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美法系

英美法系

外国法制史之英美法系篇

第十讲、英国法 重点问题: 1、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形成和发展 2、普通法的特点和原则 3、衡平法的特点和影响 4、英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5、英国的陪审制度和律师辩护制度
一、英国法的形成和发展: 1、诺曼征服前(5世纪-1066年)盎格 鲁· 撒克逊习惯法到成文化阶段“蛮族法 典”。 2、英国封建法律体系的形成:诺曼征服后, 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制,建法律体系得 以确立。

3、英国宪法的特点: (1)历史延续性 (2)内容不确定性 (3)柔性宪法
四、行政法: 1、行政法概念—支配行政活动的法律。没有公法和私法 之分。 2、行政法特点—由普通法院管辖,没有行政法院系统; 适用一般法律原则。 3、基本原则: 越权无效; 行政行为合理原则:以公共利益和正当理由为依据,防 止政府专断和滥用权利。 行政程序公正主义:源于“自然公正”任何人在行使权 力可能对他人带来不利影响时,都必须听取他人的意见, 每个人都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任何人不能成为自己案 件的法官。
3)衡平法的诉讼程序:简单方便 4)衡平法和普通法的关系和对英国法的发 展:对普通法的补充
3、制定法:欧盟法、国会立法、委托立法 4、其他渊源: 习惯必须符合远古性、必须合理、必须确 定、必须具有强制力、从未间断过五个特 性; 学说。
三、宪法:近代宪政母国。不成文宪法 1、宪法渊源: 宪法性法律——1215年《自由大宪章》、 1628年《权利情愿书》、1679年《人身保 护法》、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 《王位继承法》、1911年和1949年《议会 法》 宪法惯例 宪法判例

2)衡平权利和救济方法: 信托 衡平法上的赎回权,抵押人获得一次回赎抵押财产的机会。 部分履行 衡平租赁-普通法只承认期限超过3年的租赁为契约,衡平法可以执 行不符合此条件的租赁契约 衡平法上的禁止推翻 禁令-业务性禁令、禁止性禁令、预防性禁令和中间性禁令 特别履行-强制履行一项契约的命令 纠正,书面文件未能反映当事人真实意图,衡平法院可以纠正。 返还,责令当事人返还因欺诈获得的金钱。
3、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法律发展(17-19世纪30年代) 国会立法权强化,制定法地位提高;“议会主权”原则 确立 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普通法和衡平法在内容上得到充实。布莱克斯通《英国 法释义》四卷出版,论述人权、物权、个人不法行为和 公共不法行为。 4、19世纪的法律改革:功利主义学派边沁倡导全面法典 化运动对英国法律彻底改革。 选举制的改革,增加资产阶级名额,财产限制放松,公 开投票制。 制定法数量大增; 对法院组织和程序法进行改革,1873年、1875年《司法 法》结束了普通法院和衡平法院分立对峙局面。
2、宪法基本原则: (1)议会主权 (2)分权原则:国会拥有制定、修改和废 除法律的权力,对政府进行监督;行政权 由内阁行使,但必须对国会负责;英王统 而不治,对国会和内阁一定制约;司法权 由法院掌握,但理论上上议院是最高司法 机关。
(3)责任内阁制,即内阁集体对国会下议院负责,国王 私密活动“内阁”,一位大臣主持朝政“首相”一职出 现,1742年沃波尔集体辞职,庇特解散议会重新大选等 一系列惯例。 (4)法治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享有超 越法律的特权,政府必须在法律明确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不得滥用权力侵犯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戴雪认为:非依 法院的合法审判,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任何公民和政府官吏一律受普通法和普通法院的管辖, 如果有行政法和行政法院来管辖行政违法行为,那就是 赋予政府以特权,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英 国公民拥有的自由权利并不体现在成文宪法中,是自然 权利,不是法律赋予的也不能随意剥夺,政府必须有合 理的理由才可以限制这种权利。


九、刑法: 1、概述 至今仍然没有成文刑法典。 盎格鲁· 撒克逊时代就存在血亲复仇或赎罪金的方 式惩罚犯罪者; 1066年诺曼征服后开始限制血亲复仇; 1166年《克拉灵顿诏令》赋予巡回法官审判重大 罪行的权力,初步统一刑法规范; 13世纪有重罪与轻罪区分; 19世纪后大量刑事制定法出台,
1)普通法的形成 普通法是指12世纪前后发展起来的、由普通法院创制的 通行于全国的普遍适用的法律。它的形成是中央集权和 司法统一的直接后果。 中央集权制建立,诺曼征服后采邑分封和“土地调查清 册”; 引入诺曼底管理机制,建立“御前会议”行使最高审判 权,后分离出一系列专门机构,分别行使皇家司法权, 皇家法院开始巡回审判。 尤其是亨利二世的重大司法改革:1179年温莎诏令将巡 回审判变成定制;1166年克拉灵顿诏令和1176年诺桑普 顿诏令建立陪审团参与审理和由皇家法官进行调查的刑 事司法制度;1179年的大巡回审判诏令引入12名当地骑 士组成的陪审团来决定涉及土地所有权归属。
3、信托制:衡平法院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 源于中世纪的受益制(标的物只是土地, 包括积极受益制和消极受益制) 信托制是财产所有人为了第三人的利益, 将财产交给受托人管理的一项制度。(积 极受益制)信托投资公司大量出现
六、合同法:即契约法 1、历史概况: 早期普通法只涉及土地契约且具有书面形式加盖印章, 证人作证; 15世纪后,普通法院承认口头契约; 16世纪形成对价制度; 17-18世纪进一步确定契约形式的地位; 19世纪英国契约法最终形成,“契约自由和契约神圣”; 20世纪,国家加强对经济活动干预,契约自由原则受到 限制,法院可根据案情解除契约,即“契约落空原则”。
2)衡平法的兴起: 14世纪由大法官在审判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套法律规则, 因号称“公平和正义”为基础。是适时调整经济关系发 展的需要,克服普通法的缺陷而兴起: 保护范围有限; 内容僵化(夫妻一体主义,不得互相起诉;抵押债务债 权人可以取得抵押品的所有权); 救济方法有限,普通法以损害赔偿为主,只对现实的损 害赔偿;不要求赔偿,只要求制止侵权行为的受害人无 法提供保护,不能对加害人颁发禁令。 普通法无法救济的当事人直接诉求国王裁决,国王不堪 重负转交大法官审理不受普通法诉讼形式限制,不实行 陪审,不引用普通法判例,依据“公平正义”原则对案 件裁判,15世纪形成衡平法院,创设一套衡平规则。
五、财产法: 1、财产分类:动产和不动产、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 动产来自对人的诉讼,指要求特定人归还原物或赔偿损 失; 不动产来自于对物的诉讼,要求收回实体的、特定的物。 2、地产制: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后,仅保留两种地产 完全保有地产权有不限嗣继承地产(所有权)、限嗣继 承地产,仅限于地产拥有者本人及其继承人享有;终身 地产权,以地产人的寿命为限,不能继承。 租借地产权。

