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方常见的植物图片

南方常见的植物图片

木兰科Michelia chapensis乐昌含笑为常绿乔木,高15~30米。

树皮灰色至深褐色。

叶薄革质,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6.5~16厘米,宽3.5~7厘米,有光泽。

3~4月开花,花淡黄色,具芳香。

聚合果长圆形或卵圆形,8~9月果熟。

种子卵形或长圆状卵形木兰科Michelia macclurei火力楠树干通过直圆满。

小枝具环状托叶痕。

叶倒卵形或椭圆形,厚革质。

树冠圆伞形,花白色,繁密,芳香,3-4月。

聚合果长3~5厘米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及酸性土耐寒、抗旱,抗亏染,忌积水,速生。

造林地宜选含腐殖质较多,湿润,肥沃的阴坡、半阴坡下部或山谷。

木兰科Michelia figo含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分枝多而紧密组成圆形树冠,树皮和叶上均密被褐色绒毛。

单叶互生,叶椭圆形,绿色,光亮,厚革质,全缘。

花单生叶腋,花形小,呈圆形,花瓣6枚,肉质淡黄色,边缘常带紫晕,花香袭人,有香蕉气味,花常不开全,有如含笑之美人,花期3-4月。

果卵圆形,9月果熟。

白兰花木兰科Michelia alba树皮灰白,幼枝常绿,叶片长圆,单叶互生,青绿色,革质有光泽,长椭圆形。

其花蕾好像毛笔的笔头,瓣有8枚,白如皑雪,生于叶腋之间。

花白色或略带黄色,花瓣肥厚,长披针形,有浓香,花期长,6-10月开花不断。

如冬季温度适宜,会有花持续不断开放,只是香气不如夏花浓郁。

喜光照充足、暖热湿润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不耐阴,也怕高温和强光,宜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最忌烟气、台风和积水。

华南地区在适温条件下长年开放不绝。

0 夜百合木兰科Magnolia coco 在广东、广西、香港等地极为常见。

常绿灌木,高2-4米,全株无毛;树皮灰色,平滑。

叶革质,椭圆形、狭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7-18厘米,宽3-6.5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狭楔形,全缘,稍反卷,两面有光泽;叶柄长5-10毫米;托叶痕达叶柄顶端。

花单生于枝顶,圆形,直径3-4厘米,夜间极香;花梗粗壮,下弯,长1.5-2.5厘米;花被片9,外轮3片灰绿色,长约2厘米,其余白色,长约3厘米;雄蕊多,白色;心皮少数,密生小乳突体。

聚合果长约3厘米;蓇葖近木质。

喜高温高湿环境,不耐寒,喜光耐半阴,适宜生于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中.木兰科magnolia grandiflora 由于开花很大,形似荷花,固又称“荷花玉兰”。

1 广玉兰常绿大乔木,高20-30m。

树皮淡褐色或灰色,呈薄鳞片状开裂。

枝与芽有铁锈色细毛。

叶长椭圆形,互生;背面有褐色短柔毛;叶革质,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有锈色细毛,侧脉8-9对。

花芳香,白色,呈杯状,直径15-20cm,开时形如荷花;花梗精壮具茸毛;倒卵形,厚肉质;雄蕊多数,花丝扁平,紫色,花药向内,药隔伸出成短尖头;雌蕊群椭圆形,密被长绒毛,花柱呈卷曲状。

聚合果圆柱状长圆形或卵形,密被褐色或灰黄色绒毛,果先端具长喙。

种子椭圆形或卵形,侧扁,花期5-6月,果期10月。

楝科Swietenia mahagoni2 桃花心木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具短小叶柄,3~6对对生,斜卵形,先端渐锐,基部歪形,开黄绿色花,圆锥花序,花瓣有五瓣,腋生;蒴果深褐色卵形木质化,拳头大,种子深褐色有翅。

柱头头状,浆果木质椭圆形,外具5纵棱,长8~15厘米,宽2.5~5厘米,熟时暗褐色;种子有翅,树冠壮硕,喜高温、耐旱,日照需充足。

冬季~早春有半落叶现象。

初春落叶后迅即萌换新叶,叶片翠绿盎然。

漆树科Aglaia odorata3 米仔兰喜温暖,忌严寒,喜光,忌强阳光直射,稍耐阴,宜肥沃富有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壤土。

