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

【教育学——范春林】1.教学策略是否等同于教学方法答:不等同。

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区别:第一,对象不同,教学方法相对的是教学内容,内容不同,方法选择不同,教学模式相对的是教学形态,形态不同,模式选择不同;第二,含义不同,教学方法指实施教学的措施与手段,教学模式包含的内容更为丰富,不仅方法在模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理论假设指导思想等也包含其内;第三,表现形式不同,教学方法表现为具体操作程序和步骤,教学模式表现为范型,是某种模式的典型化;第四,产生的时间不同,教学方法古已有之,有教学活动,就有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人类对教学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形成对教学整体性的了解之后才产生的。

总之,两者不是一个相互替代的关系.,各有其存在的价值。

既要肯定教学方法在教学模式之外的作用,也要看到教学模式在深化教学认识上的意义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区别:第一,教学方法一般都有着特定的程序和步骤,与具体的学习任务相联系;而教学策略既与具体教学任务相联系,又与教学的整体进程相联系,并且常没有像教学方法那样明确的步骤。

第二,教学方法一经教师熟练掌握,就可以在教学中反复应用,并且会形成特定的习惯;而教学策略往往并不是现成就有的,要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审视,反复论证之后产生。

换句话说,教学方法具有固定化的特点,而教学策略具有灵活化的特点。

第三,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方法后会呈现出一定效率,但方法本身并没有追求最佳教学效率的价值取向;而教学策略是以追求最佳教学效率为着眼点的。

教师之所以讲求教学策略,就是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因此,它在教学中的应用才呈现出动态性和生成性。

第四,教学方法主要局限于教学过程,是对教学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的措施、手段的确定;而教学策略可以理解为教学系统的决策活动,它不仅指在教学行为中的策略,而且还包括教学准备策略、课堂管理策略、教学评价策略以及教学监控策略等。

2.教师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是什么?(四大因素)答:教师选择教学策略应依据下面几点:1.教学目标是制约教学策略制定或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2.学习者的初始状态决定着教学的起点,是制约教学策略制定或选择的基础。

3.教师自身的特点是制约教学策略制定或选择的重要条件。

4.教学环境制约有效教学策略的制定或选择。

3.“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两种不同趋向的教学策略的利弊是什么?答:“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包括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过程模式”、新的五段教学论、加涅的“联结-认知”学习理论和“九段教学法”、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等。

利:这些教学策略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节省学生探求知识的时间,有助于形成知识的系统性,有助于培养基本技能。

弊:它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活动。

为了完成认知目标,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抑制其积极性,从而丧失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学习问题,强调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设计学习任务展开的学习环境和多种自主学习策略。

利: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研究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倾听、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和冲突、建立团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

弊:忽视教师的主导或指导作用的发挥,忽视教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忽视教师指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主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

4.当今中国的大学课堂教学应如何综合利用“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两种教学策略?(根据上述教学策略依据来综合论述)教学策略的依据:1.教学目标是制约教学策略制定或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2.学习者的初始状态决定着教学的起点,是制约教学策略制定或选择的基础。

3.教师自身的特点是制约教学策略制定或选择的重要条件。

4.教学环境制约有效教学策略的制定或选择。

【职业规划——王泽兵】1、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材料分析题)2、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轨迹(提示:目光长远,整个生涯—要留有空间)步骤:确定意向,自我评价,设定目标,行动落实3、霍南德6种职业倾向类型关系(6边形)霍兰德职业倾向R:现实型(Realistic)I:研究型(Investigative)A:艺术型(Artistic)S:社会型(Social)E:企业型(Enterprise)C:传统型(Conventional)R:现实型(Realistic)(技能现实)【共同特点】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

偏好于具体任务,不善言辞,做事保守,较为谦虚。

缺乏社交能力,通常喜欢独立做事。

【性格特点】感觉迟钝、不讲究、谦逊的。

踏实稳重、诚实可靠。

【职业建议】喜欢使用工具、机器,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

要求具备机械方面才能、体力、或从事与物件、机器、工具、运动器材、植物、动物相关的职业有兴趣,并具备相应能力。

如:技术性职业(计算机硬件人员、摄影师、制图员、机械装配工),技能性职业(木匠、厨师、技工、修理工、农民、一般劳动)I:研究型(Investigative)【共同特点】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

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

考虑问题理性,做事喜欢精确,喜欢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探讨未知的领域。

【性格特点】坚持性强,有韧性,喜欢钻研。

为人好奇,独立性强。

【职业建议】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要求具备智力或分析才能,并将其用于观察、估测、衡量、形成理论、最终解决问题的工作,并具备相应的能力。

