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 优质课件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 优质课件


6.被迫结婚:祥子认了命,只好把自己交给 刘家父女了。可刘四爷并不肯“便宜了 这个臭拉车的”招他做女婿。于是刘四 爷在与虎妞激烈争吵后,把女儿也一同 赶出家门。虎妞靠着自己的私房钱与祥 子在一个大杂院里租房完婚。
7. 再次买车:和虎妞结婚,进而忍受家庭 生活的牵系与精神上的痛苦。虎妞终于 拗不过祥子,为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 可是祥子想做一流车夫的信心已被不愉 快的婚姻生活所磨灭。
二、 主要内容
1、一流车夫: 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的足壮与诚实来到北 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 的车。
2. 祥子买车: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100块钱。 他马上用其中的96块钱买上了自己的新车。
3.丢车与卖骆驼:不到半年,军阀乱兵就抢走了祥子的车 并让他做苦力。后来祥子逃出来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 三匹骆驼,用它们换了三十五块钱回到了北平。由于在梦 话中透露了自己的经历,从此人们开始叫他“骆驼祥子”。
3.在展现人物内心活动时,往往把描写、叙述、议论融 为一体,把作者的情感熔铸其中,这是《骆驼祥子》 的又一重要艺术特点。祥子是乡下人,口齿没有城里 人那么灵便,再加上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在 每次打击和不幸突然降临时,祥子的内心虽然充满愤 怒和不平,但他说不出。这时候,作者往往在细腻描 绘祥子激烈内心活动的同时,便情不自禁地加进一些 叙述和议论,或直接为祥子抒发不平,或帮助祥子进 行控诉、辩解,或对祥子进行谴责。这样的例子,在 作品中随处可见。如当祥子得知小福子忍受不了非人 的折磨上吊死了之后,心理感到非常难过,他走到坟 地,“泪一串串的往下落”。从此,祥子对生活的最 后一线希望彻底破灭了,“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 么也无须乎想了”。这时作者写到:“人把自己从野 兽中提拔出来,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 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 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
《骆驼祥子 》
一、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正红旗),北京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早期在英国创作 的长篇小说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1936年完成《骆驼祥子》,1937年又写成了《我这一辈子》, 是《骆驼祥子》的姐妹篇。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城市 贫民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提出了城市贫民 摆脱悲惨命运的问题。抗战爆发后的代表作主要是《四世同 堂》。建国后,老舍主要致力于话剧创作,有《方珍珠》、 《龙须沟》、《茶馆》等,其中《茶馆》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由于创作勤奋,他被誉为文艺界的“劳动模范”。老舍是我 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大师,《骆驼祥子》的 问世,使他登上了创作途程的第一个高峰。1951年12月,老 舍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朴实、善良、向上的优良品质。
五、艺术特色
1.老舍在《骆驼祥子》中,以祥子为中心,以祥子的希 望、奋斗、挣扎、毁灭为主线,采用了多侧面立体式 的结构方法,极为自然地把市民社会各阶级、阶层的 生活画面和社会的黑暗与腐败图景交织错落地组织起 来。这样既突出了祥子,又写出了祥子所生活的社会。 老舍在作品中采用这种结构方法,是由于抓住了祥子 是人力车夫这一工作特点。人力车夫的活动场景不可 能固定在一个点上。祥子为了生活,只要能得到收入, 有人顾他拉车,不管是哪里他都是要去的。这样一来, 祥子的活动舞台便扩大了。
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他只好再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
4. 二次奋斗: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 家三十七八岁的闺女虎妞十分喜欢祥子。祥子 租了他家的一辆车,又开始为自己第二次买车 而没命的赚钱。后来在杨宅拉车,整天紧得发 昏,受不了折磨后又回到了人和车厂。
5. 被敲钱空: 回来受到虎妞的诱惑,为躲避虎妞, 祥子到曹先生家拉包月。而曹先生因为学生阮 明陷害,被迫离开北平。也是因为这件事,祥 子被孙侦探勒索,积蓄一空。在虎妞的威逼利 诱下,他只好再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
2.寓必然于偶然之中,使故事情节富有生动的戏 剧性。在《骆驼祥子》中,老舍在写祥子的不幸 遭遇时,几乎都是含有偶然性质的。如祥子苦干 三年才买上一辆车,拉上不到半年,就赶上了军 阀混战,城内到处传着城外打仗的消息,但都没 见谁出了什么事。于是,祥子想:“危险?难道 就那样巧?”然而就这一次却偏偏被祥子赶上, 连人带车都被掠去。孙侦探敲诈祥子,也完全出 于偶然,他本来跟踪的是曹先生,与祥子毫无关 系,敲诈祥子本来无此计划,祥子本人也没有往 这上面想,然而祥子却付出了最大的牺牲,曹先 生却平安地躲过去了。
4.对北京人民口语的纯熟准确的运用,给 作品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使人物的性 格得到鲜明生动形象的表现,是《骆驼祥 子》的一个独特的艺术成就。在作品中, 不论叙事、写景、人物的对话,还是作者 的议论,完全采用经过加工的地道的北京 口语。既不晦涩,也不华丽,但却处处显 得亲切有味儿,新鲜活泼。作者在俗白中 追求讲究精致的美,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 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 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
小说围绕祥子主要讲述了哪些故事?
三起三落: (1)奋斗三年挣钱买了车 被十几个大兵抢了车; (2)卖骆驼又攒了买车钱 被孙侦探抢了买车钱; (3)结婚后靠虎妞买了车 最后下葬虎妞卖了车。

以“骆驼祥子”来命名有三层含义:
(1)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 (2)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 (3)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8.妻死卖车:虎妞因为难产而死。祥子为了办 丧事,无奈又卖了洋车。同时因为生活的 压力,又拒绝了心爱的小福子再次和祥子 组建家庭的请求。
9.彻底堕落:虎妞去世后,祥子对拥有一辆 自己的车已经失去信心。特别是在小福子 吊死以后,祥子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也 破灭了。从此,祥子憎恨任何人。他染上 了恶习,吃喝嫖赌。拉车不勤快,干脆不 拉车。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 出卖人命,彻底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由 “人”变成了“兽”。
四、小说主题
小说以20年代末期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
叙述了人力车夫祥子的奋斗和堕落过程,真实 地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控诉了吃 人的旧社会,指出了企图走个人奋斗来解放自
己的道路是注定要失败的,黑暗的旧社会把人变
成了鬼。表勤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