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新构想

浅谈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新构想

浅谈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新构想
环境问题是一个国际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市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此,以城市的基本现状为前提,进行生态化的城市规划建设,是未来城市规划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文章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标签生态城市;城市化进程;自然环境
1 引言
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和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原有的城市已经不堪重负,因此进行城市扩建工作势在必行。

城市扩建不仅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人们的出行需求等,尤为重要的是生态环境需求。

良好的生态城市规划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还能够为人们的居住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空间。

2 生态学原则的应用
人类的发展已经陷入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后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生态环境改善的怪圈中。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又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自然是人类发展必须依赖的前提。

随着环境破坏的日益加剧,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逐渐加强。

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将生态环境的因素考虑进去,应用现代生态环境的方法和技术,从城市规划建设的细节处着手,多角度全方位的提高城市规划的生态意义,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

2.1 整体性原则
实现现代化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必须要结合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原则进行考虑。

城市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其中包含着很多独立部分,如:建筑、水源、植物等。

合理的对每一个部分进行规划设计,是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的关键。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整体支配、决定着部分的同时又能够协调各部分进行统一发展。

各部分虽然独立,但既能为整体提供支撑,又能轻易的影响整体的发展。

因此,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联系,彼此控制又彼此支撑的。

充分考虑到原因,对于生态城市系统的整体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现代化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人们有整体观念,立足于整体,同时又要注意独立部分的作用,做到统筹兼顾。

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相结合,做到在整体发展现代化生态城市的同时,保证经济、环境与人文等独立部分的发展。

更好的通过城市规划,完成生态系统的建设。

2.2 保护环境促进城市的稳定发展
保护城市环境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树立了城市的文明形象。

“保护自然环境”是人们经常提到的口号,但却很少有人做到。

因为人们所追求的越来越多,导致绿地被占用,尾气大量排放,河流被污染等现象的发生。

人口的增加也是自然生态面临着巨大压力。

虽然在短期城市规模得以扩大,推动城市化发展。

但时间长了则会出现城市发展不稳定,缺少持续性的不良现象。

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性,决定了人工生态系统需要自然生态系统的配合,为生态城市规划提供保障。

2.3 增强资源的循环利用,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城市进程中普遍的生态问题就是能源的浪费和过度消耗。

诚然在城市的发展中和社会的进程中必然会消耗能源,但是当前存在的一些能源消耗问题已经超出了人类的基本需求,出现了极度的浪费。

能源的总量是不变的,一些非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少一点,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前提之下,必须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不断呼吁广大市民能够节约能源。

这就对现代生态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进行广泛的节约能源宣传教育活动,政府机关和一些公益部门要参与进来,充分的利用当前的电视和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同时也可以进行宣传单等书面形式的宣传工作,争取让更多的市民主动参与到节约能源的队伍当中来;(2)在进行城市规划的建设过程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如果一些生态材料确实有必要利用,可以适当的增加经济投入,不能因为生态生死规划费用高就放弃;(3)注意城市结构的布局,避免过多占用土地资源或绿化地带,保障小区内的通风、采光等基本条件。

3 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问题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首先要树立全局观念,从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全局出发,进行宏观规划,趋利避害,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结合。

与此同时,生态城市规划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涉及范围广、领域宽,难免在规划的过程中出现冲突。

此时,应该在全局观念的基础上进行主次矛盾的划分,有重点有层次的规划建设。

为了重点问题的解决和落实可以适当的忽略次要问题和次要矛盾,以实现最优化的规划建设。

3.1 生态要素的调查
生态要素的调查是确保生态城市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依据。

因为一个城市是否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和城市内生态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生态要素主要包括动物、植物、河流、阳光、大气、水分等天然物质要素,以及一些建筑等人工物质要素。

对以上这些要素的调查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的了解不同地区的环境特征,分析其发展潜力。

同时为城市化建设的策划提供有力的依据。

3.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规划目标
根据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采用系统工程中的德尔斐专家咨询法和多目标决策法,在参考和吸收传统指标的同时,结合城市生态系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着手,充分发挥人对复杂系统的辩识能力,建立一套科学、综合、简洁、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

另外确定生态城市规划的总目标、近远期目标和年限,应同城市总体规划近远期目标和相应的年限一致,以利用同步、协调、可比、互为应用。

3.3 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
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单元,研究其特点、结构、环境污染、环境负荷以及承载力等问题,为各生态区提供管理对策。

区划的方法可采用数值聚类法等。

可将土地利用评价图、工业和居住用地适宜度等图纸进行叠加,并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综合分析,进行城市功能分区。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应综合研究城市用地状况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按照城市的规模、性质、产业结构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提出调整用地结构的建议和科学依据,促使土地利用布局趋于合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是城市规划的一个方向,要想实现现代生态城市的合理化科学化规划,必须对现有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其次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学相关常识和城市建设相关理论,进行方案的预设,择优选择。

最后严格按照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案落实工作。

相信在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的现代生态城市规划工作必将会造福后代。

参考文献
[1]胡伟.浅议城市广场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
[2]黄小飞.城市规划-以人为本[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
[3]戚剑光.如何对城市广场进行规划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