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筑优美育人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筑优美育人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筑优美育人环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员工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价值,也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

教育是一种文化,文化是把人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康庄大道。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接受文化熏陶的历程。

因此,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精髓所在。

学校管理最重要的是对教育思想的管理。

思想的引领无论是对社会的推动还是对学校的长远持续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学校发展的立身之本。

审视当下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有感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

一、培植优雅的校园环境,让物质文化散发芳香。

墙文化:学校建设要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校园文化建设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我校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追求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构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学校文化理念系统。

近年来,学校借助标准化建设的契机,加大校园环境建设的投入,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

整个校园以珊瑚红为主色调,以白色搭配,通过自然形态的“三面墙”、“四栋楼”、“五本书”,精心点缀校园文化氛围,构成了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主题旋律。

“三面墙”分别是绿化墙、文化墙和希望墙。

立体绿化墙:绿化墙悬挂着24钵异形花盆,由同学们亲手盆栽一年四季不同的特色鲜花,四季常青,四季常开,既陶冶情操又美化校园。

这里是学生散步嬉戏,学习谈心,心旷神怡的地方。

“中华之窗”文化墙:学校围墙精取的我国各地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展示着五千年文明和中华之美,给视觉享受、让心灵震撼。

从这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祖国有多大,从这里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多美。

把爱国教育落实到身边,既美化环境又净化心灵,让学生铭记: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彰显多元培育目标的希望墙:以学校的校徽作为基本图形变形,以“阳光少年”的十个标准为关键词创作的十二幅画面,选用现代陶瓷材料进行施工,在全国是首创。

第一个图案是校徽,表达的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我校的英文缩写,也隐含这大手(中学)拉小手(小学)的寓意,由此演变而来的十个图案是我校主题教育:“阳光少年”的十个维度——诚信伙伴、守纪模范、爱心孝子;礼仪绅士、健康天使、劳动能手、节约标兵、智慧博士;环保卫士;快乐先锋、……最后一个是学校办学宗旨,为每一个孩子创设未来,为每一个家庭培植“希望”。

楼文化: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主阵地之一是校园的功能区。

校园的每一功能区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校园文化精神的外在反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熏陶、引导和感染师生职工情操和素质的巨大的推动力量。

“四栋楼”分别是成才楼、园丁楼、综合楼、实验楼;每栋楼都以自然形态的书型呈现我校办学理念、校训、教风和学风,与校门口的第一本书相呼应。

在每层楼的墙壁上学校都精心配备了相应的提示格言,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启迪心智。

26个教室门口的班级名片由同学们积极参以设计制作,独具匠心,各具特色,让墙壁说话,让墙壁也具有校本化教育功能。

每一层楼有“感动杨园”的宣传栏,展示的是每个年级评选出来的阳光少年,含笑的相片激励着学生要不断见贤思齐,不断奋发有为。

园丁楼内学校选用了著名教育家名言和杨园学校老师感言,悬挂在每一层办公楼,名人名言和凡人凡语交相呼应,相得益彰,提示老师在投身教育的过程中,要投入自己广博的爱。

整个校园放眼望去,从曲径通幽的走廊,到绿草茵茵的过道;从人头攒动的教学场,到清新雅致的办公楼,校园每一处墙壁上无不烙下文化的印迹,每一棵花草树木都在与师生对话,都在散发着环境怡情文化育人的芳香气息,校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整个校园成为学生德行文化教育的大课堂。

二、开展特色的校园教育,让精神文化浸润学生心灵。

(一)创设多元评价情境,让每个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中提倡多元评价,评价既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还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生生互动评价、自我评价使课堂更民主和谐。

教师欣赏性评价,给予学生以恰当的激励,有利于保护学生对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

好的教师就如同伯乐,寻千里马其最重要的方法是学会欣赏学生,用欣赏式的评价激活教学。

在各学年度的评价内容上,不仅有学业评价,还有“守纪模范”、“爱心孝子”、“诚信伙伴”、“健康天使”、“环保卫士”、“礼仪绅士”“快乐先锋”、“节约标兵”、“劳动能手”等多个维度的“阳光少年”评选,不再是单一的、片面的追求学业发展,而是着眼于学生未来成人成才的全方位发展目标,淡化教育的功利性,体现了教育的本质。

(二)开展课堂文化构建,让每个学生在追逐学习高效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承传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

有的专家也提出了“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的观点。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课堂可以被视为决定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而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渗透于师生之间,是课堂的重要养分。

离开了文化,课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的问题。

我校倡导的“导学——自学——互学——求学——固学”五步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从主演到导演,学生从观众到主角。

以课堂为中心建立学习共同体,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人人有事做”(学生的提问假设、合作探究、动手实验、交流体会等)不再是一种摆设,我们所提倡的“一个都不能少”(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位同学)也不再是一句空话。

目前,我们虽然不能完全放弃应试教育,但通过倡导合作学习、构建“团队文化”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还是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三)开展课余文化建设,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载体。

