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3 带刺的朋友

23 带刺的朋友


23 带刺的朋友
二、作者说“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是因为( D )
A.刺猬偷枣速度很快。 B.刺猬会用自己身上的刺偷枣 C.刺猬偷的枣数量多。 D.刺猬偷枣很有办法,上树、摇枣、扎枣、快跑。
23 带刺的朋友
三、试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1.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 ):交代了故事的开头——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红枣。 2.第二部分( 第2~10自然段):详细讲述了刺猬偷枣的 过程。 3.第三部分( 第11、12自然段):写了刺猬溜走后,作 者对刺猬的赞叹与惊奇。
23 带刺的朋友
我们知道很多带刺的植物,如“仙人 掌”“仙人球”“荆棘”等,你知道很多 动物朋友身上也有刺吗?这节课我们就来 认识一个带刺的朋友吧。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23 带刺的朋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23 带刺的朋友
第一课时
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吧
宗介华 儿童文学作家。
代表作品:散文集《会飞的伙伴》, 小说《太阳花》《金银花》等。
互动课堂
刺猬偷的枣长什么样子呢?读读第1自 然段,说一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 红枣的?这些红枣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3 带刺的朋友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红枣,风儿 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 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枣子那么多,那 么香,又那么好看, 多诱人啊,难怪小刺 猬要去偷枣呢!
23 带刺的朋友
结构梳理
带刺的 朋友
爬树摇枣 逐个归枣 打滚扎枣 驮枣快跑
聪明 机智
23 带刺的朋友
主题概括
课文写的是一个_秋__天__的晚上,“我”在 后院的一棵_枣__树__旁看到了偷枣_刺__猬__,并对 它偷枣的本事产生了钦佩,表达了“我”对 它的_喜__爱__之__情__。
23 带刺的朋友
学认字
zǎo
先来读一读这些难读的字!
食字旁:与吃东西有关,嘴馋。 缓-纟+日=暖
chán huǎn


枣树 眼馋 缓慢 惊讶 猜测 氵+则=测
jiān huǎnɡ wù zhú zhā cōnɡ
监视 恍然大悟 逐个 扎在 聪明
蓝-艹=监 竖心旁:和心理活动有关
23 带刺的朋友
多音字
zhā
扎 刺猬把枣全部扎在它的背上了。
赞叹
23 带刺的朋友
朗读指导(课后第一题)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明快, 用词准确,要用活泼轻快的语 调读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23 带刺的朋友
再读读刺猬偷枣部分内容,想想在描 写刺猬偷枣时,穿插作者的心理活动有什 么好处。
23 带刺的朋友
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变化及心理活动穿 插在刺猬偷枣的内容里,引人入胜,让人 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我们能够感受到 作者对刺猬逐渐加深喜爱的变化。
独体字
上下 结构
半包围结构
23 带刺的朋友
加一加:果+页=颗 耳+总=聪
识字方法
字理识字:暗
会意字。表示天色深黑。
23 带刺的朋友
易写错
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字的异同。

