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P1口控制LED发光二极管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练Proteus及Keil软件的基本操作2、掌握8051单片机P1口的使用方法3、掌握LED发光二极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4、学习汇编程序的调试及仿真方法二、实验电路三、实验内容及步骤:要求:8个LED发光二极管循环左移显示(发光的移位),间隔时间为一秒。
1、使用Proteus画出电路原理图2、在Keil uVision中完成程序编辑、调试及编译,生成.HEX文件3、进行Protues与Keil uVision联动的相关设置:4、在Proteus中仿真运行。
四、思考1、将本实验的实验现象改为“不发光二极管循环移位”。
2、将本实验的实验现象改为“每隔0.5秒发光二极管循环移位”。
参考程序:ORG 0LJMP MAINORG 30H MAIN: MOV A,#0FEH LOOP: MOV P1,ALCALL DELAYRL ASJMP LOOP DELAY: MOV R7,#20H DELAY1:MOV R6,#200 DELAY2:MOV R5,#123DJNZ R5,$DJNZ R6,DELAY2DJNZ R7,DELAY1RETEND实验三数码管静态显示实验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51系列单片机2、了解8051单片机P0口的使用方法3、掌握共阴极数码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4、学习8051的编程、调试、编译、仿真。
二、实验电路图3 数码管静态显示电路原理图注:数码管要从元件库选择Optoelectronics类中的7SEG-COM-CAT-GRN。
三、要求及步骤:要求:在七段数码管上以递增方式循环显示数字0—9,间隔时间为一秒。
1、使用Proteus画出电路原理图2、在Keil uVision中完成程序编辑、调试及编译,生成.HEX文件3、进行Protues与Keil uVision联动的相关设置:4、在Proteus中仿真运行。
四、思考1、为什么要将P0口各引脚通过电阻R3-R9接到电源?2、如何在共阴数码管上循环显示十六进制数字0—F(不区分字母的大小写)?3、怎样修改程序使数字以递减方式循环显示?4、若用共阳极数码管应如何修改电路和程序,才能完成本实验的功能?参考程序:ORG 00HLJMP STARTORG 30HSTART: MOV DPTR,#TABLES1: MOV R4,#00HS2: MOV A,R4MOVC A,@A+DPTRMOV P0,ALCALL DELAYINC R4CJNE R4,#0AH,S2SJMP S1DELAY: MOV R5,#20 ;延时子程序D2: MOV R6,#200D1: MOV R7,#123DJNZ R7,$DJNZ R6,D1DJNZ R5,D2RETTABLE: DB 3FH,06H,5BH,4FH,66H ;段码表DB 6DH,7DH,07H,7FH,6FHEND实验四基本输入/输出实验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8051单片机并行I/O口的使用方法3、掌握并行I/O口输入/输出操作的方法4、学习8051的编程、调试、编译、仿真。
二、实验电路图4 并行I/O口基本输入/输出注:按钮要从元件库选择Switches & Relays类中的BUTTON。
三、要求及步骤:要求:在按钮动作的控制下,将十六进制数字0-F循环显示在数码管上(每按一次按钮,显示的数字加1)。
1、使用Proteus画出电路原理图2、在Keil uVision中完成程序编辑、调试及编译,生成.HEX文件3、进行Protues与Keil uVision联动的相关设置:4、在Proteus中仿真运行。
四、思考1、如何检测按钮是否按下?2、怎样修改程序,可以使数字0-F在按钮控制下,以递减方式循环显示?3、若在P0口接8个LED,如何实现每按一次按钮,点亮的LED左移一位(8个LED中只有一个点亮)?参考程序:ORG 00HLJMP STARTORG 30HSTART: MOV P1,#01HMOV DPTR,#TABLEMOV R4,#00HCLR AMOVC A,@A+DPTRMOV P0,ALOOP: MOV A,P1ANL A,#01HJZ LOOPLOOP1: MOV A,P1ANL A,#01HJNZ LOOP1INC R4MOV A,R4ANL A,#0FHMOVC A,@A+DPTRMOV P0,ASJMP LOOPTABLE: DB 3FH,06H,5BH,4FH,66H ;段码表DB 6DH,7DH,07H,7FH,6FHDB 77H,7CH,39H,5EH,79H,71H,76HEND实验五数据传送指令练习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Keil软件的使用。
2、熟悉数据传送指令功能及使用。
二、实验内容1、输入数据传送指令并单步执行输入的指令;2、练习数据传送指令的基本应用。
三、实验步骤1、数据传送指令的功能1)输入如下程序:ORG 0030HMOV A,#0BBHMOV DPTR,#0070HMOVX @DPTR,AMOV R0,#70HMOV @R0,AMOV A,#0CCHXCHD A,@R0SJMP $END2)观察DPTR、A、R0、内部RAM70H和外部RAM70H单元中内容并填入表中第一空行。
3)单步执行完上述程序,重新观察上述寄存器和存储单元中内容并填入表中第二空行。