如: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电脑编程人员、医生、系统分析员。

注:工作中调研兴趣强的人做事较为坚持,有韧性,善始善终,调研兴趣弱的如<20% 通常做事容易浅尝辄止,常性也弱。

A:艺术型(Artistic)【共同特点】有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

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实际。

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个性。

善于表达,怀旧,心态较为复杂。

【性格特点】有创造性,非传统的,敏感,容易情绪化,较冲动,不服从指挥。

【职业建议】喜欢的工作要求具备艺术修养、创造力、表达能力和直觉,并将其用于语言、行为、声音、颜色和形式的审美、思索和感受,具备相应的能力。

不善于事务性工作。

如:艺术方面(演员、导演、艺术设计师、雕刻家、建筑师、摄影家、广告制作人)音乐方面(歌唱家、作曲家、乐队指挥)文学方面(小说家、诗人、剧作家)。

注:艺术兴趣高的人倾向于理想化,做事追求完美。

在平常中,艺术的测试不指做艺术工作,而是工作中的艺术,倾向于将事情做得漂亮、有美感、有情调、锦上添花,追求完美。

S:社会型(Social)【共同特点】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

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

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性格特点】为人友好、热情、善解人意、乐于助人。

【职业建议】喜欢要求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能够不断结交新的朋友,从事提供信息、启迪、帮助、培训、开发或治疗等事务,并具备相应能力。

如: 教育工作者(教师、教育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咨询人员、公关人员)E:企业型(Enterprise)【共同特点】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

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抱负。

为人务实,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利、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

【性格特点】善辩、精力旺盛、独断、乐观、自信、好交际、机敏、有支配愿望。

【职业建议】喜欢要求具备经营、管理、劝服、监督和领导才能,以实现机构、政治/社会及经济目标的工作,并具备相应的能力。

如:项目经理、销售人员,营销管理人员、政府官员、企业领导、法官、律师。

附:工作中通常要求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要有较强的企业兴趣,企业兴趣强则做事目的性强,务实,推动性也较强,若企业兴趣弱<40% 则做事的推动性较弱,速度较慢。

C:传统型(Conventional)【共同特点】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务。

喜欢关注实际和细节情况,通常较为谨慎和保守,缺乏创造性,不喜欢冒险和竞争,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性格特点】有责任心、依赖性强、高效率、稳重踏实、细致、有耐心。

【职业建议】喜欢要求注意细节、精确度、有系统有条理,具有记录、归档、据特定要求或程序组织数据和文字信息的职业,并具备相应能力。

如:秘书、办公室人员、记事员、会计、行政助理、图书馆管理员、出纳员、打字员、投资分析员。

注:常规型的人做事有耐心、细致,如果人的常规兴趣弱,若<20% 通常表现做事较为粗心,容易丢三落四,不够踏实。

相邻关系RI IR IA AI AS SA SE ES EC CE RC CR,属于相邻关系两种类型的个体间共同点较多。

相隔关系RA RE IC IS AR AE SI SC EA ER CI CS,相隔关系两种类型个体之间共同点比相邻关系较少。

相对关系RS IE AC SR EI CA,相对关系人格类型共同点少,一个人同时对处于相对关系的两种职业环境都兴趣很浓的情况较为少见。

【学术规范——李大明】1.什么叫学术创新?学术研究贵在创新。

就撰写学术论文而言,就是要求论文有新意。

凡发现和利用新资料,提供新的实验方法或计算方法,提出新观点、新视角、新结论,或者补充、修正前人陈说等,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都是一种学术创新。

2.学术论文的基本形式是什么?自觉执行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以及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一篇形式完整的论文,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称和学位、研究方向、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摘要(200字以内),关键词(2-8个),正文(10000字以内为宜),基金项目,注释和参考文献,论文完成时间和投稿日期。

投稿时应同时提供电子文档和纸质稿件。

网上投稿也应寄送纸质稿件。

3. 结合所属学科专业,谈谈如何在学术研究中自觉遵守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不少于500字)学术乃天下之公器。

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既是高校教师最重要的职业操守之一,也是保证学术研究公信、进行学术评价和学术交流的必然要求,更是防止学术失范的重要举措。

然而,当今学界依然存在公然抄袭和剽窃、大面积改写、伪造数据、引而不注、学术霸权等诸多不守学术道德与规范的行为,既败坏了学界风气,又阻碍了学术自由,其原因发人深省。

这与整个社会山寨之风盛行不无关系,同时也是部分学者乐于沽名钓誉,急于著作等身,苦于道途艰难,不甘于坐冷板凳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