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专科体格检查脊柱1.Eaton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检查者一手放于头部病侧,另一手握住患肢的腕部,沿反方向牵拉,如感觉患肢有疼痛、麻木则为阳性。
阳性提示颈椎病存在或臂丛损伤、前斜角肌综合征。
2.Spurling试验(颈椎间孔挤压试验):病人取坐位,头后仰微向一侧偏斜;检查者位于病人背后,将手按于其头顶部向下加压,若该侧上肢发生放射性疼痛,则为本试验阳性。
阳性提示颈椎病存在。
3.Neri试验(拾物试验):患儿于地上拾物,患儿屈膝屈髋而不弯腰为阳性,表示患儿脊柱有功能障碍,多半为脊柱结核。
segue sign(直腿抬高试验,拉赛格征):患者仰卧,两腿伸直,分别作直腿抬高动作,然后再被动抬高。
正常时脊神经有4mm滑移,两下肢同样抬高70-90度以上并无疼痛。
若一侧下肢抬高幅度降低,不能继续抬高,同时又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说明有坐骨神经根受压现象,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
5.Bragard sign(直腿抬高背屈踝试验,布瑞嘎附加试验、西卡(Sicads )征、西盖尔(Cukaps )试验:同上述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到最大限度但尚未引起疼痛的一点,在患者不注意的情况下,突然将足背屈,此时坐骨神经受到突然地牵拉更为紧张,而引起患肢后侧放射性的剧烈疼痛即为阳性,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
6.股神经牵拉试验,又称瓦色曼(Wasserman)征:患者俯卧位,健侧下肢子安伸直,患侧膝关节屈曲90度,医生一手固定骨盆,另一只手握住患者踝关节向上提拉,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大腿前方疼痛为阳性,一般怀疑在腰部高位的L2/3;L3/4椎间盘突出。
7.Hoffmann sign(弹指反射征):患者腕略伸,指微屈。
检查者以左手托住病人腕部,右手拇、示二指挟住其中指,用拇指快速地向掌侧弹拔其指甲。
阳性者,各指向掌侧屈曲。
表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8.巴彬斯基(Babinski)征:用钝性物或骨针划足底外缘,由后向前直到母趾下,引起母趾背屈,其余各趾呈扇形分开,并向跖屈为阳性,仅母趾背屈为弱阳性,此试验用于检查锥体束损害。
9.踝阵挛:检查时嘱病人仰卧,髋关节与膝关节稍屈,一手持病人小腿,另手持住病人足的远端,用力使踝关节背屈,则踝关节呈节律性伸屈运动。
一般见于锥体束损伤。
也可见于中枢神经系兴奋性亢进和神经官能症。
10.髌阵挛:病人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用拇食两指夹住髌骨上缘,突然向下方推动,并维持不放松,附着在髌骨上缘的股四头肌肌腱被拉长,当膝反射增高时引起该肌收缩,肌腱继续拉长,髌骨即出现连续上、下有节律的颤动。
髌阵挛是腱反射高度增强的指征,可发生在任何有腱反射增强的场合,也包括神经系统无器质性病变时。
肩关节1.Jobe 试验(倒罐头试验Empty can):臂部外展90°前屈30°拇指向下,检查者下压上肢,患者抵抗,患者感觉疼痛、无力者为阳性。
提示冈上肌损伤。
2.Drop arm test(落臂试验):患者取立位,患肢被动外展90°,嘱其缓慢放下,下放过程中出现突然坠落,为阳性。
提示肩部外展肌损伤。
3.Hornblower’s sign(吹号征):嘱患者把手放在口周,如吹小号动作,正常情况下,病人手达到口部且肘部并无抬高。
阳性体征为病变侧手达到口部,但肘部抬高。
提示外旋肌(冈下肌、小圆肌)损伤。
4.Lift-off test(抬离试验,又名Gerber’s sign):患者将手背置于后下背部,手心向后,嘱患者将手抬离背部,必要时可以适当给予阻力。
若患者手无法抬离背部,则为阳性,提示肩胛下肌损伤。
