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原理1-4复习笔记

锅炉原理1-4复习笔记

第一章基本概念1.锅炉容量:般指单机蒸发量,为单位时间内锅炉所能供应的蒸汽量,有时也用与配套汽轮发电机的出力相匹配的输出功率。

2.层燃炉:煤块在固定或移动的炉排上燃烧,在燃烧过程燃料保持层状。

3.室燃炉:燃料随空气流进入炉室呈悬浮状燃烧的炉子。

4.旋风炉:燃料和空气在高温的旋风筒内高速旋转,细小的燃料颗粒在旋风筒内悬浮燃烧,而较大的燃料颗粒被甩在筒壁液态渣膜上进行燃烧的方式称为旋风燃烧方式,用旋风燃烧方式来组织燃烧的锅炉称为旋风炉。

5.火炬-层燃炉:用空气或机械播撒把煤块和煤粒抛入炉膛然后落到炉箅上的燃烧方式的炉子。

6.自然循环炉:指依靠工质自身密度差造成的重位压差作为循环推动力的锅炉。

7.多次强制循环炉:指在循环回路中加装循环水泵作为主要的循环推动力的锅炉。

8.直流锅炉:指在循环回路中加装循环水泵作为主要的循环推动力的锅炉。

9.复合制循环炉:指在一台锅炉上既有自然循环或强制循环锅炉循环方式,又有直流锅炉循环方式的锅炉。

10.连续运行小时数:指两次检修之间运行的小时数。

11.事故率:事故率事故停用小时数总运行小时数事故停用小时数12.可用率:可用率运行总时数备用总时数统计时间总时数13.钢材使用率:指锅炉每小时产生一吨蒸汽所用钢材的吨数。

第二章基本概念1.元素分析:指锅炉每小时产生一吨蒸汽所用钢材的吨数。

2.工业分析:指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的煤样,通过分析得出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这四种成分的质量百分数的过程。

3.元素分析成分:碳、氢、氧、氮、硫、水分、灰分。

4.工业分析成分:水分、挥发分、固定碳、灰分。

5.应用基: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计算煤种全部成分的组合。

6.分析基:煤样在实验室规定的温度下自然干燥失去外部水分后,其余的成分组合便是分析基。

7.干燥基:以假想无水状态煤为基准计算煤中全部成分的组合。

8.可燃基:以假想无水、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计算煤中全部成分。

9.发热量:指单位质量的煤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全部热量。

10.折算灰分:11.折算水分:12.结渣:指燃料在炉内燃烧时,在高温的火焰中心,灰分一般处于熔化或软化状态,具有粘性,这种粘性的熔化灰粒,如果接触到受热面管子或炉墙,就会粘结于其上,这就称为结渣。

13.变形温度:指灰锥顶变圆或开始倾斜。

14.软化温度:指灰锥弯至锥底或萎缩成球形。

15.熔化温度:指锥体呈液体状态能沿平面流动。

16.重油:由裂化重油、减压重油、常压重油等按不同比例调制而成问题1.煤的元素分析成分有哪些?答:煤的元素分析成分包括:碳、氢、氧、氮、硫、灰分和水分。

2.煤的工业分析成分有哪些?答:煤的元素分析成分包括: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

3.应用基碳、固定碳和焦碳的区别是什麽?应用基碳是指煤中所含的全部的碳元素;固定碳是指煤在失去水分、挥发分和灰分后剩余的部分;焦炭是指煤在失去水分和挥发分后剩余的部分。

4.挥发分包括哪些元素?碳、氢、氧、硫、氮5.挥发性物质包括一些什麽物质?答:挥发性物质主包括:各种碳氢化合物、氢、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可燃气体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氧、二氧化碳、氮等不可燃气体。

第三章基本概念1.燃料的燃烧:燃料与氧气或空气进行的快速放热和发光的氧化反应,并以火焰的形式出现。

2.理论空气量:1kg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3.过量空气系数:实际空气量和理论空气量之比。

4.漏风系数:相对于1kg燃料而言,漏入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5.理论烟气量:当实际参加燃烧的湿空气中的干空气量等于理论空气量,且1kg 的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量称为理论烟气量。

6.实际烟气量:供给的空气量大于理论空气量,且使1kg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量。

7.燃料特性系数: ,只取决于燃料中C、H、O、N、S而与M和A无关。

8.烟气的含氧量:过量空气中包含的氧的体积。

9.理论空气焓: 在定压条件下,将1kg 燃料所需的空气量从0加热到t℃时所需要的热量。

10.理论烟气焓: 在定压条件下,将1kg 燃料所产生的烟气量从0加热到t℃时所需要的热量。

11.锅炉机组的热平衡:在稳定工况下,输入锅炉的热量应等于输出锅炉的热量,输出锅炉的热量包括被有效利用的热量和损失的热量。

12.输入热量:输入锅炉热量对应于1kg燃料输入锅炉的热量。

13.锅炉有效利用热:水和蒸汽流经各受热面时吸收的热量。

14.排烟损失:由于排烟所拥有的热量随烟气排入大气而未被利用的热损失。

15.化学未完全燃烧损失:锅炉排烟中残留的可燃气未燃烧放热而造成的热损失。

16.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灰中未燃烧或未燃尽的碳造成的热损失和使用中速磨煤机时排出石子煤的热量损失。

17.散热损失:锅炉运行时,炉墙、金属结构以及锅炉机组范围内的烟风道、汽水管道和联箱等的外表面温度会高于周围环境温度,所以锅炉会通过自然对流和辐射换热的方式向周围散热,从而形成散热损失。

