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知识点
分子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2、N2、Cl2。
离子:NaCl 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
(多种元素)氧化物H2O Cu O CO2
无机化合物酸HCl H2SO4 HNO3
碱盐NaOH
NaCl
Ca(OH)2KOH
CuSO4 Na2CO3
3、原子的结构中子(不带电荷)
a、原子原子核(正电)质子(每个质子带1 个单位正电荷)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 个单位负电荷)
b、原子核内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c、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d.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e、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f、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相对原子质量
a、定义式:x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b、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
X 原子实际质量碳12 原子实际质量
5、元素: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A、不同种元素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B、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
C、H、N
C、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区别:元素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原子既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的含义。
(3).使用领域:
元素是用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习惯上说组成),如: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水
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但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组成的”。
原子是用来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习惯上说构成),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
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
”
(4)、联系: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单元。
E、元素的分类:
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非金属具体又可分为:固态非金属、气态非金属和液态非金属
6、元素符号:
a、表示: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若第一个字母相同,第二个字母小写
b、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H:①氢元素;②表示一个氢原子
【注】:1、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 个氧原子
c、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非金属固态金属元素(除碘)的元素符号除了有以上含义外,还能表示该物质。
如:Fe:(1)铁元素(2)一个铁原子(3)铁这种物质。
7、元素周期表
a.发现:门捷列夫
b.周期:每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7 个横行);族: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
c.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d.每一族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8、核外电子的排布
A、排布特点:(1)电子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2)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
(3)电子排布时依据电子层能量的高低,由里向外能量由低到高排布;(4)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 个(只有1 层的不超过2 个)
B、原子结构示意图
(1)含义:①圆圈表示原子核②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③弧线表示电子层④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排布的电子数
(2)1~18 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结构的稳定性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一般<4 不稳定易失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非金属元素一般>4 不稳定易得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稀有气体元素8(He 为2)稳定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
9、离子的形成
a、离子:带电荷的原子和原子团叫离子;
b、离子的分类 a.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b.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
c、离子符号的表示:A n+或A n- (n=1 时省略不写)
d、离子符号的含义(以Mg2+为例):Mg2+表示镁离子或表示1 个镁离子。
注意: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值表示离子的个数。
如:2 Mg2+表示2 个镁离子。
e、原子形成离子之后:一定变:电子数一定不变:质子数可能变:电子层数
f、离子与原子的比较
区别
粒子种类粒子结构粒子电性符号表示
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性如Na、S
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正电性如Na+、Mg2+
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负电性如Cl-
联系
失电子得电子
阳离子←------ 原子 ----- →阴离子
10、物质的构成
(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硅
(2)大部分物质由分子构成:如HCl、CO2、H2O、H2、O2、N2、Cl2等。
(3)离子化合物由有离子构成。
NaCl 等离子化合物
11、三决定:a.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b.原子核(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 c. 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 d. 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程度上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但是注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 均为稳定结构)。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