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外科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患者男,55岁,来自农村,因“右上腹进行性胀痛3个月,伴食欲减退、消瘦等”来诊。
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贫血外观,腹部膨起,胸、腹壁及腰部静脉曲张,双下肢静脉曲张明显,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
为明确诊断,入院后应首先进行的检查有()A.血常规B.生化全套C.腹部B型超声D.腹部X线片E.双下肢深静脉超声多普勒F.心脏超声G.OB试验H.胃肠造影I.血凝全套2、患者男,55岁,来自农村,因“右上腹进行性胀痛3个月,伴食欲减退、消瘦等”来诊。
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贫血外观,腹部膨起,胸、腹壁及腰部静脉曲张,双下肢静脉曲张明显,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考虑进行的检查有()(提示血常规:Hb60g/L;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50U/L,直接胆红素124μmol/L,间接胆红素66μmol/L;B型超声:肝扩大,未见占位,中等量腹腔积液。
)A.腔静脉造影B.胃镜C.腹部CTD.腹部MRAE.CEA、AFPF.腹部穿刺G.ERCPH.经皮肝穿刺行肝静脉造影3、患者男,55岁,来自农村,因“右上腹进行性胀痛3个月,伴食欲减退、消瘦等”来诊。
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贫血外观,腹部膨起,胸、腹壁及腰部静脉曲张,双下肢静脉曲张明显,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
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有()(提示腔静脉造影见下腔静脉中断约5cm,诊断为下腔静脉梗阻。
拟行下腔静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
)A.造影剂过敏B.肺梗死C.腔静脉破裂D.心功能不全E.股动脉假性动脉瘤F.股动静脉瘘G.支架移位4、患者男,21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周”来诊。
患者就诊时同时伴有饮食不佳。
该患者40d前曾行心脏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查体:T36.8℃,R25次/min,P100次/min,BP120/75mmHg。
心音遥远,双下肢轻度水肿。
该患者诊断应首先考虑()A.急性心肌炎B.扩张型心肌病C.迟发性心包积液D.慢性缩窄性心包炎E.冠心病,心力衰竭5、患者男,21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周”来诊。
患者就诊时同时伴有饮食不佳。
该患者40d前曾行心脏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查体:T36.8℃,R25次/min,P100次/min,BP120/75mmHg。
心音遥远,双下肢轻度水肿。
该患者应首先考虑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是()A.心电图B.超声心动图C.胸部CTD.胸部MRIE.心肌核素扫描6、患者男,21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周”来诊。
患者就诊时同时伴有饮食不佳。
该患者40d前曾行心脏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查体:T36.8℃,R25次/min,P100次/min,BP120/75mmHg。
心音遥远,双下肢轻度水肿。
如该患者存在大量心包积液,其形成原因首先考虑()A.结核感染引起B.细菌感染引起C.手术创伤引起D.心力衰竭引起E.肝功能异常引起7、患儿男,4岁,因“误服‘洁厕灵’30min”来诊。
患儿哭闹不安。
查体:急性痛苦病容,口角流涎,T38.5℃,HR127次/min。
急诊胸部X线片:心、肺未见异常。