常绿灌木。

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枚—5枚,革质有光泽。

圆锥形花序着生于新梢的叶腋,花小、黄色、芳香,盛花期在夏季。

常栽培的变种四季米兰叶小于米兰,花朵密集,可连续开花,花期较长漆树科Dracontomelon duperreranum4 人面子幼枝具条纹,被灰色绒毛。

奇数羽状复叶长30-45厘米,有小叶5-7对,叶轴和叶柄具条纹,疏披毛;小叶互生,近革质,长圆形,自下而上逐渐增大,长5-14.5厘米,宽2.5-4.5厘米, 先端渐尖,基部常偏斜,阔楔形至近圆形,全缘,两面沿中脉疏被微柔毛,叶背脉腋具灰白色髯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比叶短,长10-23厘米,疏被灰色微柔毛;花白色,核果扁球形,成熟时黄色,漆树科mangifera svlvatica5 扁桃扁桃喜光性强,根系发达,建园应在阳光较充足,土层较深的南坡,耐旱。

落叶乔木,树皮灰色,叶披针形,花粉红色,果实卵圆形,光滑,易破裂。

6 芒果漆树科Mangifera indica常绿大乔木。

叶聚生枝顶,革质,长圆形,长披针形,圆锥花序生枝顶,花小、淡黄色,花后结核果。

果大,歪卵形,成熟果黄色。

性喜温暖,不耐寒霜,喜光。

芸香科Murraya paniculata7 九里香九里香有时可长成小乔木样。

株姿优美,枝叶秀丽,花香浓郁。

嫩枝呈圆柱形,表面灰褐色,具纵皱纹。

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

先端钝,急尖或凹入,基部略偏斜,全缘;黄绿色,薄革质,上表面有透明腺点,盆栽株高1~2米,多分枝,直立向上生长。

干皮灰色或淡褐色,常有纵裂。

聚伞花序,花白色,径约4厘米,花期7~10月。

浆果近球形,肉质红色,果熟期10月至翌年2月。

8 第伦桃五桠果科Dillenia indica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区(主要:海口、三亚、琼海、高雄、台南、深圳、湛江、中山、珠海、澳门、香港、南宁、钦州北海、茂名、景洪)第伦桃别名五桠果,为五桠果科常绿乔木。

高15米,叶缘呈锯齿状,果实直径10-15厘米,圆球形。

第伦桃的盛花期在6~8月,花朵很大,直径约10公分,花瓣洁白半透明,非常诱人。

花中心有一朵白色菊花状的小花就是第伦桃的花柱头,仔细数小花的花瓣竟然有17枚之多,这在植物界非常少见。

第伦桃是热带植物,喜高温高湿,原产我国云南及东南亚,分布印度、斯里兰卡和马来半岛西部。

其树姿优美,叶色青绿,叶、花、果都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是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优美的庭园观赏树种。

蝶形花科Ormosia pinnata9 海南红豆常绿乔木或灌木植物,高3-18米,稀达25米,胸径30厘米。

原产中国海南,圆锥花序顶生,花冠淡粉红色带黄白色或白色。

果实为荚果,内有红色的种子。

喜光,对土壤要求严格,喜酸性土壤,喜肥水,抗风。

生长较为缓慢,移栽成活较难。

树冠圆球形,枝叶繁茂,绿荫效果好。

适合作行道树、园景树和庭荫树。

含羞草科Acacia richii0 台湾相思常绿乔木,高达15米,胸径在40-60厘米,树干灰色有横纹,枝灰色无剌,叶退化,叶柄呈叶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叶腋生,花期5月份。

花后结扁平荚果。

原产台湾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皆有栽培。

喜光,根深材韧,抗风力强。

根系发达,具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

萌芽力强,生长较快。

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病虫害少。

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又是防护林、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当前也用于石场复绿、山坡绿化、生态绿化等,直接用种子撒播。