5.Belly-press test(压腹试验,又称拿破仑试验Napoleon test):患者将手置于腹部,手背向前,屈肘 90 度,肘关节向前,检查者将患者手向前拉,而嘱患者抗阻力做压腹部的动作。
患者在将肘向前时不能保持手压腹的力量或肩后伸则为阳性,提示肩胛下肌损伤。
另一个方法是双侧压腹部,检查者压肘部,通过肌力来判定肩胛下肌损伤情况。
6.Neer征:一手放在肩胛骨后方保持它的解剖位置,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使手臂旋内,使患肢拇指尖向下,然后使患肩前屈过顶,若诱发出疼痛,即为阳性。
该检查的原理是人为地使肱骨大结节与肩峰前下缘发生撞击,从而诱发疼痛。
7.Hawkins 征:检查者立于患者后方,使患者肩关节内收位前屈 90 度,肘关节屈曲 90 度,前臂保持水平。
检查者用力使患侧前臂向下致肩关节内旋,出现疼痛者为试验阳性。
该检查的原理是人为地使肱骨大结节和冈上肌腱从后外方向前内撞击喙肩弓。
8.Yergason试验(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又称亚加森征):检查时嘱患者屈肘90°,医者一手扶住患者肘部,一手扶住腕部,嘱患者用力屈肘、外展、外旋,医者给予阻力,如出现肱二头肌腱滑出,或结节间沟处产生疼痛为阳性征,前者为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后者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9.Speed试验:前臂旋后,肘部伸直,患臂前屈90°,检查者施加一定阻力,嘱患者继续前屈臂部,可出现肱二头肌长头腱沟处疼痛。
上肢1.Dugas sign(杜加征):又称肩内收试验:让病人屈曲患肢肘关节,然后用患肢的手去扣对侧肩部,若能扣在对侧肩部且肘关节能贴近胸壁即为正常,否则为阳性,说明有肩关节脱位。
还可以判断肩关节脱位复位是否成功。
ls征(伸肌腱牵拉试验):嘱患者肘伸直,握拳、屈腕,前臂旋前,发生肘外侧疼痛为阳性,或患者前臂旋前位,作对抗外力的旋后运动,发生肘外侧疼痛为阳性,可见于肱骨外上髁炎。
3.Phalen test(屈腕试验):患者双肘搁于桌上,前臂与桌面垂直,两腕自然掌屈。
保持腕关节屈曲90度,1-2分钟若手掌侧麻木感加重,疼痛痛加剧并放射示指、中指,即为试验阳性,提示有腕管综合征。
4.Finkelstein sign(握拳尺偏试验,又称芬克尔斯坦征):先将拇指屈曲,然后握拳将拇指握于掌心,同时将腕向尺侧倾斜,引起挠骨茎突部锐痛,提示挠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
5.肘后三角:肘关节屈曲呈直角时,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3点间构成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
三角的尖指向远端。
当肘关节伸直时,上述三点成一条直线。
肘关节脱位时,三者的等腰关系发生改变。
但肱骨其他部位的骨如肱骨髁上骨折,不会影响它们的三角形和直线关系。
临床上常常用来鉴别肘关节后脱位与肱骨髁上骨折。
骨盆及髋关节1.Patrick sign(4字实验):患者仰卧,一腿伸直,另一侧小腿外踝部置于伸直腿的膝上,下压膝部(即两腿构成一个“4”字),正常盘起的膝能够碰到床面。
异常结果:下压时,骶髂关节或髋部出现痛者,屈侧膝关节不能触及床面为阳性。
可能是由骶髂关节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及膝关节疾病等疾病引起。
2.Allis征(爱丽丝症,又称Galeazzi征):患者仰卧,屈髋屈膝,两足平行置于床面,比较两膝高度。
不等高为阳性,提示较低一侧股骨或胫骨短缩,或髋关节后脱位。
3.Thomas sign(托马斯征):患者仰卧,双下肢平放到检查台上,出现腰椎前突者为阳性。
患者健肢屈曲,双手紧抱,此时腰椎弧度消失紧贴检查台,对侧下肢屈曲抬离检查台,或对侧下肢紧贴检查台,腰部屈曲抬离为阳性。
阳性者,表示髋关节有屈曲挛缩,腰大肌脓肿,腰大肌挛缩病变。
