面积广,水汽多 D.南部多地形雨2.纳瓦里诺岛最冷月平均气温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3.该岛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冻土冰川遍及全岛 B.土地盐碱化严重C.土地生产力低 D.自然资源短缺下图为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图,Q湖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

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西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5.与南部地区相比,北部地区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A.西风控制时间长 B.反气旋频繁过境 C.受地形抬升明显 D.暖流带来水汽多6.Q湖沿岸依托当地的优势自然资源适宜发展A.钢铁工业 B.盐化学工业 C.家具制造业 D.水产品加工业下图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右图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A.受陆地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D.受寒、暖流共同影响8.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右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下图为亚洲年均等降水量线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为亚洲四个干旱中心。

读图,完成9—11题。

9.据图可知亚洲A.南部和东南部季风区降水丰富 B.北部等降水量线分布与地形有关C.年均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D.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一致10.图中a、b、c、d四箭头表示冬季盛行风向的是A.a B.b C.c D.d11.④地干旱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蒸发微弱,空气中水汽含量少 B.终年受离岸风影响,降水少C.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下表为50°纬度附近欧洲西部和南美洲西部沿海两地气候资料。

读下表,回答12—13题12.乙地A.位于南美洲沿海 B.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降水季节变化大 D.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13.夏季,甲地气温低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小 B.乙地受东南信风影响C.甲地沿岸有寒流流经 D.乙地白昼时间长二、综合题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地形图。

材料二上海和悉尼6个月气候统计表。

材料三达尔文市降水集中于12月至次年3月。

该市东南32千米处有自然奇观——白蚁冢(蚁巢),冢高约3米,坐南朝北,每座蚁冢可容纳蚂蚁200万只左右。

(1)简析达尔文蚁冢坐南朝北的原因。

(2)说明艾尔湖湖水季节性消失的主要原因。

(3)与上海比,说出悉尼冬季气温和降水的特点,简析其原因。

(4)说出甲地的气候特征,并简析其原因。

15.下图为南亚地区地形分布图,根据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图中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并解释左图中印度半岛中部草原区的形成原因。

(2)与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南亚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比较气候图,指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的主要表现。

(3)水稻生长对天气变化较为敏感。

印度水稻生产很不稳定,一个重要原因是水稻主产区经常受到异常天气的影响。

运用所学西南季风知识,分析印度水稻主产区在6~8月水稻生长的关键阶段经常出现异常天气的原因。

【答案】1.B 2.D 3.C【解析】1.岛屿处于西风带内,但南部岛屿纬度较高,受到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影响比岛屿北部大,降水相对较多。

故选B。

2.纳瓦里诺岛最冷月平均气温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岛屿处于西风带,常年受来自较低纬度的西风(西北风)暖湿气流的影响。

故选D。

3.该岛屿纬度高,寒冷,即使是最热月,平均气温也仅为9.6℃,这导致很多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土地生产力低,生活供给难以保障,因此岛屿人口稀少。

故选C。

【答案】4.D 5.A 6.B【解析】4.据材料Q湖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可判断为死海。

据图经纬度可知判断西部濒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因此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故选D。

5.地中海气候是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据纬度可知,与南部地区相比,北部地区受西风控制时间长,因此年降水量大。

故选A。

6.死海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因此沿岸依托当地的优势自然资源适宜发展盐化学工业。

故选B。

【答案】7.C 8.B【解析】7.本题考查洋流对气温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都有寒流经过,它们的降温减湿作用使得这些海域的南北温差减小,从而使1月平均气温10℃~22℃的范围变宽。

故选C。

8.本题考查了世界气候的分布和气候特征,意在考查考生对世界气候分布规律的理解并根据气候特征对气候类型进行判断的能力。

根据图中的气温和降水量特征可知,图乙描述的是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结合图中各地的相对位置可知,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丙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故选B。

【答案】9.A 10.B 11.D【解析】9.结合图示分析可知,亚洲南部和东南部降水多在1200mm以上,降水较为丰富,A正确;亚洲北部深居内陆,分布纬度高,受来自海洋影响较小,降水量较少,主要受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B错误;从图示可看出该区年均降水量总体自东南向西北先减少后增加,C错误;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大多与海岸线一致,总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D错误。

故选A。

10.东亚地区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的影响,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北风,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东南风,d是东南风,D错误;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西南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图中a为西南风,b为东北风,c为西北风,A、C错误,B正确。

故选B。

1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中的④地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再加上周围高大山脉的阻挡,受海洋气流的影响小,降水少,从而形成干旱中心。

故选D。

【答案】12.B 13.C【解析】12.根据1、7月气温对照可知,甲位于南美洲西部沿海,乙位于欧洲西部沿海、位于50°N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降水季节变化小,以乳畜业为主。

故选B。

13.二者纬度相当,故同为夏季时,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相当,乙地降水受西南风影响。

但甲地西海岸有秘鲁寒流经过,而乙地附近沿海则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受此影响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故选C。

14.【答案】(1)地处南半球低纬度,太阳直射点大部分时间在达尔文市北面,坐南朝北利于接受光照。

(2)气候干旱,降水补给少;河流多为时令河,入湖流量少;地处热带沙漠,蒸发旺盛。

(3)特点: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暖流影响较明显。

(4)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原因:属于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解析】(1)达尔文蚁冢坐南朝北的原因是地处南半球低纬度,太阳直射点大部分时间在达尔文市北面,坐南朝北利于接受光照。

(2)艾尔湖湖水季节性消失的主要原因要结合其补给量和损失量进行分析:气候干旱,降水补给少;河流多为时令河,入湖流量少;地处热带沙漠,蒸发旺盛。

(3)与上海比悉尼冬季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简析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暖流影响较明显。

(4)从图中经纬度来看,甲地为地中海气候,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5.【答案】(1)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夏季,南亚大陆增温形成低气压,引起西南气流;又因赤道低压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二者共同影响,形成西南季风。

中部草原区的形成原因:草原带的东西两侧有南北向山地,阻挡海洋气流深入;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蒸发强,水分条件只能满足高草生长。

(2)表现:有突出的热季(3~5月);雨季短、旱季长(雨季比中南半岛迟一个月)或降水集中程度高;降雨变率大(雨量变化幅度大)。

(3)原因:印度水稻种植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一般6~9月进入雨季,给农作物生长带来有利的水分条件;但西南季风通常不稳定,风力过强的年份,水稻种植区降水量过多,会出现涝灾季风势力偏弱的年份,降水量过少,会出现旱灾,从而影响水稻生产。

【解析】整体分析:夏季赤道低压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

森林要、草地、荒漠植被的差异,主要是水分因素影响。

雨季短,降水集中程度高,降雨变率大,雨量变化幅度大,大陆性强。

(1)夏季,南亚大陆增温形成低气压,吸引气流辐合。

夏季赤道低压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

二者共同影响,形成西南季风。

印度半岛中部草原带的东西两侧有南北向山地,阻挡海洋气流进入,降水少。

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

纬度较低,蒸发强。

导致该区域水分条件较差,只能适宜高草生长,形成草原带。

(2)读图,与东南亚相比,南亚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表现是:有突出的热季,3~5月,气温年较差较大;雨季持续时间短,比中南半岛迟一个月,旱季长;降水集中程度高,降雨变率大,雨量变化幅度大。

(3)原因:印度水稻种植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一般6~9月进入雨季,给农作物生长带来有利的水分条件。

但西南季风的强度不稳定,降水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多。

风力过强的年份,水稻种植区降水量过多,会出现涝灾;季风势力偏弱的年份,降水量过少,会出现旱灾,从而影响水稻生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