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实践报告学生姓名:同组者:学号: 12053目录一、综合实践目的 ....................................................................- 1 -二、部分电路组成以及原理分析 ...............................................- 1 -1、电机软启动基本原理 (1)2、软启动装置组成 (2)三、各电路调试过程及问题解决 .............................................. - 5 -1、调试过程及遇到问题解决 (5)2、指导书思考题解答 (8)四、测试结果及波形分析总结................................................. - 12 -1、电源以及测试脉冲输出波形 (12)2、驱动电路脉冲输出 (13)3、控制电路部分输出 (14)4、2864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触发角(选取部分角度图像) . -16-5、错相封锁波形 (25)6、带载(灯箱)的不同工作模式下相电压波形变化情况 (27)五、课程设计总结 ................................................................. - 28 -一、综合实践目的本专业综合实践的意义:本专业涉及多门学科,包括电机拖动、电力工程、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控制,多学科渗透,强弱电结合,特别是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但从前几届的毕业设计和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看,往往实际动手能力较弱,对动手能力训练不够。
包含以下训练内容:1.各部分原理分析;2.焊接、组装(控制、驱动、电源);3.各部分电路分别调试及系统联调;4.多种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电路波形测试二、部分电路组成以及原理分析1、电机软启动基本原理(1)实质:降压启动。
降压起动的目的:降低起动电流Ist。
机械特性如图1所示:如图1降压启动机械特性交流电机轻载降压运行,可以提高电机效率,避免“大马拉小车”,节约电能。
功率-效率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功率-效率关系图(2)基于晶闸管的相控调压如图3:普通晶闸管:两个普通晶闸管反并联,输入两路脉冲。
双向晶闸管:两个主电极T1、T2,一个门极G。
通常在G-T2之间加入触发脉冲,使其导通。
图3 普通晶闸管和双向晶闸管软起动过程,如图4:电机刚起动时较大。
逐渐减小,转速接近稳态时=0。
的调压可控范围:~180。
图4软启动晶闸管触发角2、软启动装置组成共包含4各部分电源板,控制板,驱动板,主电路板。
部分重要电路具体原理如下:(1)数字存储技术采用芯片AT28C64事先写入程序,低8位A8~A11选择模式,即导通角的大小;高四位A0~A7选择模式中的某一位,即扫频。
共采用16种模式,每种10秒,示意如图5:图5存储模式脉冲产生原理框图模式选择控制电路: 采用可预置同步计数器74161实现。
总启动时间160s 自动切换。
超低频时钟的产生: 多谐振荡器555 提供74161的计数脉冲,通过改变电位器阻值,改变计数脉冲周期(2)滞环电压比较器LM393(B)、74LS04作用:将工频50Hz 正弦波变换为同步的标准TTL 方波,如图6所示:图6滞环电压比较环节(3)单稳移相电路移相时间。
作用:将uab 的同步信号转换为ua 的同步信号,如图7所示:15625)C 2VR (R 44.1f 112C VR 0.7t图7单稳移相电路(4)锁相同步倍频电路作用:完成工频50Hz 的同步和256倍频。
如图8所示图8锁相倍频电路(5)错相序封锁电路原理:实验中利用u ab 与u ac 之间的相位差,分别延时后相“与”,从而判断是否错相序,实现相序控制。
当三相相序接错的时候能够自动封锁74LS244的输出,禁止系统运行,避免事故的发生。
封锁控制电路如图9,将u 4转变为74LS244控制信号;刚上电时,鉴相器需要一定的稳定时间,在尚未完全锁相同步情况下,暂时封锁输出。
相序正确:uab 比uac 超前60o ,即uab 比uac 超前3.3ms ,u4恒高。
21f f 1o 256f f 256/o 2f f相序错误:uab比uac滞后60o,即uab比uac滞后3.3ms,u4恒低。
如图9封锁控制电路(6) 晶闸管驱动电路目的:产生符合要求的门极触发脉冲,保证晶闸管在需要的时刻由阻断转为导通;隔离控制电路与主电路。
如图10所示,A,B,C驱动电路。
图10 A相,B、C相驱动电路三、各电路调试过程及问题解决1、调试过程及遇到问题解决:(1)首先调试的是电源板。
电源板由于是直接发下来的,所以不需要我们手动焊接,只需要上电测试即可。
上220V 电源后,测试+—12V和+5V输出正常,555输出脉冲很标准,稍有误差属正常现象。
但是18V交流却只输出200mv,于是检查线路,发现虚焊现象,加固后输出正常。
于是记录了下波形,电源板测试完毕。
(2)其次测试的是驱动板。
由于老师要求,三相驱动电路采用不同的驱动方式:A相:光耦MOC3052及外围电路。