4.Trendelenburg sign(单足站立试验):在正常情况下,用单足站立时,臀中小肌收缩,对侧骨盆抬起,才能保持身体平衡,如果站立侧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时,因臀、中小肌松弛,对侧骨盆不但不能抬起,反而下降,为单足站立试验阳性。
5.骨盆挤压与分离试验:是指两手向内对向挤压两侧髂骨翼和两手交叉分别置于两侧髂骨翼上棘,向后外方挤压骨盆,以观察是否诱发骨盆某处的剧痛,这是判断骨盆骨折或骶髂关节结核的一种检查方法。
(1)骨盆挤压试验: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分别放于髂骨翼两侧,两手同时向中线挤压,如有骨折则会发生疼痛,称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或嘱患者采取侧卧位,检查者双手放于上侧髂骨部,向下按压,后法多用于检查骶髂关节病变。
判断骨盆骨折和骶髂关节病变。
(2)骨盆分离试验: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两手交叉置于两侧髂前上棘部,两手同时向外推按髂骨翼,使之向两侧分开。
如有骨盆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则局部发生疼痛反应,称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
判断骨盆骨折和骶髂关节病变。
6.床边试验:患者仰卧,医者将其移至检查床边,一侧臀部放在床外,让该侧的腿在床边下垂,医者按压此腿使髋后伸,同时按压患者另一侧腿的膝关节,使之尽量屈髋、屈膝,使大腿靠近腹壁,这样使骨盆产生前后扭转的力。
异常结果:床边试验为阳性,表明骶髂关节有病变。
7.姚曼(Veoman)试验又叫俯卧伸髋试验,俯卧,检查者一手压住骶部,一手将患侧膝关节屈曲90°,握住踝部,向上提起,使髋过伸,此时骶髂关节出现扭动,如出现疼痛为阳性,提示髋关节或骶髂关节病变。
8.Ortolani test(欧特拉尼试验又称弹进试验):患儿膝髋屈曲90°,检查者将拇指放在患儿大腿内侧,余指则放在大转子处,将大腿逐渐外展、外旋,以食指、中指向内上抬起大转子,拇指可感到股骨头滑入髋臼内时的弹动,即为Ortolani试验阳性。
9.Barlow test(弹出试验):婴儿平卧,检查者的两侧中指放在两侧大转子处,两手拇指放在大腿内侧小转子附近,将髋屈至90°,膝完全屈曲,然后将两髋外展至45°。
若检查者中指感到股骨头滑入髋臼内,表明有脱位。
再用置于大腿内侧小转子附近的拇指将股骨头推向外后侧,若感到股骨头自髋臼后缘滑出,放松拇指后,股骨头又滑入髋臼内,表明髋是不稳定的,称为Barlow试验阳性。
提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不稳定髋。
膝关节1.浮髌试验:患者仰卧伸膝,患肢尽量伸直放松。
检查者左手张开握住髌上囊向远端适度挤压,右手指放于髌骨上方向下挤压。
如感到髌骨能撞击下方股骨且有上浮的阻力感,则为阳性,其表示关节腔内至少有超50ml的积液。
2.髌骨研磨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一只手托住腘窝,另一只手放在髌骨上方,嘱患者主动伸屈膝关节,如有粗糙的摩擦感,即为阳性。
提示髌股关节软骨面损伤和退变。
3.前抽屉试验:患者仰卧,屈髋45°,屈膝90°,小腿旋转中立位,放松,检查者双手抓住胫骨近端,两拇指置于前方关节线水平,施加向前拉力,如胫骨前移超过5mm,即为阳性,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
注意点:1、建议两侧对照,排除多发韧带松弛症2.正常情况下股骨内髁应位于胫骨内侧平台后方1cm(台阶征),检查前需确认此关系,否则会将后交叉韧带误认为前交叉韧带损伤3、急性损伤无法屈膝达90°或肌肉紧张度较高的患者不适用,必要时可麻醉下操作提高的患者不适用,必要时可麻醉下操作提高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