表1 程序执行前后有关寄存器和RAM单元内容对照表4)分析程序运行结果,并把分析结果和运行结果进行比较。
2、PUSH指令对堆栈的影响1)输入如下程序:ORG 0040HMOV A,#0AAHMOV PSW,#0CCHPUSH ACCPUSH PSWSJMP $END2)观察A、PSW、SP、07H、08H和09H单元中内容,并填入表表。
表2 PUSH指令对堆栈的影响3)单步执行上述程序,重新观察上述寄存器和堆栈区中内容填入表中。
4)分析程序运行结果,并把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看两者是否相同。
3、编写把A、PSW、DPTR中内容入栈保护并恢复的程序,并验证。
4、编写将内RAM的30H、40H单元内容相互交换的程序,并验证。
5、编程实现交换外RAM 1050H、1060H单元的数据,并运行验证。
四、实验总结:1、堆栈操作的原则是什么?在程序设计中需要保护和恢复数据时应注意什么?2、对内RAM、外RAM及ROM进行数据传送的指令,分别可使用何种寻址方式?实验六算术及逻辑运算指令练习一、实验目的1、熟悉算术及逻辑运算类指令的功能。
2、掌握算术及逻辑运算类指令对标志位的影响。
3、掌握算术、逻辑运算指令的编程应用。
二、实验内容1、求两个16位无符号二进制数的和2、四位十进制数的加法3、算术、逻辑运算指令的基本应用三、实验步骤1、调试程序:求两个16位数的和设内RAM30H和32H开头的两个单元分别存放有两个16位无符号二进制数(低8位在30H 或32H单元,高8位在31H或33H单元),将和存放在30H单元开始的存储区。
ORG 0000HLJMP MAINORG 0030H MAIN: MOV A,30HADD A,32HMOV 30H,A MOV A,31H ADDC A,33H MOV 31H,A SJMP $END要求:选择几组数据测试该程序,如有错,将其改正。
2、编程:四位十进制数的加法:设内RAM中30H和32H开头的两个单元分别存放有两个四位十进制数的压缩BCD码(低8位在30H或32H单元,高8位在31H或33H单元),试编写程序求这两个十进制数的和,并将3、分别编写实现如下功能的程序并运行、验证。
(1)外RAM1000H~1020H单元中8位无符号二进制数求和,结果存放在内RAM30H单元开始的存储区。
(2)外RAM的1000H和2000H单元中分别放着一个8位无符号二进制数X和Y,计算3X+4Y,并将结果存入内RAM的30H单元和31H单元。
(低8位在30H单元)。
(3)将两位十进制数的压缩BCD码转换成ASCII码。
(源数据在内RAM 20H单元,结果存放在内RAM30H开始的两个单元,低字节在31H单元)(4)将内RAM 从30H开始的20个单元全部清零。
四、实验总结:1、算术加、减法指令如何影响PSW中的有关标志位?2、如何实现两个BCD数的减法?实验七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练习常见的简单的分支、循环程序结构的设计方法。
2、练习常见的程序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1、编写程序,将内RAM的30H~40H单元存放的单字节数据传送到外RAM中以1000H为起始地址的存储区。
在内RAM的30H-40H随意输入数据,调试并运行程序,观察结果。
2、编写程序,查找外部RAM的1020H-1030H单元中是否有0AAH这个数,如果有,将内RAM的30H单元置为01H,否则将30H单元置为00H。
在外RAM中输入数据,运行程序,观察结果。
3、在内部RAM30-5FH单元存放着一组无符号数,编写程序查找出这些无符号数的最大值,将结果存放于60H单元。
在相关单元中输入一些数据,运行程序,观察实验结果。
4、内RAM从40H单元开始的10个单元中存放着单字节带符号数,编程分别统计出正、负数的个数,并存入50H、51H单元中。
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充分预习,写出所需程序2、上机将程序调试正确,并分析程序运行结果四、实验报告要求:写出调试正确的程序。
五、思考题:1、汇编语言程序如何测试和调试?2、在子程序调用和返回指令执行时,PC值如何变化?实验八外部中断实验一、实验电路(如图3.3.45所示)图3.3.45 外部中断实验电路原理图二、实验目的1、熟悉51系列单片机2、了解AT89C51 P1口、P3口的使用方法3、了解键盘的原理及使用方法4、了解发光二极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5、掌握外部中断的原理及使用方法6、学习AT89C51的编程、仿真、调试、编译、芯片烧录。
对应文件INT.HEX三、实验器材1、单片机主板2、单片机扩展板3、连接导线若干四、实验注意事项1、单片机主板、单片机扩展板接+5V2、因J14为有极性排阻,故单片机扩展板一定要连GND和VCC,否则发光二极管不亮3、图中粗线部分为要求学生自己连线部分五、实验现象正常情况下8个LED发光二极管循环显示,延迟时间为1秒,当有按键按下即产生外部中断时,8个LED发光二极管全亮,延迟时间为2秒。
六、思考请同学们自己试一下外部中断0。
实验定时器中断一、实验电路(如图3.3.46所示)图3.3.46 定时器中断电路原理图二、实验目的1、熟悉51系列单片机2、了解AT89C51 P1口的使用方法3、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4、学习AT89C51的编程、仿真、调试、编译、芯片烧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