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 项目情况 (1)1.2 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1)1.3 项目背景 (2)1.4 建设意义 (3)1.5 研究结论 (3)1.5.1 项目概况 (3)1.5.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1.5.3 结论 (6)第二章原料及产品介绍 (7)2.1 原料性质 (7)2.1.1 乙烯 (7)2.1.2 甲醇 (8)2.1.3 氧气 (9)2.2 产品性质 (11)2.2.1 乙二醇 (11)2.2.2 碳酸二甲酯 (12)第三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15)3.1 乙二醇市场分析及价格预测 (15)3.1.1 世界供需分析与预测 (15)3.1.2 国内供需分析及预测 (17)3.1.3 乙二醇价格分析与预测 (21)3.2碳酸二甲酯市场分析 (23)3.2.1 碳酸二甲酯产能分析 (23)3.2.2 碳酸二甲酯需求分析及预测 (24)3.3 国内乙二醇上游原料市场分析 (26)3.3.1 乙烯市场分析 (26)3.3.2 甲醇市场分析 (29)3.4 国内乙二醇下游产品市场分析 (33)3.4.1 聚酯产能分析 (33)3.4.2 聚酯需求分析 (34)第四章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36)4.1产业政策等符合性分析 (36)4.1.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36)4.1.2 行业准入符合性分析 (36)4.1.3 所在地或园区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 (36)4.2建设规模 (36)4.2.1 确定建设规模的依据 (37)4.2.2 多方案比选 (37)4.2.3 推荐的建设规模 (38)4.3 产品方案 (39)4.3.1 确定产品方案的依据 (39)4.3.2 推荐的产品方案 (39)4.3.3 主要产品规格 (40)第五章原料、辅助材料供应 (42)5.1 原辅料需求清单及来源 (42)5.2 原料供应 (42)5.2.1 原料品种、数量及来源 (42)5.2.2 原料规格 (43)5.3 催化剂供应 (44)5.3.1 催化剂品种、数量 (44)5.3.2 催化剂规格 (44)5.4 主要化学品供应 (44)5.4.1 主要化学品品种、数量及来源 (44)5.4.2 主要化学品技术规格 (45)5.5 公用工程供应 (45)第六章工艺技术方案 (47)6.1 工艺方案简介 (47)6.1.1 石油路线工艺 (47)6.1.2 煤化路线工艺 (50)6.2 工艺技术方案 (53)6.2.1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53)6.2.2 反应原理 (54)6.2.3 主要操作条件 (54)6.3 工艺流程详述 (56)6.3.1 乙烯氧化工段 (56)6.3.2 环氧乙烷粗提工段 (57)6.3.3 环氧乙烷精制工段 (58)6.3.4 乙二醇反应精制工段 (58)6.3.5 EO环加成工段 (59)6.3.6 EC酯交换工段 (60)6.3.7 二氧化碳脱除工段 (61)第七章自动控制 (63)7.1 自控技术方案 (63)7.2 仪表选型 (63)第八章厂址选择 (65)8.1选址原则 (65)8.2 选址地区概述 (66)8.3 选址理由 (68)8.3.1 地理位置优势 (68)8.3.2 自然条件优势 (69)8.3.3 交通运输优势 (71)8.3.4 政策优惠优势 (74)8.3.5 环境治理优势 (76)8.3.6 产业基础优势 (76)8.3.7 公用工程优势 (76)8.3.8 人力资源优势 (77)8.4 厂址最终选定 (78)第九章总图运输及土建 (79)9.1 总图运输 (79)9.1.1 总图 (79)9.1.2 运输 (82)9.2 土建 (83)9.2.1 建筑 (83)9.2.2 结构 (86)第十章储运 (88)10.1 设计依据 (88)10.2 储存系统 (88)10.2.1 储罐区设计 (88)10.2.2 储罐安全管理 (89)10.3 运输系统 (89)10.3.1 运输设计 (90)10.3.2 运输注意事项 (90)第十一章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 (92)11.1 公用工程需求 (92)11.2 给排水 (92)11.2.1 研究范围和原则 (92)11.2.2 给水 (93)11.2.3 排水 (94)11.3 供电 (95)11.3.1 研究范围 (95)11.3.2 电源情况 (95)11.3.3 负荷等级 (96)11.3.4 供配电方案 (97)11.4 通信 (97)11.4.1 研究范围及原则 (97)11.4.2 通信方案 (98)11.5 采暖、通风及空调 (99)11.5.1 研究范围和原则 (99)11.5.2 采暖、通风及空调方案 (99)11.6 氮氧站、冷冻站、空压站 (100)11.7 维修 (100)11.7.1 设计依据和原则 (100)11.7.2 维修内容 (100)第十二章节能 (102)12.1 概述 (102)12.1.1 编制依据 (102)12.1.2 节能基本原则 (102)12.2 换热网络优化方案 (103)12.3 节能效果 (103)12.4 节能措施 (104)第十三章消防 (105)13.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05)13.2 消防对象概述 (105)13.3 消防系统方案 (105)第十四章环境保护 (108)14.1 厂址与自然环境状况 (108)14.2 执行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拟采用的标准 (108)14.3 三废排放量 (109)14.5 污染及治理措施 (111)14.6 绿化 (113)14.7 环境管理机构 (113)14.8 环境保护投资 (113)第十五章职业安全卫生 (115)15.1 编制依据 (115)15.2 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影响 (115)15.2.1 有毒有害物质 (115)15.2.2 可燃可爆危险性物质 (116)15.2.3 其它 (117)15.3 安全对策措施 (117)15.4 职业安全卫生专用投资 (118)第十六章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119)16.1 企业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 (119)16.1.1 企业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的设置 (119)16.1.2 生产倒班制度及人力资源配置 (119)第十七章投资估算 (121)17.1 编制说明 (121)17.2 投资估算 (121)17.2.1 编制依据 (121)17.2.2 估算方法说明 (122)17.2.3 投资的一般构成 (122)17.2.4 建设投资估算 (122)17.2.5 流动资金 (134)17.2.6 建设期贷款利息 (134)17.2.7 项目投入总投资汇总 (135)17.3 资金筹措 (135)17.3.1 银行贷款还款方式 (135)17.3.2 资金筹措计划 (135)17.3.3 投资规模 (135)17.4 成本估算 (136)17.4.1 编制依据及成本估算方法 (136)17.4.2 外购原材料费 (136)17.4.3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 (137)17.4.4 环境保护投资 (137)17.4.5 工资及福利费 (138)17.4.6 修理费 (139)17.4.7 折旧费 (140)17.4.8 摊销费 (140)17.4.9 财务费用 (141)17.4.10 其他费用 (141)17.4.11 经营成本费用估算表 (142)17.5 销售收入及税金计算 (143)17.5.1 销售收入估算 (143)17.5.2 税金估算 (143)17.6 财务评价 (144)17.6.1 现金流量表 (144)17.6.2 损益及利润分配估算表 (146)17.6.3 赢利能力分析指标 (147)17.7 不确定性分析 (150)17.7.1 盈亏平衡点分析 (150)17.7.2 敏感性分析 (152)17.8投资估算表 (153)17.9 经济效益分析表 (155)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情况(一)项目名称: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二)建设单位及其性质:X石化XX石化分公司(国家控股企业)(三)项目建设地点:江苏省X市X化学工业园区1.2 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编制依据(1)2015年“东华科技-三井化学杯”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参赛指导书(2)《化工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2012年修订版)(3)《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4)《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2005年10月(5)《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5年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安全法》2.编制原则(1)编制过程中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可靠”的原则,对项目的市场需求、建设规划、技术方案及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各种风险等进行了充分调查和论证,真实、全面地反映项目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可供选择的建议。

