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幼儿记忆力的6个方法及幼儿记忆的特点
辨颜色
让孩子闭上眼睛,说出你穿戴的衣帽鞋袜是什么颜色的。
如果你
也闭上眼睛说出他穿戴的衣帽鞋袜的颜色,将会引起孩子对这种游戏
的更大兴趣。
找物品
当着孩子的面把8种不同的小物品分别藏好后,再让孩子将这些
物品一一找出来。
看图说话
把15张不同内容的图片,放在桌上,叫孩子看一会儿,然后盖上。
要求孩子把所看到的图片内容尽可能准确地叙述一遍。
“飞机降落”
将一张大纸作为地图贴在墙上,纸上画出一大块地方作为“飞机潮。
再用纸做一架“飞机”,写上孩子的名字,上面按上一枚图钉。
让孩子站在离地图几步或十几步远的地方,先叫他观察一下地形,然后,蒙上眼睛,让他走近地图,并将“飞机”恰好降落在“飞机潮上。
看橱窗
这个游戏适合在带孩子外出时实行。
路过商店橱窗时,先让孩子
仔细观察一下橱窗里陈列的东西。
离开以后,要求孩子说出刚才所看
到的东西。
幼儿在记忆上显示出如下的特点:
1.记得少、忘得快。
幼儿记忆的范围和记忆保持的时间,是随着
年龄增长而扩大和延长的。
如小朋友一堂课上能学会一首儿歌或一个
故事,但如果不复习很快就忘了。
2.记忆缺乏目的性。
幼儿的记忆很难服从一个有目的的活动,他
们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他们只对形象鲜明的对象,引起兴趣的事
物或引起强烈情绪体验的事能记住。
要年幼儿童将记忆专门作为有目
的活动是困难的。
5、6岁的幼儿有意识的水平开始发展起来,如大人
委托他做某件事,他会使用重复大人说的话的简单方法,来记住这件事。
3.记忆方法呆板。
成人的记忆一般是通过对要记忆事物的理解,
找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的联系,抛弃事物非主要部分,实行意义
的识记。
而幼儿因为受知识和经验的限制,不会实行这种分析,较多
地对事物表面实行机械识记。
例如成人和幼儿同时遇到一个初次见面
的人,成人记住的是这个人的相貌特征,而幼儿记住的可能是这个人
的衣着颜色等。
但是幼儿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识记,对他们能理解的
事物也会实行一些意义识记。
4.记忆不精确。
幼儿记忆的精确性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升。
大多幼儿表现为记忆不完整、相互混淆、歪曲事实和易受暗示等方面。
例如幼儿听了一个故事,他只记住感兴趣的某个细节,而整个故事的
情节却记不住,或者把其他故事的情节也混在一起。
游戏1:从哪儿开始
讲有连续性的童话故事,每天讲到哪儿,都让他记住。
第二天开
始讲时,能够先问问他:“昨天讲到哪儿了”长期这样训练,能够有
效提升宝宝的记忆力。
游戏2:动物运动会
给每个小动物玩具编号,请宝宝记住。
然后妈妈再将号码拿起来,并把号码弄乱,再让宝宝给每个小动物把它们原来的号码贴上,训练
宝宝把号码和小动物一一对号入座。
游戏3:看图记忆
让宝宝看一张画有好几种动物的图片,限定在一定时间内看完。
一开始时间能够长些,逐渐缩短看的时间,将图片拿走后,让宝宝说
出图片上都有哪些动物。
如果他记住的不多,能够将动物分类记,如
兽类有几种,鸟有几种,鱼类各有几种,这样就能记得快些。
游戏4:打电话
和宝宝同向坐好(同时面向前)。
妈妈伸出大拇指和小指凑到耳边
模仿打电话,问宝宝:“喂,你是谁”“你家住哪里”“你爸爸叫
什么名字”“他在哪儿上班”……要求宝宝一一回答。
游戏5:看橱窗
路过商店橱窗时,先让宝宝仔细观察一下橱窗里陈列的东西。
离
开以后,要求他说出刚才所看到的东西。
你也能够观看其他的事物,
如观察文具盒里的物品,然后说出盒*有多少件东西;观察公园里的花坛,说出有几种颜色的花。
游戏6:重复手势
让宝宝认真看着你做的5个手势。
要求他在你做时不要跟着做。
等你做完后,让他按顺序重复做出来。
如果宝宝不能顺利回忆5个手势,你能够把手势数量减少到3~4个,以后再增加到5个。
游戏7:回忆姓名
和宝宝看电视或读书的时候,要求他注意记住故事中人物的名字,然后让宝宝回忆每个人的名字。
贴士:
宝宝一天中记忆力的时间是在睡觉前,这时给他讲故事或讲一些
生活常识,学习效果。
采用形象生动、有声有色、颜色鲜艳分明的东
西作为记忆材料。
用这些宝宝感兴趣的形式,让他在不知不觉中记住
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