cōnɡ
忽匆
23 带刺的朋友
再来仔细观察下面这两个字的异同。

zǎo
刺枣
刺是左右结构,右边 上面部分有钩,最后一笔 是点。
枣是上下结构,上 部没有钩,第六笔是捺。
提示:可以用上先、 再、然后等表示顺序的连 接词。
23 带刺的朋友
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它先缓慢地往树 上爬,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它 停了一会儿,再用力摇晃,树枝哗哗作响,红枣辟 里啪啦地落了一地;然后它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小 刺猬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 起;接着就地打了一个滚儿,归拢的那堆红枣,全 都扎在它的背上了;最后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 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23 带刺的朋友
故事推荐
这篇课文选自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 原文除了写刺猬偷枣,还写了小刺猬一家的很多故 事,你是不是很想看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 续去读一读。
23 带刺的朋友
最后让我们再把词语表中本课的词语进行整理 并摘抄积累吧!
摆动 如同 无数 新月 忽然 赶忙 墙根 注视 暗暗 兴许 匆匆 散落 急火火 聪明 高明
23 带刺的朋友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
想一想:我 们平时说“那个 东西”时是什么
样的感情?
不带感情,感情平淡 作者为什么称它为那个东西?
23 带刺的朋友
我们在课文中找出这句话读一读——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 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 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 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东西,正缓缓地往树上爬……
不会被发
现,高明!
( 朦胧 )的月光
环境幽静( 斑斑驳驳 )地源自在地上( 缓缓 )地往树上爬
动作很轻
23 带刺的朋友
月缓斑光缓斑朦地驳胧爬驳,看不真切,
23 带刺的朋友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 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 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行动隐秘
(诡秘)地
( 爬 )向树杈 ( 爬 )向枝条
动态美 数量多 味道香
色彩好
23 带刺的朋友
比喻
比喻
红枣
玛瑙
颜色鲜艳、晶莹剔透
23 带刺的朋友
课文哪些自然段描写了刺猬偷枣? 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读一读, 画出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 刺猬偷枣的过程。
23 带刺的朋友
课文 第2~11自然段描写了刺猬偷枣的过程。 刺猬偷枣的过程: 爬上树 用力摇晃 摔下树 爬来爬去,把枣归拢到一起, 就地打一个滚儿,把枣扎在后背上 快速逃跑。
23 带刺的朋友
这位带刺的朋友是谁呢
23 带刺的朋友
刺猬 体肥矮、爪锐利、眼小、毛
短,浑身有短而密的刺。常在夜间活 动,以昆虫和蠕虫为主要食物,偶尔 也吃植物果实,遇敌害时能将身体卷 曲成球状,将刺朝外,保护自己。
23 带刺的朋友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3 带刺的朋友
拓展延伸 关于刺猬的歇后语
➢ 狗咬刺猬——无处下口 ➢ 小鱼篓盛刺猬——难装 ➢ 蝎(xiē)子跑到刺猬上——怎么着(蜇zhē) ➢ 老刺猬下山——一骨碌
23 带刺的朋友
小刺猬捕食蜈蚣
23 带刺的朋友
课堂练习
一、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字。
kē 1.那( B )树上的葡萄像一( A )( A )紫
色的玛瑙,鲜亮诱人。
听觉描写, 衬托速度快。
落地速度快
23 带刺的朋友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 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 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 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 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 的背上了。
打滚、扎枣
速度快 归拢
23 带刺的朋友
你觉得这段话还有哪些地方读起来很有趣?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 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 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 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 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 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像给别人讲 故事一样娓娓道
来,真有趣!
23 带刺的朋友
我们也来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 高明”为开头,用上前面圈画的动词, 尝试说一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字词听写
23 带刺的朋友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刺猬偷枣的内容, 见识了刺猬偷枣的高明本事,谁来说说小 刺猬偷枣高明在哪里。
23 带刺的朋友
我觉得小刺猬选择晚上去偷枣很高明。
我觉得小刺猬摇枣的方法非常高明!
还有它动作很迅速,把红枣扎在 后背上的方法真是太高明了!
23 带刺的朋友
有的同学问我,明明是偷枣的刺猬, 为什么作者称它为“朋友”?大家读读 课文,说说除了“朋友”外,作者还称 呼过小刺猬什么。想想作者对小刺猬的 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课后第三题)
23 带刺的朋友
作者看了刺猬偷枣的过程后发出了 怎样的感叹?文中有一句话是作者直接 夸奖小刺猬的,快速找找是哪一句,勾 画出来。
23 带刺的朋友
佩服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
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 高 明~~啊~~!~~~~~~~~~~~~~~~~~~~
小刺猬,你真牛!
~~~~~~~~ 偷枣的本领大,技艺高强。
大家觉得小刺猬偷枣高明 不高明?为什么觉得它高明?
23 带刺的朋友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次认真默读 课文第2~10自然段,找出体现刺猬偷 枣本领高明的句子,并圈出描写刺猬偷 枣的动词。
23 带刺的朋友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
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
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
hū 2.( C )然,一个圆( D )( D )的东西爬
了出来,可把我吓坏了。 A.颗 B.棵 C.忽 D.乎
23 带刺的朋友
二、对于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带刺的朋友”指的是小刺猬,把它称为朋友, 可以看出作者对动物的喜爱。 B.作者对小刺猬的称呼的变化是:那个东西——小 东西——那个家伙。 C.课文写了一个小刺猬爬树、“偷”枣和驮枣逃跑 的过程。
亲昵、宠爱
在生活中,我发现称呼 “小东西”比“那个家伙” 更亲昵,有一种宠爱在里面。
23 带刺的朋友
那个东西 那个家伙
小东西
称呼变化 比较平淡,不带情感 比较亲近
格外亲近
对刺猬的情感逐步加深
称呼变化使 语言生动
23 带刺的朋友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把偷枣的小刺猬
称作“朋友”了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