该患儿初步诊断最正确的是()A.食管异物B.食管酸性腐蚀伤C.食管碱性腐蚀伤D.食管穿孔E.肺炎8、患儿男,4岁,因“误服‘洁厕灵’30min”来诊。
患儿哭闹不安。
查体:急性痛苦病容,口角流涎,T38.5℃,HR127次/min。
急诊胸部X线片:心、肺未见异常。
患儿入院后,处理正确的是()A.应用碳酸氢钠溶液洗胃B.应用温和肥皂水洗胃C.应用头孢曲松抗感染D.应用环丙沙星抗感染E.应用地塞米松预防瘢痕形成9、患儿男,4岁,因“误服‘洁厕灵’30min”来诊。
患儿哭闹不安。
查体:急性痛苦病容,口角流涎,T38.5℃,HR127次/min。
急诊胸部X线片:心、肺未见异常。
患儿入院10d后,感染症状基本消退,食管碘油造影:食管颈部可见长约2cm狭窄,管腔狭窄致造影剂通过不畅,针对患儿的后续治疗,最合适的方案是()A.食管狭窄段安置可回收支架,1个月后取出支架B.6个月后行内镜下瘢痕切除术C.先行胃造瘘,6个月后行食管狭窄切除、胃食管吻合术D.开始应用探条扩张食管狭窄E.先行胃造瘘术,建立有效营养支持,观察,小儿患者的食管瘢痕有希望自行软化10、患者男,68岁,因“胸骨后烧灼感4年余,吞咽困难10个月”来诊。
查体:未见异常。
既往无特殊病史。
目前应考虑的诊断可能有()A.反流性食管炎B.食管裂孔疝C.Barrett食管D.食管平滑肌瘤E.贲门失弛缓症F.食管癌11、患者男,68岁,因“胸骨后烧灼感4年余,吞咽困难10个月”来诊。
查体:未见异常。
既往无特殊病史。
为明确诊断应选取的检查项目包括()A.食管钡餐造影B.内镜检查C.pH监测D.胸部CTE.食管测压检查F.腹部B型超声12、患者男,68岁,因“胸骨后烧灼感4年余,吞咽困难10个月”来诊。
查体:未见异常。
既往无特殊病史。
结合该病例,叙述正确的有()(提示入院后第1天行放射线检查,造影示食管下段黏膜粗糙,管腔狭窄,管壁僵硬。
)A.应进一步进行内镜检查B.可以除外食管裂孔疝的诊断C.上腹加压钡餐造影检查D.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既往用药情况E.尚不能除外食管裂孔疝的诊断F.可以通过食管测压明确诊断13、患者男,37岁,因“体检发现纵隔肿物”入院。
患者无不适症状,查体无明显异常。
胸部X线片:患者前上纵隔可见一个椭圆形、无分叶的孤立性块影。
胸部CT增强扫描:该肿块影得到迅速增强。
最可能的诊断是()A.淋巴瘤B.胸腺瘤C.神经纤维瘤D.巨大淋巴结增生E.畸胎瘤14、患者男,37岁,因“体检发现纵隔肿物”入院。
患者无不适症状,查体无明显异常。
胸部X线片:患者前上纵隔可见一个椭圆形、无分叶的孤立性块影。
胸部CT增强扫描:该肿块影得到迅速增强。
可作为确诊依据的实验室检查是()A.MRIB.血管造影C.胸部CTD.胸部X线E.组织病理学检查15、患者男,37岁,因“体检发现纵隔肿物”入院。
患者无不适症状,查体无明显异常。
胸部X线片:患者前上纵隔可见一个椭圆形、无分叶的孤立性块影。
胸部CT增强扫描:该肿块影得到迅速增强。
关于该病的治疗方式,叙述错误的是()A.外科切除或局部放射治疗B.糖皮质激素治疗C.特异性单抗治疗D.抗病毒治疗E.IL-10拮抗剂治疗16、患者,男,23岁,搬重物后突发胸闷,胸痛,活动后明显的心悸气促。
体查:心率124次/分,血压135/45mmHg;双肺呼吸音对称,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连续性的杂音,P2增强。
最可能的诊断是()A.动脉导管未闭B.室间隔缺损C.主动脉窦瘤破裂D.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反流E.冠状动脉瘘F.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狭窄17、患者,男,23岁,搬重物后突发胸闷,胸痛,活动后明显的心悸气促。
体查:心率124次/分,血压135/45mmHg;双肺呼吸音对称,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连续性的杂音,P2增强。
能确定诊断的检查()A.心电图B.胸部X线C.超声心动图D.心导管检查E.心脏CTF.心脏核素扫描18、患者,男,23岁,搬重物后突发胸闷,胸痛,活动后明显的心悸气促。
体查:心率124次/分,血压135/45mmHg;双肺呼吸音对称,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连续性的杂音,P2增强。
(提示超声心动图提示窦瘤破裂入右室,破口较大,7.5mm,合并小的干下型VSD,4.5mm;经抗心衰治疗,患者症状无好转反而加重。
