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常见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与设计

第三章 常见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与设计

Zg g Zg H Zr Zg Zr H i , 1 , i Hg g H Zr H Zg Zg g Zg Zr
H rg
若Zr=200,Zg=202, iHr=101。正值说明刚轮与波形发 生器的转向相同。
二、主要参数的设计计算
1. 齿形:渐开线,齿形角为20。应用广泛。为防止啮合干 涉,采用短齿和径向变位
滑动丝杠螺母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具 有自锁功能,但摩擦阻力矩大、传动效率低(30%-40%)。 滚珠丝杠螺母机构:传动效率高(92%-98%) 、摩擦阻力矩 小;但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应用广 泛。
2. 基本传动形式
1) 螺母固定、丝杠转动并 移动:
螺母本身起着支承作用,结构简单 刚性差;消除了丝杠与轴承之间可 能产生的轴向窜动,容易获得较高 的传动精度;所占轴向尺寸较大 (丝杠行程的两倍加上螺母高度), 适用于行程较小的场合
6. 轴向间隙的调整与预紧:提高其传动刚度
预紧方式 双螺母螺纹预紧 (p.27图2.12) 双螺母齿差预紧 (p.27图2.13) 双螺母垫片预紧 (p.27图2.14) 代号 L C D 说明 结构简单,刚性好,预紧可靠,调整方 便,但不能精确定量地进行调整 调整精确方便,但结构复杂 结构简单,刚性高,预紧可靠,调整不 方便, 结构简单紧凑,但使用中不能调整,且 制造困难。
nkper ≤ 0.8 × nk
nkper---允许工作转速(r/min) nk --- 临界转速(r/min)
插管式外循环
螺母1上钻出纵向孔作为滚珠回 程滚道;滚珠的回程道口在螺 母两端的端盖上
端盖式外循环
5. 主要尺寸参数:( p.24 图2.10)
1)公称直径d0(特征尺寸):滚珠与螺纹滚道在理论接触角状态
时包络滚珠球心的圆柱直径
2) 基本导程:丝杠相对于螺母旋转2弧度时,螺母上基准点的轴
向位移。 基本导程根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精度要求确定,精度要 求较高时应选取较小的基本导程。
最简单,侧隙不能自动补偿
图1 偏心轴套式消隙结构
2、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
1,2:薄片齿轮 3,7:螺钉
4,9:凸耳
5:螺母(调节螺 钉7的长度)
6:螺母(锁紧)
8:弹簧
图2 圆柱薄片齿轮错齿调整-可调拉簧式 一个作成宽齿轮,另一个用两片薄齿轮组成。使一个薄齿轮的左齿侧和另 一个薄齿轮的右齿侧分别紧贴在宽齿轮齿槽的左、右两侧,以消除间隙 齿侧间隙可自动补偿,但结构复杂。反向时不会出现死区
在工作过程中基本保 持不变(45)。能 存储一定的润滑油以 减少摩擦;加工成本 高
滚珠与滚道表面在接触点处的公法线与过滚 珠中心的螺杆直径线间的夹角β叫接触角
滚道半径rs(或rn)与滚珠直径Dω的比值称为适应度frs=rs/Dω(或 frn=rn/Dω)。适应度对承载能力的影响较大,一般取frs(或frn)=0.25~0.55。
3) 导(行)程:丝杠相对于螺母旋转任意弧度时,螺母上基准点的
轴向位移。
4) 滚珠的工作圈数:一般取2.5~3.5。第一、第二和第三圈滚珠
分别承受轴向载荷的50%、30%和20%左右。
5) 滚珠总数N:150 6) 丝杠螺纹大径d、丝杠螺纹小径d1 7) 螺母螺纹大径D、螺母螺纹小径D1 8) 丝杠螺纹全长ls 9) 滚珠直径Db
第三章 常见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械 传动部件的选择与设计
第一节 无侧隙齿轮传动机构 第二节 谐波齿轮部件的选择与设计 第三节 滚珠螺旋传动部件的选择与设计
第四节 同步带传动部件的选择与设计
第一节 无侧隙齿轮传动机构
一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机构 1.偏心轴套调整法
通过转动偏心轴套的转角,
就可调节两啮合齿轮的中 心距,从而消除圆柱齿轮 啮合的齿侧间隙
2)按滚珠的循环方式分类:
循环方式 内循环 (滚珠始终 与丝杠表 面保持接 触) 浮动反向器式 ( p.23 图2.6) 固定反向器式 ( p.23 图2.5) 代号 特点 F 通道流畅性好,摩擦特性好;适用于 高速、高灵敏度、高刚性的精密进给 系统。 结构回路短,摩擦小,效率高,径向 尺寸小,反向器加工困难,装配调整 也不方便。
二、 斜齿轮传动机构
1.垫片调整法
垫片2使薄片斜齿轮3、4的螺旋线错
位,齿侧面相应地与宽齿轮1的左、 右侧面贴紧。垫片的厚度H与齿侧间 隙Δ的关系为
H=Δ cosβ
(β为螺旋角)
结构简单,调整较费时, 齿侧间隙不能自动补偿
图 3 斜齿薄片齿轮垫片调整
2.轴向压簧调整法
齿侧隙可以自动补偿, 但轴向尺寸较大
2) 按滚珠循环方式
结构回路短,摩擦小, 效率高,径向尺寸小, 反向器加工困难,装 配调整也不方便。
内循环-固定反向器式
在螺母1的外圆表面上铣出 螺纹凹槽,槽的两端钻出 两个与螺纹滚道相切的通 孔。档珠器引导滚珠3通过 这两个孔;套筒2盖住凹槽, 构成滚珠的循环回路 螺旋槽式外循环
弯管2的两端插入与螺纹 滚道相切的两个内孔, 用弯管2的端部引导滚珠 4进入弯管,构成滚珠回 路。压板1和螺钉将弯管 固定
谐波齿轮减速器结构
2. 特点:结构简单、传动比大、传动精度高、回程误差 小、噪声低、传动平稳、承载能力强、效率高。 3. 用途: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等机电一体化系统中
4. 传动比计算:g,r,H分别为刚轮、柔轮和波形发生 器的角速度;Zg和Zr分别为刚轮和柔轮的齿数 r H Z g H irg g H Zr
1)刚轮固定(g =0),柔轮输出:
r H Z g r Z g Zr i , 1 , iHr H H Zr H ZR r Zr Z g
H rg
若Zr=200,Zg=202, iHr=-100;负值说明柔轮与波形发生 器的转向相反
2) 柔轮固定(r =0),刚轮输出:
第三节
滚珠螺旋传动机构
一、螺旋传动机构(丝杠螺母机构)
螺旋传动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一种传动形式。它利用 丝杠与螺母的相对运动, 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其运动 关系为
Ph L 2
1. 分类:
1) 2)
式中: L——螺杆(或螺母)的位移; Ph——导程; φ ——螺杆和螺母间的相对转角。
图4 斜齿薄片齿轮轴向压簧调整
三、 锥齿轮传动机构
1. 轴向压簧调整法
图 5 锥齿轮轴向压簧调整
2. 周向弹簧调整法
受到周向圆弧槽及弹簧尺寸
限制,仅适用于读数装置而 不适用于功率驱动装置
图6 锥齿轮周向弹簧调整
第二节 谐波齿轮部件的选择与设计
一、谐波齿轮传动的传动比
组成: 波形发生器(主动 件);刚轮、 柔轮 (从动件) 工作原理:柔轮弹性变形,柔轮长轴两端的齿与刚轮齿槽完 全啮合,而柔轮短轴两端的齿与刚轮齿槽完全脱开。当主 动件转动时啮合,啮出,脱开,啮入,啮合 从动件 转动。
Z1Z 2 Z1 ( Z1 1)
5(套筒)
双螺母齿差调隙式
7. 精度等级及标注方法
1) 精度等级:

JB/T3162.2-1991: 七个等级:1,2,3,4,5,7,10。 1级最高,依次递减。 数控机床、精密机床和精密仪器等用于开环和半闭环进给 系统可选用1,2,3级;一般动力传动可选用4,5级;全 闭环系统可选用2,3,4级。
1)内循环滚珠丝杠
2)外循环滚珠丝杠
4. 结构类型: 1) 螺纹滚道法向截面形状:通过滚珠中心且垂直于滚道螺旋面的 平面和滚道表面交线的形状。
a) 单圆弧型:接触
角随轴向载荷大小 的变化而变化, =38-45 。接触角 增大时,传动效率、 轴向刚度以及承载 能力也随之增大。
b)双圆弧型:接触角

尽可能优选选用2.5, 5, 10,20, 40
3) 标注方法及示例
8. 支承方式的选择
1) 滚珠丝杠的支承,主要是约束丝杠的轴向窜动,其
次才是径向约束
由于支承方式不同,使容许轴向载荷及容许回转转速 也有所不同
2) 支承方式
固定-固定 适用于高转速、高精度。
固定-支承 适用于中等转速、高精度。
2) 丝杠转动、螺母移动: 结构紧凑(所占轴向尺寸取 决于螺母高度及行程大小), 刚度较大,因此适用于工作 行程较长的情况。需导向装 置来限制螺母的转动。
3) 差动螺旋传动
二、滚珠丝杠传动部件的结构类型
1. 组成:一种新型螺旋传动机构; 由丝杠、螺母、滚珠、反向器组成; 2.工作原理:当丝杠转动时,带动 滚珠沿螺纹滚道滚动,为防止滚珠 从滚道端面掉出,在螺母的螺旋槽 两端设有滚珠回程引导装置构成滚 珠的循环返回通道,从而形成滚珠 流动的闭合通路。 3.特点:传动效率高、摩擦阻力矩小、轴向刚度高、能够 预紧、运动平稳、传动精度高、不易磨损、可靠性高、使 用寿命长;但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不能自锁(具有传 动的可逆性,在用作升降传动机构时,需采用制动措施)。
修磨垫片2的厚度,可使两螺
母1产生相对位移,以达到消 除间隙,产生预紧力的目的
双螺母垫片调隙式
螺母1,2的两端分别只有圆柱齿轮, 二者齿数相差一个齿。内齿轮3,4与 上述的圆柱齿轮相啮合并用螺钉和定 位销固定在套筒5上 调整时先取下内齿轮3,4,当螺母1, 2相对于套筒5同一方向各转动一个齿 后固定,两个螺母之间产生相对移动 ,从而消除间隙并产生一定的预紧 力。 P Ph 下:
经验公式:
d (
Trd
Tr
)
1 3
(Trd:为经验系数,Trd=0.1-0.3(N/mm2))
三、 单级谐波齿轮减速器简介
原电子工业部 SJ2604-85<<单级谐波齿轮减速器>>标准。 10个机型43个品种;柔轮内径表示机型号。 型号标注:产品代号,规格代号,精度等级三部分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