5、当代英国法的发展: 立法程序简化,委托立法大增; 完善选举制; 社会立法加强; 欧盟法成为英国法的重要渊源。
二、英国法的渊源: 1、普通法:指由普通法院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一 套法律规则。 普通法基本原则——遵循先例原则:“以相似的 方法处理相似的案件,并遵循既定的法律规则与 实践”。判决由“判决理由”和“附带意见”组 成。 遵循先例的优点:公正性;确定性、灵活性、可 预见性。 普通法基本特征——程序优先于权利,一项权利 能否得到保护,首先看当事人所选择的程序是否 正确,如程序出现错误,其权利得不到保护。 “无令状即无救济方法”。

七、侵权行为法: 1、概述: 有名侵害诉讼、无名侵害诉讼 主要由判例法构成 2、各种侵权行为: 对人身的侵害——殴打和恐吓、非法拘禁、诋毁和诽谤 对财产的侵害——非法侵入、骚扰行为、非法侵害动产、 非法处理动产 其他侵害行为——对婚姻的侵害、干涉商业关系的侵权 行为、违反产品责任的侵权行为、精神折磨



2、衡平法: 1)衡平法的准则: 衡平即平等,即对同一类人应该给予相同待遇。 衡平法将应履行的行为视为已履行的行为,对于当事人 按照合法有效的契约应该做而尚未做的行为,衡平法推 定该行为已完成,目的强调契约的神圣性。 衡平法更注重意图而不是形式。 衡平法可对人为一定行为,可以通过强制手段迫使当事 人为一定行为。 衡平法不允许有违法行为而无救济方法,只要当事人民 事权利受到侵害而且不能从普通法得到救济或救济不公, 衡平法应给予救济。 衡平法不做徒劳无益的事,衡平法不会发出一项无用或 无法履行的命令。

2、犯罪的概念和分类: 普通法将犯罪分为叛逆罪、重罪、轻罪; 1967年《刑事法令》颁布后代之以 可起诉罪(皇家法院审理、陪审团参与诉讼)、 可速决罪(简易程序在治安法院进行)、 既可起诉罪又可速决罪,如盗窃罪、重婚罪、性骚扰。 3、刑罚: 监禁(几天至终身)、缓刑、罚金、无偿劳动、监督管 制、无条件和有条件释放、没收财产; 废除死刑始于1998年《犯罪与骚乱法》生效。

3、侵权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 比较责任原则 严格责任原则即无过错原则
八、婚姻家庭继承法: 1、概述 两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由判例、单行法规和其他部门法 相关条款构成。 2、家庭法: 中世纪遵循教会法,禁止离婚,宗教仪式婚姻; 1836年颁布婚姻法婚姻由当事人选择仪式婚或政府登记 婚;1857年婚姻诉讼法将婚姻案件由教会法院移交离婚 法院,婚姻实现世俗化,遵循过错离婚原则(夫主张通 奸离婚,妻主张重婚罪、强奸罪、虐待、遗弃妻子两年 以上); 1969年以后离婚采取无过错离婚原则;女性地位提高, 非婚生子女地位提高。
3、继承法: 日耳曼法的习惯 中世纪教会法规定遗产中动产分三份,妻子、子女各得一 份,其余归教会“死者的份额” 遗嘱继承书面形式,由遗嘱人签字或在其监督下他人代签, 两个证人证实。 1938年前遗嘱绝对自由,后规定未亡配偶、未成年子女或 无生活能力的子女有权得到必要的保障;非婚生子女也从 遗产中可获得抚养费。 无遗嘱继承人生存配偶、生存子女、生存父母、其他近亲, 无主归国家所有。
3)制定法的发展: 国王和国会拥有立法权。1215年《大宪章》一定 程度限制王权,确认封建贵族和僧侣特权,规定 国王征税整的贵族会议同意,还规定任何自由民 非经合法程序不得被逮捕、监禁、放逐和没收财 产。 1265年大会议首次正式允许骑士和市民代表出席 大会议。12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召开为筹措军费 召开国会,与上述 一致,被誉为“模范国会”。 14世纪后形成贵族院和平民院两院。1414年起, 法案须由下议院向国王提出,争得上议院同意后 方可制定为法律,国王对法案拥有否决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