)下一步的处理是()A.继续保守治疗,直至心功能好转B.尽快手术治疗C.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D.加强强心利尿处理,待心功能平稳后再手术E.心脏移植手术F.应用扩张血管药物19、患者,男,23岁,搬重物后突发胸闷,胸痛,活动后明显的心悸气促。
体查:心率124次/分,血压135/45mmHg;双肺呼吸音对称,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连续性的杂音,P2增强。
该患者在心脏手术时,可以采用的心肌保护的措施有()A.设法夹闭窦瘤破口后再经主动脉根部直接灌注B.经冠状窦逆行灌注C.左右冠脉直接灌注D.深低温停循环,无需冠脉灌注E.深低温停循环,经冠脉灌注F.联合主动脉根部灌注和冠脉直接灌注20、患者,男,28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直未予治疗,近2个月来逐渐出现心悸,气促,运动后更明显。
到医院就诊,体查:心率125次/分,血压140/50mmHg;双肺呼吸音对称,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连续性的杂音,P2增强。
需要鉴别的诊断是()A.动脉导管未闭B.主肺间隔缺损C.冠状动脉右室瘘D.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反流E.主动脉窦瘤破裂F.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狭窄21、患者,男,28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直未予治疗,近2个月来逐渐出现心悸,气促,运动后更明显。
到医院就诊,体查:心率125次/分,血压140/50mmHg;双肺呼吸音对称,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连续性的杂音,P2增强。
能确定诊断的首选检查()A.心电图B.胸部X线C.超声心动图D.心导管检查E.心脏CTF.心脏核素扫描22、患者,男,28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直未予治疗,近2个月来逐渐出现心悸,气促,运动后更明显。
到医院就诊,体查:心率125次/分,血压140/50mmHg;双肺呼吸音对称,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连续性的杂音,P2增强。
(提示超声心动图提示窦瘤破裂入右室,合并小的干下型VSD,4.5mm,右冠窦脱入右室内,部分阻挡VSD开口,同时合并中度的主动脉瓣反流;经抗心衰治疗,患者症状无好转反而加重。
)下一步的处理是()A.继续保守治疗,直至心功能好转B.尽快手术治疗C.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D.加强强心利尿处理,待心功能平稳后再手术E.介入封堵VSDF.介入封堵动脉窦瘤的破裂口23、患者,男,28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直未予治疗,近2个月来逐渐出现心悸,气促,运动后更明显。
到医院就诊,体查:心率125次/分,血压140/50mmHg;双肺呼吸音对称,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连续性的杂音,P2增强。
患者最后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设法夹闭窦瘤破口后再经主动脉根部直接灌注B.通过右室或肺动脉切口切除窦瘤组织,应用自体心包补片修补窦瘤及室间隔缺损C.主动脉瓣无需处理,修补VSD后其反流可逐渐缓解并消失D.需要通过主动脉切口,行主动脉瓣探查E.行主动脉瓣成形或置换手术F.室间隔缺损较小,可以予以直接缝闭24、患儿,男,3岁,因”发现心脏杂音2年”前来就诊。
查体:体温36.9℃,血压98/50mmHg,经皮氧饱和度90%。
呼吸22次/分,双肺呼吸音粗。
心率120次/分,律齐,胸骨左缘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肝肋下0.5cm。
超声心动图诊断:L-TGA,VSD(1.5cm,膜周向流入道延伸),肺动脉瓣及瓣下狭窄,三尖瓣反流(轻度),三尖瓣多根腱索骑跨于室间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