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_咏柳_春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_咏柳_春日
[认识拓展]
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 乐?原因之一,是因为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 的春色;原因之二,《春日》这首诗,不仅是 一首咏春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 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 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 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 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 一新,深感快乐。正因为朱熹酷爱读书,他才 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这首暗 喻读书的诗,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咱们 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 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诗句注释]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 比作什么? (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 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枝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 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会大
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 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古诗两首
《咏柳》、《春日》
[生字学习]
咏 (yǒng) (歌咏) 绦 (tāo) (绦子) 泗 (sì) (泗水) 滨 (bīn) (海滨)
咏碧 妆 裁 剪滨 紫
细叶 光景 万紫千红
咏柳 贺知章
作者简介
• 贺知章,字季真, 唐代诗人,著名书 法家。是李白的好 朋友,年少时就以 文章出名。代表作 《采莲诗》、《回 乡偶书》、《咏柳》 传诵至今。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裁:剪
• 似:好似,好像
全文翻译
•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一样, • 千万枝柳条像那飘动的绿色丝带。 •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 • 就是那像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填空练习]
1.(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 丝绦)。 不知( 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 风似剪刀)
咏柳
碧玉妆下绿丝绦。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碧玉:绿色
的玉,这里
万条垂下绿丝绦。
用来比喻春 天嫩绿的枝
条。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 妆:打扮,
万条垂下绿丝绦。
装饰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 丝绦:用丝线编成
的带子,这里形容 随风飘舞的柳枝。
2 .《咏柳》的作者是( 贺)知,章他是 ( )代唐诗人。
3 .《咏柳》是一首咏物诗,是一首( )
言绝句七。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者简介
•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 学家、思想家、哲 学家、教育家、诗 人、闽学派的代表 人物,世称朱子, 是孔子、孟子以来 最杰出的弘扬儒学 的大师。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光景:风光景物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等闲:随意、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 识别的意思。东风: 春风。
• 小组交流:
• 推选一位代表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 诗的意思。
• 选择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 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 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随便什么地 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 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 景致。
• 小练笔:
• 在课本第七页空白处用三五句话来形 容一下你眼中的春天,比一比谁写的 春天最美。
咏:是古代一 种文学体裁,即用 诗词的形式进行描 述,在这里是歌颂 和赞美的意思。
咏柳:赞美柳树的诗歌。
小组交流
• 说说你眼中的柳树是什么样子的?
• 让我们来看看作者眼中的柳树是什 么样子的吧!
[字词理解]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 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 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诗句注释]
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 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 妆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 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 长,随风摇曳,多像绿色的丝带!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 下绿丝绦。)
[诗句注释]
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 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 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 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