根据中小学生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创造欲的特点,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努力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尽情释放潜能,展示特长,实现自我发展。

“学校搭台”,给予必要的行为指导和物质支持;“学生唱戏”,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我校依据学生特点,成立了“校园护花队”,建立了“我与鲜花共成长”的活动基地,以认养鲜花、日常护理、成果展示等形式,让学生与花草一起成长,学会劳动、热爱自然、美化环境、关爱生命。

校园“爱鸟月”活动,通过学生给鸟笼起名,给小鸟安家,让全校师生树立“关爱生命、保护鸟类,人人有责”的思想,逐渐养成爱鸟护鸟的良好习惯。

校园“心语广播站”、“口琴队”、“国际跳棋”、“桥牌”、“现代剪纸艺术”、“健美操”等十几种校本课程的开展,建设艺术教育特色品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拓展学生文化视角和知识结构,达成用艺术文化育人的构想。

同时,我们充分利用社区资资源,拓展文化教育渠道,建立了校外活动基地,每年学生参加军训、学农、社区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集体意识,感受社会教育,体会价值主流,使文化教育延伸到社会,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网络。

三、追求人本的校园活动,让管理文化彰显和谐魅力。

学校的管理文化特别注重管理的伦理与管理的艺术,努力实施人本化的管理与刚性管理协调并进,致力于“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倡导“为了每位学生”的办学理念,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学习文化:面对新的课改要求,面对富有个性的学生群体,面对社会对教育的高期望,教师已有的静态的一桶水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必须有一泓源源流淌的清泉活水,才能适合岗位的要求,才能满足职业的需要,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

学校要培养教师“工作学习化,学习习惯化”的职业生活方式。

我校开展的学习活动有:同伴互助:开展同伴间的互助活动。

师徒结对:开展师徒结对援助工程。

学区交流:搭建校际学区交流平台。

系列学习活动实现了全面地关注、关怀人,发展、提升人。

达到人人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具有强烈的职业情感、职业期望和职业承诺。

自律文化:“自律管理”是给自己制定目标,将自己放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

通过加强自我修养,提升自身素质,然后通过设定的目标的完成来督促自律。

目标自律:我们的管理力图构建每个被管理者都能得到主动发展的人文环境,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

比如为教师群体建立属于个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档案”,记载教师个人的成长情况,捕捉教师发展轨迹,增强教师专业成长的信心。

还有特殊群体的成长档案:女职工素质达标活动、教书育人示范岗的创建、党员创先争优承诺践诺活动等,都是创设平台,引导教师自我发展,自我达标,自我实现的幸福工程。

过程自律:在学校常规管理中,淡化行政考核的刚性要求,注重对教师的自律引导。

比如教师针对高效课堂要求的教学常规自查、针对师德禁行行为自查、干部月工作业绩自查,自查的过程就是一次自我学习的过程,自查公示又是一次互学的途径,之后的评比表彰又是一次提高学习。

行为自律:文化就是要以文化人,文化不化,形同虚设;文化一化,可以改变人生。

我校围绕有效德育开展的“蝇眼看校园”视频制作,用复眼的功能记录校园真实的情景,不同风景的回望与再现,引发管理者的思考,引导教师解读看是平常的校园事件中隐含的教育功能。

激励文化:赞赏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它能使师生舒展心灵,尽展潜能。

赞赏是实现教学管理价值的催化剂,会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多重效能。

宣传激励:在具体操作中,体现管理的人情化。

开展走动式管理,开展激励性评价。

通过每天书写“值班感言”,评选“妈妈老师”,争当“和谐处室”,宣传典型,树立标杆;通过教师节全体校级干部的激情诗朗诵,颂扬优秀,激励群体;通过刊发新年寄语,送祝福,表谢意,提希望,使全体教工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观念,建立起民主、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干群关系。

以此来弘扬团结向上的正气,营造和谐进取的氛围,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营造了浓浓的家园、乐园的人文气息。

品牌激励:三三品牌:一所学校,它的正常工作肯定要做好,但是你正常工作如果做得再好,别人说这个学校确实不错,但是没有个性,没有品牌,还是不行的,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品牌是一所无形资产,会让学校知名度、美誉度、信赖度。

我校着力校本特色活动的打造,凝聚多方智慧,服务发展学校,形成了“三访”(访干部、访教师、访学生)、“三讲”(讲教师、讲课堂、讲学生)、“三联”(联家庭、联社区、联民盟)的“三三制”品牌项目,每一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每一个活动的创意与成型,发挥的是智慧,凝结的是汗水,传递的是能量,彰显的是魅力。

学校就像家,家和万事兴。

学校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精神上的愉悦、舒坦、放松比什么都重要。

一个人人都懂得宽容,人人都习惯赏识,人人都学会尊重的团队是一个价值认同、成就所在、无往而不胜的团队,也必将是业绩骄人,声誉高涨,社会认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秀团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