B、C相:三极管9013和脉冲变压器及外围电路。
此部分未发板子,所以需要手动焊接。
我被安排负责此部分的主焊。
因为以前有焊接经验,所以我首先进行布线,原则是尽量不交叉不跳线,强、弱电隔离。
花了10分钟左右我就成功布好路线,没跳一根线。
老师发好器件后我就开始焊接了。
这一部分还有最重要的一部分----变压器自己绕制。
我和同组同学均绕了一个。
变比去2:1,匝数原副边分别为40,20。
绕完后测试了下同名端和变比,确定正确后,就焊到电路板上了。
大约一个小时吧,整块驱动板焊接完毕。
让同组同学检查了下没问题。
就开始测试了。
由于A相接光耦,刚开始由于未接上主电路板,所以输出脉冲没办法测试。
所以我们先对B、C相输出驱动脉冲进行测试。
测试用的是电源板的555测试脉冲信号,频率9khz,脉宽50us。
分别加到B,C相驱动输入上,用示波器观察输出驱动脉冲。
发现C相输出幅值 1.5V,脉宽50us很标准,但是遇到的问题是,B相有两路输出,这两路幅值 1.2V但是脉宽只有1/3,大约15us。
老师说有些小了。
于是我查阅bt151系列的晶闸管典型导通时间为2us,所以理论上应该可以。
但是为了保证可靠导通,我们还是重新增加匝数,原副边100和50。
重新焊接到驱动板。
又测试下,终于脉宽达到50us,幅值 1.2V,能够可靠驱动晶闸管了。
至此,驱动板焊接调试完毕。
(3)接下来调试的是控制板。
控制板也是老师发下来的pcb板,只是没有器件。
于是是发部分器件测试验收后进行下一步。
第一部分调试滞环电压比较器环节。
此环节主要是计算门限电压,调节VH=0V即可。
通过调节VR1电位器来调节,这部分测试比较顺利,一下子就调出VH=0V,读了VL大约5V 左右,满足要求。
第二部分调试的是74ls122移相环节。
这也是调电位器VR2是脉宽为 1.667ms,即对应30°。
也没什么问题。
第三部分是重点,是锁相倍频cd4046环节。
这一部分需要测试的东西较多,我们按照事先画好的顺序开始一一测试。
显示AIN和BIN,AIN为标准50HZ移相30°的波,反馈的BIN 也是同频同相的波形,正确。
接下来测试输出256倍频。
发现波动比较厉害,也没显示12.8khz,检查下感觉表笔接触问题,于是换了带探头的示波器表笔,测试波形就正常了。
显示频率12.8khz很标准。
而且锁相环反馈无抖动,很稳。
继续测试分频器的输出。
分别测试74ls393的八个位,分别二分频,直至256分频。
每个位都测试一遍,均正确。
中间开始有些波形测不出来,后来证实也是接触问题导致。
至此锁相倍频环节测试完毕,验收通过。
第四部分是手动测试2864不同工作模式输出驱动脉冲。
这需要注意硬件上的两个问题,1、74ls244要把使能通过跳线接地,解除封锁才行。
2、需要手动插线来设定工作模式。
在我们三个人的配和下,成功测出所有工作模式的触发角,因为是离散的所以我们记录在了一个表格里,见下面。
其实此时我们已经带载验证了下,触发角基本不变。
但是这时出现了大问题,不小心将18V交流碰到了5V电源上,电路瞬间不工作了。
这个问题整整把我们难了1天,开始不工作输出波形不对,后来换芯片发现前边输出对但是接上2864后,前面波形抖动很厉害,换了很多芯片,结果总不尽人意。
我们加班到很晚,也没找出问题。
马上崩溃了,理论上后面不会影响前面,但是事实却是这样,都想换底板了。
最后向老师求助,没底板了,老师让帮我分析下,让我们自己找原因。
看着别人在向后面进行,我们很是着急,最后我们决定更换二极管4148和电位器。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不过结果是,板子输出全部正常了,并找出了原因。
还有就一块芯片被烧了之前。
我们很是高兴。
快马加鞭很快追上了进度。
我们吃一堑长一智,不在留线头,并做好了绝缘工作。
至此,驱动电路环节测试完毕。
(4)再测试的是给定555低频脉冲周期10s,并加上74ls161后,能自动变工作模式环节首先插上NE555,还是调节电位器变换周期。
但是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上电后并未观察到有方波产生。
很是奇怪,电位器拧了很久也没方波,一直是高电平。
感觉是555坏了,更换555后还是一样的,一直是高电平。
纠结了很久,最后决定换个电位计试试。
果真换完后,将示波器时间选到 2.5s档,就出先了10s周期的方波。
这个问题成功解决。
然后拔掉手动控制工作模式的插线,接上74ls161,并解除封锁74ls244。
接好后,上电。
刚开始时,我发现工作方式并不是从一开始按顺序从0模式增加到15模式,有点乱序。
不过等待不到1min,发现工作模式突然正常了。
每隔10s灯显示加 1.从此以后,每次上电复位工作模式显示正常了。
(5)接着测试的是需要加强电Uac,错相序封锁环节(几个单稳延时测试)在测试前,首先老师让我们自己制作三相电的断路器插座。
我们三人分好工,开始如火如荼的干起来。
黄绿红对应A,B,C三相。
过了1小时后,插座盒断路器开关做好了。
我们有接了一些线头留给电路使用。
接下来就是测插头,标相序了。
我和同学插好后,用示波器接好了,表笔只接了一个地,另一个表笔的地用绝缘胶带包好。
上电,观察波形,按照事先定好的C相,观察相位关系,很快找到了Uac超前Ubc 60°。
于是测好了相序。
由于实验器材有限,大家都在争用,所以我们打算中午加加班,没人了在加强电。
到了中午,大家早早来到,开始加380V强电。
开始有点紧张,生怕会烧坏板子。
但是还是鼓起勇气上电了。
很幸运,运行正常,便开始测波形。
主要测试几个单稳延时电路的输出相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