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方情人节差异

中西方情人节差异

中西方情人节差异【篇一:中国七夕节与西方情人节的对比分析】中国七夕节与西方情人节的对比分析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inese double-seventh festival and the westernvalentine’day系别: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4月14日摘要情人节和七夕节都是与爱情有关的节日,但它们最初都起源于生殖崇拜。

情人节和七夕节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不同,情人节在中国已经改变了它的性质。

本文通过情人节和七夕节的比较,分析了两者的异同。

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我们应该知道在追求爱情的同时,也应懂得更加地珍惜中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生殖崇拜情人节七夕节目录摘要 ....................................................................................................... ..................................... i 目录 ....................................................................................................... (ii)引言 ....................................................................................................... (1)一.七夕和情人节的起源与习俗 (1)1.1起源 ....................................................................................................... .. (1)1.2习俗 ....................................................................................................... .. (2)二.七夕和情人节的对比 (3)2.1七夕比情人节有更多的文化底蕴 (3)2.2情人节的节日氛围远胜七夕 (3)三. 七夕节和情人节的共同特点 (4)3.1同根同源:生殖崇拜 ....................................................................................................... .. 43.2同一主题:爱 ....................................................................................................... .. (4)四.重拾七夕往日的辉煌,使之成为中国节日的主流 (4)结论 ....................................................................................................... (5)参考文献 ....................................................................................................... . (6)致谢 ....................................................................................................... (7)引言情人节是西方国家一个奇特而有趣的节日,流行于欧美及大洋洲,也为其他各州的青年男女所接受,现已成为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

在2月14日这一天,人们采用各种方式向自己的心上人表示爱慕之情,人们大都喜欢在这一天以相互赠送小礼物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少青年男女还以幽默诙谐的短信形式来表达埋在心里的爱,有的人还别出心裁在报上上刊登广告公开向自己的心上人表示爱情,青年男女常常在情人节这天举办舞会、订婚和举行婚礼。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亦称“中国的情人节”。

在我国民间历来有七夕乞巧的习俗,“乞巧”就是气球灵巧,乞巧是七夕节最具有特色的民俗活动。

因此,“七夕节”又叫“乞巧节”。

尽管各地的乞巧方式不同,但出现最早且流行最广的乞巧方式就是女子月下拿线穿针。

在七夕的月光下,妇女们眼望星空,用彩丝线竞赛穿针乞巧,大显身手,先穿完为“得巧”,迟穿完为“输巧”。

近年来,西方的情人节已悄悄渗透到我国无数年轻人的心目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一个重要节日,而我国传统的七夕节正遭受着寒流。

一.七夕和情人节的起源与习俗1.1起源中国的七夕源于中国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

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的一个节目。

我们经常会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的时候,看到牛郎星和织女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

而相传农历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天上的情人一年一度的银河会,地上的情人也甜蜜蜜去约会。

这个以牛郎和织女的真挚爱情为主线的浪漫故事。

不但具有缠绵悱恻的情调,而且充满罗曼蒂克的韵味。

因这个缘故,七夕又称儿女节、乞巧节、情人节。

中国人个性含蓄,心中情意是婉婉流出,借着节日,互诉衷情。

故事中男耕女织、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更是大家所向往和追求的。

每年一到七月初七,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牵牛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姻缘,由此形成了“七夕节”情人节的来由,众说纷纭。

比较公认的来历是,传说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claudius)。

离暴君的宫殿不远,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

修士瓦伦丁(valentine)就住在这里。

罗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在祭坛的熊熊圣火前,聆听瓦伦丁的祈祷。

这一时代,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他下令禁止人们于此时结婚,甚至连已订了婚人也马上要解除婚约。

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满怀悲愤地走向战场。

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

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

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

消息终于传到了克劳多斯的耳里。

他暴跳如雷,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将瓦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

公元270年的2月14日,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

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

为了纪念瓦伦丁,后来人们把这一天作为“情人节”。

所以英语中,情人节直译为“圣瓦伦丁节”。

1.2习俗中国七夕的活动很多,如拜织女乞巧、穿针赛巧、漂针验巧、喜珠应巧、月下结盟等。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

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节,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声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情人节有趣的习俗追溯到1837-190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当时的习俗最为独特:2月14日这一天,一对对情人,将一株生有两朵含苞待放的花的春枝移植在特制的盆内。

花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与这对情人姓名的第一个字母吻合。

几天后,如果这春枝上的双蕾含放,交相辉映。

便预示这对情人白首偕老;如果双蕾各分东西,相北吐蕊,这对情人终将劳燕双飞;如果花开得硕大、灿烂,表示以后子孙满堂,合家欢乐;倘若一花枯萎凋谢,情人中的一人有早夭之险。

现今的情人节是一个属于朋友的日子,属于家人的日子,属于情人的日子。

在西【篇二:西方情人节的差异】中西方情人节的差异引言情人节是西方国家一个奇特而有趣的节日,流行于欧美及大洋洲,也为其他各洲的青年男女所接受,现已成为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

在2月14日这一天,人们采用各种方式向自己的心上人表示爱慕之情,如送玫瑰花、卡片、巧克力等,或用诗和书信向自己的意中人表示爱慕之情。

人们大都喜欢在这一天以相互赠送小礼物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青年男女把情书或卡片精心制成花朵、奔驰的骏马、飞翔的蝴蝶等形状,送给心爱的人。

不少青年男女还以幽默诙谐的短信形式来表达埋在心底的爱,有的人还别出心裁地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公开向自己的心上人表示爱情。

青年男女常常在情人节这一天举办舞会、订婚和举行婚礼。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亦称“中国的情人节”。

在我国民间历来有七夕乞巧的习俗。

“乞巧”就是乞求灵巧,乞巧是七夕节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

因此,“七夕节”又叫“乞巧节”。

尽管各地的乞巧方式不同,但出现最早且流行最广的乞巧方式就是女子月下拿线穿针。

在《西京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俗也。

”在七夕的月光下,妇女们眼望星空,用彩丝线竞赛穿针乞巧,大显身手。

先穿完的为“得巧”,迟穿完的为“输巧”。

近年来,西方的情人节已悄悄渗透到我国无数年轻人的心目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而我国传统的七夕节正遭受着寒流。

许多人一提到情人节就眉飞色舞,而对于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却很少关注,以至于情人节在中国越来越盛行,而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则变得越来越冷清了。

同为“情人节”,它们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为何如此大相径庭?抬头仰望星空,祈祷自己能有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

早在千百年前,我国的唐诗宋词中对爱情就多有吟咏。

白居易的《长恨歌》云:“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徐凝在《七夕》中说:“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 秦观的《鹊桥仙》中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正是这些文学作品,使七夕节充满了浓郁的爱情色彩。

四结语情人节是人类古老的文化遗产,情人节所唤起的并不是对西方文化的盲从,而是对神圣情感的向往。

从表面上看,情人节对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冲击很大,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交融,这里确实有进步的一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