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5*2=50分)1.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
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
为什么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还要将曾经激发中华民族英勇战斗的《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呢?为什么还要时时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是()A.学以致用B.知耻后勇C.居安思危D.闻鸡起舞3.下列诗句描写抗美援朝的是:()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D.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4.彭德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它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其中“它”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抗美援朝的胜利D.西藏和平解放5.2007 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A.50 周年B.51 周年C.53 周年D.56 周年6.“一桥飞驾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A.钱塘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南京长江大桥 D.川藏、青藏公路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B.三大改造完成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8.在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主要的创举是:( )A.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实行农业合作化 C.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 D.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0.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
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A.生于 1949 年,取名叫建国B.生于 1951 年,取名叫援朝C.生于 1958 年,取名叫跃进D.生于 1964 年,取名叫文革11.中共八大决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A.加速社会主义改造B.发展社会生产力C.开展阶级斗争D.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1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这个言论最有可能出现在:(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D.“大跃进”运动时期1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是农民赞扬:(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实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人民公社的成立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14.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A.第一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中共八大 15.下列英雄模范人物,不属于十年建设时期的是:( )A.焦裕禄 B.雷锋 C.孔繁森 D.王进喜 16.我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转折点,主要是因为( ) A.作出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B.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C.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D.平反冤假错案 1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目的是:( ) A.同外国进行平等互利的贸易B.利用国外资金 C.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与外国办合资企业18.“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这位老人绘制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蓝图,他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9.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在:()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文化大革命”期间C.改革开发初期D.三大改造时期20.从 1985 年开始的全面展开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建立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结构B.国有企业改革C.实行新的工资制度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人民公社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B.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C.正社合一不利于经营管理 D.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22、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代表的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
其典型特征是( )A. 科学发展B.与时俱进C.艰苦创业D.集体主义23.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是()A. 1949—1959B.1953-1963C.1956-1966D.1966-197624.“二月抗争”指的是()A.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夺权活动B.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夺权活动C.老一辈革命家的抗争活动D.造反派的夺权活动25.下面关于“文化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 向“走资派”夺权的政治革命B.文化领域的革命C.社会革命D.一场全面内乱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14 分)材料一:(关于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材料二: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 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顷错误,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请回答:⑴材料一反映的是党的哪次会议的内容?(2分)主要矛盾指的是什么?(2分)⑵材料二是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重要决定?(2分)在经济建设方面还作出什么决策?(2分)⑶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之间有多长时间?(3分)材料二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3分)27.阅读下列材料:(13 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以上材料出自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的哪部法律?(3分)(2)依据这部法律,我国进行了什么改革?(3分)这次改革使哪一阶层获得了解放?(2分)(3)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5分)28.20 世纪50——70 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
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7分)(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2)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4分)(3)“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是指哪一事件?(3分)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3分)(4)你认为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哪些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写出两条即可)(4分)29.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邱少云、黄继光等无数的英雄人物,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我们现在正处于和平年代,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为祖国建设做些什么?(6分)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6789 10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20答案题号21 22 23 24 25答案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共 8 分)(1)(2)(3)27(共 7 分)(1)(2)(3)28.(共 9 分)(1)(2)(3)(4)29.(共 6 分)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题号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共 8 分)(1)党的八大。
主要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议还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1956-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7(共 7 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土地改革。
农民阶级。
(3)土地改革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8.(共9 分)(1)三大改造意义: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文化大革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4)a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b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