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名称:建筑工程技术代码:540301二、招生对象和修业年限招生对象主要为普通高中毕业生,兼收部分职高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实行学年学分制,学制为3年。
三、培养目标面向建筑施工单位、房地产开发公司、测绘公司、建筑工程监理公司等企业,培养掌握建筑工程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安装、建筑质量监督等职业能力,能够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及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等工作,并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岗位六、主要课程简介(一)职业基础课程1、建筑识图与CAD制图基本内容:建筑工程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几何体投影方法;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表达内容、表示方法和正确的识读方法;CAD软件绘制建筑工程施工图的方法和技巧等。
基本要求:掌握建筑工程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熟记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几何体投影方法,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表达内容、表示方法和正确的识读方法,会用掌握利用CAD软件绘制建筑工程施工图的方法和技巧等。
2、建筑材料选用与检测基本内容:材料的基本性质、石材、气硬性材料、水泥、混凝土及砂浆、墙体与屋面材料、金属材料、木材、防水材料、建筑塑料与胶粘剂、绝热材料与吸声材料、建筑装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发展趋势、建筑材料实验。
基本要求:熟记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熟记石材及气硬性材料的基本性质、掌握水泥、混凝土及砂浆的性质、熟记金属材料、木材、防水材料等的基本性质。
3、建筑力学与构造基本内容:力、力系、力的基本性质;力矩、力偶;力系的平衡条件;绘制内力图;研究杆件内力分布及强度计算、研究杆件变形及其刚度计算;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力法、位移法;建筑形体投影图的表达;基础与地基;墙体;楼板与地面;楼梯与电梯;屋顶;门窗及变形缝等。
基本要求:掌握力的基本性质、掌握力系的平衡条件、掌握内力图的绘制、掌握杆件内力分布及强度计算、会用杆件变形及其刚度计算、熟记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会用力法与法移法;建筑构件剖面图和断面图的表达;掌握基础埋置深度、类型;掌握墙体的细部构造;掌握楼板层的组成和要求,常见楼板层的构造及使用特点;掌握楼梯的作用、要求,了解楼梯的平面形式;掌握平屋顶的组成、特点和排水组织方法;掌握变形缝的作用、设置原则及各种变形缝的宽度。
(二)职业主干课程1、建筑工程测量基本内容:测量基础;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视距测量;控制测量;建筑施工控制测量;建筑施工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与竣工测量。
基本要求:了解测量基础;掌握水准测量方法;会用角度测量方法;会用距离测量与视距测量方法;会用控制测量方法;会用建筑施工控制测量方法;会用建筑施工测量方法;会用建筑物变形观测与竣工测量。
2、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基本内容:钢结构房屋的结构特点,钢结构基本的设计原理,钢结构构件的构造措施,钢结构房屋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操作要点和技术安全要求、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保温节能施工技术、施工质量验评内容及方法、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等知识,相关的规范、规程、标准、标准图集等资料。
基本要求:掌握钢结构房屋的结构特点,掌握钢结构基本的设计原理,钢结构构件的构造措施,掌握钢结构房屋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操作要点和技术安全要求、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保温节能施工技术、施工质量验评内容及方法、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等知识,熟悉相关的规范、规程、标准、标准图集等资料。
3、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基本内容: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地基土中的应力计算;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地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土压力与土坡稳定分析;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桩基础;基坑工程;地基处理;区域性地基。
基本要求:了解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掌握地基土中的应力计算;掌握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掌握地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掌握土压力与土坡稳定分析;掌握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掌握桩基础;掌握基坑工程;掌握地基处理方法;了解区域性地基。
4、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施工技术基本内容:框架框剪结构工程施工的感性认知,框架框剪结构的构造、结构特点、构件承载力验算以及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框架框剪结构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操作要点,施工质量验评内容及方法和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框架柱、梁、节点和填充墙抗震构造措施,分项工程、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步骤和内容,相应规范、规程、标准、结构和构件标准图集(含平面标注法图集);砖混结构房屋的构造、结构特点、节能措施以及抗震构造措施,砖混结构房屋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操作要点,脚手架的搭设和技术安全要求,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保温节能施工技术,施工质量验证的内容及方法和施工安全管理技术。
