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学习心得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学习心得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学习心得(郝为,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郑州分所)前言传统的法律顾问,往往以审查合同、解答咨询和代理诉讼为主。

但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依法治企已经成为放大企业家所要关注的重点,从而使得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律师提供法律顾问服务的重要工作内容。

这篇学习心得,是本律师在学习法律风险管理相关知识时形成的一个系列文案,有些内容来源于公开出版物,有些内容是笔者的理解和认识。

难免有不周或错误之处。

现整理如下,以用于交流学习。

一、什么是企业法律风险1.法律风险的概念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法律风险一词开始在我国的法律界广为流行。

理论意义上的法律风险,是由于法律问题而产生不利后果的各种可能性。

至于是否产生法律风险,以及产生何种法律风险,影响幅度如何?都是由行为主体、所处环境、主体的具体行为三大要素所决定的。

人的活动是受意识支配的,对人类意愿的实现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非常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法律。

法律关系到意愿的内容能否通过合法的途径实现,或者实现意愿的代价如何?以及已经实现的意愿是否会由于违法或其他因素而化为乌有。

因此,我们说法律是人们任何活动中都必须正视的问题。

说到法律风险,就必须首先提及法律,法律是判断是否存在法律风险的最基本的依据。

越是发达的社会就越是有发达和科学的法律体系,使得法律规范的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具体角落。

正是由于法律规范的无处不在,决定了法律风险的无处不在。

那么什么是法律风险呢:简单说,法律风险就是指人的行为与法律规范的规定存在差异,从而导致行为主体因此而承担不利后果的可能性。

这种不利后果可能是损失,也可能是利益没有达到最大化。

风险不一定就是损失,风险是指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异,差异越大则风险越大。

法律风险具有三大要素:即行为主体、所处环境、主体的具体行为。

当特定的主体在特定法律环境下实施特定的行为时,就存在违反特定法律规范的规定,或未能充分行使法律授予的权利,从而使自己承担不利的后果的可能性。

2.法律风险的特征(1)法律风险具有不可控制性在主体、环境、行为这三个法律风险的要素中,存在着许多当事人自己的主观意志所无法控制、不可避免的因素,正因如此,才导致法律风险是否发生、发生后的损失有多大等均存在不确定性。

如果所有引发法律风险发生的因素均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则风险便已经不成其为风险了。

在不可控制的因素中,有些是由于鞭长莫及的原因而无法控制,有的则是由于认识能力和知识面的限制无法准确识别法律风险,或无法选择最合适的对策,从而在事实上等同于不可控制。

对法律风险实施有效的管理,虽然可以最大限度的抑制或减少法律风险,但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法律风险,因为风险与行为有关,只要特定主体的具体行为与强制性法律规范的规定存在差异,就一定会存在法律风险。

比如在民事侵权案件中,我们可以做到不去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但永远无法防止别人侵犯自己的合法权益。

(2)法律风险具有不可预见性所谓风险,本身就是一种可能性。

即便是确凿无疑的法律风险,而且确实存在当事人所不可控制的因素,法律风险也未必爆发成为现实的损失。

也就是说,法律风险的存在并不必然带来损害后果。

比如在合同纠纷中,甲方违约,并且乙方掌握有确切的证据,从理论上看这已经是百分之百的风险。

但是,乙方可能会由于各方面原因,比如成本、超过诉讼时效等等,最终未行使自己的权利,从而导致该风险并没有产生损失。

(3)法律风险后果幅度无法确定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法律风险到底会造成多大的实际损失并不确定,只有在部分情况下的损失才是确定无疑的。

比如在合同纠纷中,损失是可以大致预测到的,因为法律只支持可以预测到的损失。

但在侵权诉讼中,则损失不大好去预测,因为侵权损失包括精神损害赔偿,而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是无法预测的。

在行政处罚案件中,由于行政处罚有最低和最高两个极限,只要处罚在这两个极限中间,就属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因此具体损失也是不好预测的。

二、法律风险的种类法律风险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一)从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进行分析,法律风险包括以下几类:1.刑事责任风险刑事法律是我国最重要的法律部门,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公民权利,甚至关系到了执政党对国家的统治。

任何违反刑事法律的人都必然要面临刑事处罚的风险。

我国刑法中现有451个罪名,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可以由单位来构成。

单位犯罪的,除对单位进行处以罚金外,其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往往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2.行政处罚风险对于企业而言,出现行政处罚风险的概率往往高于刑事处罚。

企业的经营行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因违反这些规定而受到处罚。

3.民事责任风险民事法律风险是企业最常见的法律风险,包括各类违约风险和各类侵权风险。

4.单方权益丧失风险前面的三个风险中刑事法律风险、行政法律风险和民事法律风险中,大多数情况是由于其违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还受到公权力的处罚。

