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奥鹏】东师2019年春季《心理学与生活》离线考核答案

【奥鹏】东师2019年春季《心理学与生活》离线考核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心理学与生活》
满分100分【奥鹏东师19年春季离线】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感觉阈限: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

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我们称之为感觉阈限。

2.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3.图式:图式是关于物体、人和情境的概念框架或知识群。

图式是对你所体验的环境结构进行综合概括的编码的“知识包”。

4..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

二、简答题(每题10分,计40分)
1.大脑两半球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解析】: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和言语有关的,像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这些活动,左半球也占优势;右半球是不需要语言参加的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像音乐,美术能力,情绪的表达和识别能力等占优势。

两侧大脑半球之间是分工合作的关系,二者各有所长,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大脑的整体功能。

有人将左脑称为理性脑,将右脑称为感性脑。

两侧大脑半球虽有明显的机能差异,但这种分工不是绝对不变的,当一侧脑受伤后,对侧脑半球常有较强的代偿作用。

从“优势半球”学说到“双势理论”是人们对脑认识的深化。

但是,有报道表明:半脑人(一侧大脑半球因病失去功能或完全切除的人)奇迹般的表现又使裂脑人的研究成果大为失色。

经过训练以后,半脑也可以指挥全身,这一事实对“双势理论”是一次挑战。

半脑人的病例也说明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