基本要求:初步获得框架框剪结构工程施工的感性认知,掌握框架框剪结构的构造、结构特点、构件承载力验算以及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掌握框架框剪结构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操作要点,施工质量验评内容及方法和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掌握框架柱、梁、节点和填充墙抗震构造措施,掌握分项工程、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步骤和内容,熟悉相应规范、规程、标准、结构和构件标准图集(含平面标注法图集);掌握砖混结构房屋的构造、结构特点、节能措施以及抗震构造措施,掌握砖混结构房屋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操作要点,脚手架的搭设和技术安全要求,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保温节能施工技术,施工质量验证的内容及方法和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熟悉相关的规范、规程、标准、标准图集等资料。
5、装饰工程施工技术基本内容:建筑装饰施工工艺、施工流程、质量控制方法,与其他工程的衔接、协调配合的方法,装饰工程新材料的应用。
基本要求:掌握建筑装饰施工工艺、施工流程、质量控制方法,掌握与其他工程的衔接、协调配合的方法,了解装饰工程新材料的应用。
6、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基本内容:建设工程市场和工程发承包、建设工程招标、建设工程投标、建设工程开标、评标和定标,建设工程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建设工程施工索赔和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工程项目管理概论;施工项目管理概述;流水施工方法;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施工组织纲要和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施工项目管理实务;工程项目收尾管理。
基本要求:掌握建设工程市场和工程发承包;掌握建设工程招标;掌握建设工程投标;掌握建设工程开标、评标和定标;掌握建设工程合同;掌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掌握建设工程施工索赔和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了解工程项目管理概论;了解施工项目管理概述;掌握流水施工方法;掌握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掌握施工组织纲要和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掌握施工项目管理实务;了解工程项目收尾管理。
7、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基本内容: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的有关知识,清单项目列项的方法,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的方法与技巧,综合单价的确定以及建筑工程造价的计算,招标控制价及投标报价的编制方法及造价软件的应用。
基本要求:掌握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的有关知识,掌握有关清单项目列项的方法,掌握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的方法与技巧,掌握综合单价的确定以及建筑工程造价的计算,掌握招标控制价及投标报价的编制方法及造价软件的应用。
8、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与交付基本内容:建设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组织,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验收项目的划分及质量评定方法,基坑(槽)检验的方法和内容,各类基础的构造、常见地基处理方法与材料做法和质量检查验收,主体结构不同结构类型的质量检查与验收,装饰装修工程、屋面工程、室外工程等分部工程的检验批的划分和验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的运用,相关施工质量验收管理软件的应用。
基本要求:掌握建设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组织,掌握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验收项目的划分及质量评定方法,掌握基坑(槽)检验的方法和内容,掌握各类基础的构造、常见地基处理方法与材料做法和质量检查验收,掌握主体结构不同结构类型的质量检查与验收,掌握装饰装修工程、屋面工程、室外工程等分部工程的检验批的划分和验收,掌握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的运用,了解相关施工质量验收管理软件的应用。
9、顶岗实习基本内容:企业文化、员工规范、职业道德养成等各方面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岗位的工作环境和安全工作规范,对使用的设备、工具、工作对象、工作性质等有所了解。
基本要求:了解企业文化、员工规范、职业道德养成等各方面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岗位的工作环境和安全工作规范,对使用的设备、工具、工作对象、工作性质等有所了解,与领导同事进行正常沟通。
10、工种技能实训基本内容:砌筑工、钢筋工、模板工、架子工等工种的工艺过程、技术标准,常用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使用,砌体的组砌,钢筋的加工、制作、绑扎方法,各工种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安全工作条例,对使用的设备、工具、工作对象、工作性质有所了解。
基本要求:了解砌筑工、钢筋工、模板工、架子工等工种的工艺过程、技术标准,熟悉常用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使用,掌握砌体的组砌,钢筋的加工、制作、绑扎方法,熟悉各工种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安全工作条例,对使用的设备、工具、工作对象、工作性质有所了解。
七、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八、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各模块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二)必修课程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备注:(1)课程名称前加★表示专业核心课程。
考核方式栏符号含义:○书面考试●实作△考查◆课程报告☆项目总结■调研报告。
(2)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训练要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20学时作为体能测试训练,根据测试时间要求利用业余时间安排。
(四)非课时内课程(第二课堂)备注:人文素质培养内容包括:文学艺术周、体育竞技周、影像艺术周、外语文化周、科技文化周、旅游文化周、演讲竞赛、创业能力竞赛、推介能力竞赛、社会核心价值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活动,每参与1项获得1学分,获得院级(含)以上奖励每项再加1学分,累计不超过10学分,每个学生必须取得4个学分,超过4个学分部分可与选修课学分置换。
九、毕业条件1、毕业生必须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习任务,经考核合格并修满专业教学要求的最低学分,即:138学分,其中必修学分122分,选修学分12学分, 素质学分4学分;2、毕业生应该符合国家对德育培养的要求,体育达合格标准;3、毕业生应该取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证书、全国计算机一级证书;4、毕业生应该取得施工员、测量员等一个技能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