或者是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规定或约定而受到其他主体的“处罚”。

但在特殊情况下企业既没有违反刑事法律、行政法律,也不存在违反民事法律和违约的情况。

仅仅是由于自身的原因造成了某些权益的全部或部分丧失,这就是单方权益丧失类的法律风险。

比如,有些企业的技术开发项目,本来可以享受政府资金扶持的,但是由于不熟悉相关法律,失去了得到政府资金扶持的机会,就属于单方权益丧失的风险。

(二)根据风险的成因的发生,法律风险又分为:1.违规风险:经营活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而生产的法律风险。

主要体现在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方面。

2.违约风险:主要指违反合同约定而产生的风险。

体现在民事责任方面。

3.侵权风险:侵权他人权利和被他人侵权两个方面。

4.怠于行使权利风险:未及时行使法定权利或约定权利而产生的风险。

如未及时申请商标注册、未在法定的诉讼时效内起诉、未依法行使合同解除权等等。

5.行为不当风险:不属于上述四种原因,但基于法律上的规定,其行为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后果而生产的法律风险。

这种分类方法和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GB/T27914-2011)的定义和分类相似。

(三)从引发法律风险的环境,可以分为两大类1.内部法律风险2.外部法律风险企业内部法律风险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企业设立法律风险2.企业合同法律风险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4.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5.企业投资融资法律风险三、建立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系统(一)法律风险管理的概念法律风险管理,是在对法律风险主体的自身目标、状况及其所处环境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围绕企业的总目标、结合企业及所处行业的特点、企业外部因素等,采取综合、系统的手段充分利用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以事前控制为主,避免或降低企业法律风险导致的不利后果的法律事务处理全过程。

(二)如何构建法律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一定要和企业的实际相适应,不能好大喜功,不且实际,要具有操作性。

在笔者看来,构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制度+流程法律风险体系的建设,就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和企业相适应的规则体系,包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各项议事规则和程序;建议行政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等。

四、法律风险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意义1.关系企业的生死先给大写介绍一级数据:欧美国家的企业平均寿命是40年,日本是30年,中国是7.3年,中国民营企业是2.3年。

全国工商联几年前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每年约有100万家民营企业破产倒闭,60%的企业将在5年内破产,85%的企业将在10年内消亡,其中一个很深刻的原因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合理和风险防控机制的严重缺失。

为什么会这样?除了经济大环境外,企业不重视对法律风险的管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一个人搞掉一个企业,巴林银行事件,是我们不能忘记的教训。

1995年2月27日,英国中央银行宣布,英国商业投资银行——巴林银行因经营失误而倒闭。

尼克·理森是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负责人,年仅28岁,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他以银行的名义认购了总价70亿美元的日本股票指数期货,并以买空的做法在日本期货市场买进了价值200亿美元的短期利率债券。

如果这几笔交易成功,理森将会从中获得巨大的收益,但阪神地震后,日本债券市场一直下跌。

据不完全统计,巴林银行因此而损失10多亿美元,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该行现有的8.6亿美元的总价值,因此巴林银行不得不宣布倒闭。

这个创建于1763年,拥有233年历史的银行于1995年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

这意味着巴林银行的彻底倒闭。

国美电器分为上市公司部分和非上市公司部分。

“国美”、“国美电器”这个商标则属于非上市公司的北京国美持有。

如果不是因为黄光裕持有该商标,也许现在的国美就和黄光裕无关了。

2.企业上市融资的需要做为一个企业,发展是离不开钱的。

而在民间融资的成本非常之高,直接向民间借贷,又极易掉进非法集资的陷阱。

上市融资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特别是新三板的扩容,更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平台。

但是,不论是在主板市场IPO,还是在新三板挂牌,合规经营、依法经营都是必备条件之一,而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就是促使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只有在一开始就立足于依法合规经营,加强法律风险管理,才能在上市时减少各种不确定性,顺利的完成上市融资工作。

五、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工作需要遵循以下八个原则:(一)审慎管理由于法律风险的特殊性,法律风险管理宜坚持审慎管理的原则。

要在尊重法律、保持诚信的前提下,开展法律风险管理活动,风险管理的策略和方法不应违反法律的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二)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目的在于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活动要充分考虑法律风险与企业战略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因素。

(三)与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相适应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企业战略管理、流程管理、绩效管理、信息管理等密切相关。

为保证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法律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和应对的活动应充分考虑企业当前整体管理水平。

(四)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法律风险发生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其识别、分析、评价和应对都不可能脱离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因此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要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等各个环节。

(五)纳入决策过程企业所有决策都要综合考虑风险,以便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内。

法律风险作为企业的重要风险范畴,要纳入企业决策过程,作为企业决策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六)纳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要与其他风险的管理活动整合,以提高风险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七)全员参与法律风险产生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法律风险管理需要企业所有员工(包括企业股东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参与并承担相关责任,其中特别包括企业专职的法律管理部门(或人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