18.其他损失:锅炉排出的炉渣、飞灰与沉降灰所携带的热量未被利用而引起的热损失。

19.飞灰系数:飞灰中的灰量占入炉总灰量的份额。

20.飞灰可燃物含量:飞灰中的含碳量。

21.排渣率:炉渣中的灰量占入炉总灰量的份额。

22.灰渣可燃物含量:灰渣中的含碳量。

23.保热系数:受热面吸收的热量与烟气放出热量的比值,表示在烟道中烟气放出的热量被烟道中受热面吸收的程度。

24.最佳过量空气系数:的最小值对应的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

25.燃料消耗量:单位时间内,锅炉实际消耗的燃料。

26.计算燃料消耗量:扣除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后的燃料消耗量。

27.正平衡法:直接确定输入锅炉的热量和锅炉的有效利用热,然后利用锅炉热效率定义式计算锅炉热效率的方法。

28.反平衡法:通过确定锅炉的各项热损失,计算锅炉热效率的方法。

29.锅炉热效率:锅炉的有效利用热占输入锅炉热量的百分比。

问题1.理论空气量中的物质成分有哪些?答:氮气、氧气。

2.理论烟气中的物质成分有哪些?答:氮气、二氧化碳、水份、二氧化硫。

3.什麽叫最佳过量空气系数,如何确定?答:排烟热损失和机械、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之和最小时的过量空气系数,见书P66,图3-3。

4.烟气中水分有哪些来源?答:煤中所含的水分、空气中所含的水分。

5.烟气中氧量和过量空气系数关系式?答:6.我国锅炉热平衡规定有哪些损失?答:排烟热损失、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散热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

7.输入热量包括哪些热量?答:燃料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燃料物理显热、外来热源加热空气时带入的热量。

8.燃煤锅炉的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具体包括?答:包括未燃尽的灰渣、炉排漏下的煤、烟气中携带未完全燃烧的碳粒等。

9.一般来讲,燃煤锅炉的烟气中包括哪些可燃物?答:CO、H2、C m H n10.由散热损失推导保热系数时,有什么假设?答:当锅炉没有空气预热器或空气预热器吸收的热量远小于有效利用热Q1。

11.锅炉有效利用热包括哪些部分?答:水和蒸汽流经各受热面时吸收的热量。

第四章基本概念1.煤粉细度:表示煤粉颗粒群的粗细程度。

2.煤粉的经济细度:使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制粉能耗最小的煤粉细度。

3.煤粉颗粒组成特性:用一整套筛孔尺寸大小不同的标准筛子对煤粉样进行筛分即可得到反应煤粉颗粒分布状态的特性曲线,说明了各种颗粒尺寸的煤粉占煤粉样的百分比。

4.细度系数:5.均匀性指数:6.煤的可磨性系数:磨制标准煤和试验煤到相同粒度,所消耗的能量之比。

7.最佳通风量:保证磨煤出力和煤粉细度合理的条件下,使磨煤电耗和通风电耗最小的通风量。

8.直吹式制粉系统:煤在磨煤机中磨成煤粉后直接将气粉混合物送入锅炉去燃烧的制粉系统。

9.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将煤磨制成煤粉后先储存在煤粉仓中,煤粉通过给粉机后再送入锅炉去燃烧的制粉系统。

10.粗粉分离器:将磨煤机磨制的粗细不等的煤粉进行分离,即允许磨制合格的煤粉通过分离器,不合格的煤粉被分离出来送回磨煤机重磨。

11.细粉分离器:在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中,把煤粉从气粉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设备,也称旋风分离器。

12.锁气器:防止煤粉或灰粒由某一压力范围进入另一压力范围时,发生空气窜流现象而维持煤粉颗粒顺利通流。

问题1.为什么用一个筛子可以确定煤粉的颗粒组成?答:因为磨制好的煤粉是由各种不同粒径,形状不规则的颗粒混合物组成的,其粒径是,其中的居多,故用具有标准筛孔尺寸的筛子即可筛分测定颗粒组成。

2.影响煤粉爆炸性的因素?答:水分、挥发分、煤粉温度、煤粉细度、煤粉浓度、氧气浓度。

3.煤的可磨性系数大说明煤粉好磨还是难磨?答:煤的可磨性系数大好磨。

4.什么是高速磨煤机、中速磨煤机、低速磨煤机?各举一例。

答:低速磨煤机:转动速度15-25r/min。

如钢球磨。

中速磨煤机:转动速度50-300r/min。

如MPS磨。

高速磨煤机:转动速度750-1500r/min。

如风扇磨。

5. 什麽叫风量协调,如何对好烟煤和多水分褐煤进行风量协调?答:一次风、二次风、三次风、通风量的调节。

对水分较高的褐煤,常用热风与高温炉烟混合物作干燥剂。

6.画出中间储仓式乏气送粉的制粉系统图。

答:见书P90,图4-237.画出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的制粉系统图。

答:见书P90,图4-248.画出直吹式的制粉系统图。

答:见书P87,图4-189.什麽叫正压的直吹式制粉系统?答:当磨煤机中处于正压状态时的直吹式制粉系统,称为正压的直吹式制粉系统。

10.什麽叫负压的直吹式制粉系统?当磨煤机中处于负压状态时的直吹式制粉系统,称为负压的直吹式制粉系统。

11.说明下述部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锁气器答:粗粉分离器和细粉分离器见书P95;锁气器:防止煤粉或灰粒由某一压力范围进入另一压力范围时,发生空气窜流现象而维持煤粉颗粒顺利通流。

当叶轮由传动机构驱动在机体内旋转时,上部分离器(或料斗)落下的粉粒物料便由进料口进入叶轮格室,并随着叶轮的转动而被送至卸料口排出,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能连续定量供料和卸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