(2)根据厂址条件,对项目所需水、电、蒸汽、人力、资金、原辅材料来源及质量进行测算与落实。

(3)对产品方案、技术路线、资金来源等进行多方案的比较选择,最终提出技术上先进、可靠、经济上合理、环保措施完善的推荐方案。

(4)结合当地的政策、法规,按照有关部门的编制要求,对建设项目做出客观的技术经济评价,对项目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如实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5)选用的工艺、设备、自控方案要先进、可靠、成熟、“三废”排放少,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

1.3 项目背景乙二醇(Ethylene Glycol,简称EG)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世界上生产的乙二醇大约有80%以上(我国90%以上)用于生产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一种聚酯纤维),其余用于生产防冻液、不饱和树脂、胶黏剂等多种化工产品。

从供需状况来看,目前,世界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已经过剩,而国内市场处于严重供给不足的状态。

近年来,随着我国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乙二醇的消费量不断增加。

2003年我国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只有3462.0kt,2007年增加到6582.8kt,2012年进一步增加到10977.5kt,2007~2012年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0.76%。

与此同时,虽然近几年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和产量有较大增加,但由于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产品自给率仍较低。

2003年自给率为28.00%,2007年下降到27.09%,2012年产品的自给率为27.54%。

预计2017年我国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到13000~13500kt/a,而届时生产能力只有9500kt左右,产不足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