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
党员教育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
增强党员教育吸引力,能够激发党员学习的热情,有利于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一.存在问题
(一)党组织设置形式存在问题
1. 单一的基层党组织设置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的要求。
随着农村经济市场进程的加快,形成了除传统农业外的各种专业部门和新的经济组织,尤其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带来多元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和各种专业经济实体和产业协会,使得部分农村党员的活动越来越多地突破行政村党支部的范围,生产要素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流动。
但传统设置模式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造成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自我封闭和人为分割状态,难以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行优化配置,制约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 传统的基层党组织设置不能满足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职能的需求。
随着城郊建设的发展,农村小城镇化逐渐成型,社会化分工更加明确。
由于组织体制和知识能力限制,村党组织在领导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
3. 一成不变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难以适应农村党员从业流动性和多样性的形势。
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农
村富余劳动力增多,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增多。
这给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甚至导致一些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以地域划分党组织,不分职业、年龄而同一化地进行组织活动,在客观上制约了党员的个性化发展,也使得党组织的凝聚力日渐削弱。
(二)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问题
1.村支部班子对党员教育管理重视不够。
有些农村党支部班子片面推求经济发展指标,支部日常工作围着村务转,不愿把精力放在党务工作上;有少数村支部班子不健全,缺乏带头人,组织生活基本陷于瘫痪,没有了凝聚党员的核心,党员的教育管理便无从谈起;有些村多年不发展党员,新鲜血液得不到输送,使党员队伍年龄结构日趋老化。
2.党员管理难。
农村青年党员发展难。
一方面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优秀农村青年大量外出,另外,受不良风气和经济利益驱动,农村一线的青年农民政治思想退化,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造成有的村难以找到合适的党员发展对象。
流动党员管理难。
大量农村党员外出,也给流动党员的管理带来困难,特别是目前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水平仍比较低,在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培训、就业、子女上学、权益保障、困难帮扶等方面的服务相对较少,使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存在流出党员找不到党组织,党组织也找不到流动党员的问题。
党员组织生活开展难。
一些党员党性意识淡化,对教育活动从思想上不重视,甚至个别党员担心开展活动占用自己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