含羞草科Albizia falcataria1 南洋楹为乔木,树干通直,树冠稀疏,嫩树淡绿色,微有棱。

二回羽状复叶,羽片11~20对,每羽具小叶18~20对,对生,矩圆形,穗状花序腋生,花冠淡白色.花期4~5月。

阳性树种,不耐阴,喜暖热多雨气候及肥沃湿润土壤。

幼根瘤菌,具固氮作用。

苏木科Cassia bicapsularis 又名双荚槐、金叶黄槐、金边黄槐,2 双荚决明冬季落叶小灌木或小乔木,一般高为1.5米一3米。

株矮小,分枝多,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5对,卵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小叶缘四周呈金边环绕,伞房式总状花序顶生,黄色花,花萼具有萼片5枚,倒椭圆形,先端钝,卵状椭圆形或椭圆一般均为上位花瓣较大,4月下旬开始开花至11月,荚果圆柱状,2个一组,悬挂枝顶,故名“双荚决明”,似四季豆,长约15厘米,内有两排黑褐色种子。

果实成熟后悬挂于树上且未裂开,种子成熟期9月~11月。

3 铁刀木苏木科Cassia siamea树皮深灰色,近光滑小枝粗壮,稍具棱,疏被短柔毛。

偶数羽状复叶,小叶6~11对,薄革质,长椭圆形,顶端圆钝,微凹陷而有短尖头,基部近圆形,叶背稍被脱落性的短柔毛;花为伞房状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排成圆锥状,花序轴被灰黄色短柔毛;萼片5深裂,花瓣5,黄色,雄蕊10枚,荚果条状,扁平,两端渐尖,苏木科Saraca dives4 中国无忧花高约10米,树冠较大,羽状复叶,卵形,深绿色;花朵较多,常簇生于枝顶,花形杯状,较大,长约10——12厘米,花色艳红,花瓣边缘有一圈金黄色,甚为美丽,花期冬春间,盛开时远望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焰,十分壮观。

花期4-5月。

喜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不耐寒。

要求排水良好、湿润肥沃、阳性、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

Mahonia bealei5 阔叶十大功劳常绿灌木,高达2米。

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叶长25—40厘米,宽2,5—4.5厘米;小叶7—15,厚革质,顶生小叶较大,有柄,每侧有2—8刺状锐齿,边缘反卷。

状花序直立,长5-10厘米,6—9个簇生;花黄褐色,花梗长4—6毫米。

浆果卵形,长约10毫米,直径约6毫米,暗蓝色,有白粉。

花期3—4月,果期5月。

Mahonia fortunei6 十大功劳植株从地面丛生而出,茎秆直立,分枝力弱,株高可达2m,茎秆有节而多棱。

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呈长椭圆状披针形,先端的小叶渐大,顶生的一枚最大,叶肉脆硬,革质,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正面为暗绿色,略有光泽,背面为黄绿色。

总状花序,着生在茎秆顶端的叶腋间,常3—5个花序丛生在一起而组成圆锥状花丛,小花黄色。

花期7—8月,11月下旬果实成熟。

Nandina domestica Thunb7 南天竹常绿灌木,株高约2m。

直立,少分枝。

老茎浅褐色,幼枝红色。

叶对生,小叶椭圆状披针形。

夏季开白色花,大形圆锥花序顶生。

浆果球形,熟时鲜红色,偶有黄色,种子扁圆形。

花期5~6月,果熟期十月~来年一月。

喜温暖多湿及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

较耐寒。

能耐微碱性土壤。

桑科Ficus microcarpa8 细叶榕枝干,枝条扩展,多分枝.无数纤幼成流苏状的气根,从枝条垂下後形成新树干。

树皮呈深啡色。

叶互生,单叶,呈椭圆形,叶端突然收窄至一短尖端,基部渐尖削,边全缘。

叶质光滑,质感厚而紧密,叶脉并不显著。

花单性,全年不断开花。

花细小,生于中空的无花果内壁表面。

雌花和雄花都各有三枚或更多狭窄、带紫红色的花瓣,分别将子房和雄蕊围绕。

需透过小蜂来传播花粉。

成熟的无花果外形浑圆,初时淡绿色,上有白色的斑点,其後转为粉红色、红色、紫色以至黑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