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公选课——西方流行音乐简史

(完整版)公选课——西方流行音乐简史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西方流行音乐简史与作品赏析教案喀什大学艺术学院姜可第一讲爵士乐教学目标:学习爵士乐的起源与发展脉络,了解爵士乐的几种主要的风格流派,赏析具有代表性的爵士乐名家名作。

教学重点:爵士乐的起源、爵士乐的发展脉络、爵士乐的风格流派。

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爵士乐的几种主要的风格流派,欣赏主要代表作品。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赏析法等教学用具:教材,多媒体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一、爵士乐的起源1.爵士乐的来源——布鲁斯和拉格泰姆布鲁斯:南北战争后,黑人民间产生的一种演唱形式,与黑人的种植园歌曲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即兴——专门作曲;农村——城市音阶:自然大调音阶增加降Ⅲ级和降Ⅶ级音1 2 b3 3 4 5 6 b7 7节奏:三连音拉格泰姆:最初是一种钢琴音乐,是在黑人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欧洲音乐特点发展起来的,特点是复杂的切分。

2.爵士乐的发源地——新奥尔良爵士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南部城市新奥尔良二、早期爵士乐1.新奥尔良爵士乐杰利·莫顿2.芝加哥爵士乐与新奥尔良爵士乐的区别:⑴增加了萨克斯管(后来成为爵士乐队标配),用吉他代替班卓琴;⑵音乐更加紧张、激烈,更有驱动力,常用2/4拍代替4/4拍;⑶单独的乐器独奏更为突出,引子和尾奏应用普遍。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三、摇摆乐20世纪30年代,一种由大乐队演奏的,具有黑人音乐风格,并极具舞蹈性的爵士乐——摇摆乐,开始在纽约兴起。

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整个国家呈现经济大萧条景象,银行倒闭、工厂停工、铁路公司破产、失业工人剧增,与音乐有关的唱片业衰落,爵士音乐家录制唱片的机会锐减,这时,只有在纽约的舞厅里仍然活跃着大型伴舞乐队,而且雇佣爵士乐师,于是,很多爵士音乐家从芝加哥来到纽约,开始了30年代纽约大型爵士乐队的新时期(又称“大乐队”时期)。

艾林顿公爵四、比波普大型乐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已经衰落,主要原因在于大型乐队演奏的摇摆乐已经千篇一律、缺乏新意。

特别是有些年轻的黑人音乐家觉得,爵士乐为了取悦白人听众,已成了大众娱乐的工具,失去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和艺术表现。

于是,他们企图创新,追求一种新的风格,这种新风格就是“比博普”(Bebop),简称“博普”(Bop)比博普音乐让人听起来好像是随意的、神经质的,但是它充满了激情和紧张的动力,是演奏家精心设计、全心投入的创作,是自我陶醉的产物,它又回到了小乐队形式,通常由3至6人组成。

他们强调个人的即兴演奏,并且演奏时不用乐谱,这一点正是他们用来抗衡摇摆乐按谱演奏的一大举措。

五、冷爵士和硬波普1.冷爵士20世纪40年代末,作为对比博普的反应,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柔美的,更温馨、更舒缓放松的爵士风格,这就是所谓的“冷爵士”它主要由白人音乐家组成,并集中在美国西海岸,故又称“西海岸爵士”。

音调轻柔淡雅,音质柔和干爽,常体现出一种松弛感,演奏更舒缓平滑。

有人认为,冷爵士是为亲密爱人和浪漫风景线而准备的音乐。

至今成千上万的咖啡馆和酒吧里仍然播放着冷爵士。

迈克尔·戴维斯戴夫·布鲁贝克2.硬博普20世纪50年代,冷爵士几乎领导者整个爵士乐坛,但是并非人人都喜欢“冷”,与此相对的,60年代爵士乐的另一半江山由硬博普所统辖。

硬博普于50年代末在纽约黑人乐师中兴起,他们不满于冷爵士那种深受古典音乐影响的风格,力图复兴比博普,并强调黑人音乐原有的强劲节奏,突出激昂、热烈和持续的特征;旋律中的间歇处添以华彩、激进的古典。

六、自由爵士20世纪60年代,爵士乐创作飞速发展,创作者想尽一切办法来进行创新,他们打破了一切传统的创作规律,试图破坏结构和调性的感觉,引进意外因素。

特点:1.自由调性2.全新的节奏概念,将节拍与对称性统统打乱3.从世界各地的音乐中汲取素材4.把乐音概念扩展,使其延伸至噪音。

七、现代爵士乐1.摇滚爵士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批年轻的音乐家尝试将摇滚乐和爵士乐融合起来。

开始,他们只是在摇滚乐队中增加管乐声部来演奏间奏等,后来慢慢有了更多的发展,代表乐队“血、汗和泪”、“芝加哥”。

2.拉丁爵士拉丁音乐与爵士乐的结合早在30年代就开始了,但是拉丁爵士真正的盛行则是在60、70年代以后。

拉丁爵士的特点是在爵士乐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的打击乐器,同时也将复杂的拉丁节奏渗入到爵士乐之中。

其中以兴起于巴西的波萨诺瓦最为典型。

3。

波萨诺瓦波萨诺瓦是曼波音乐与冷爵士相融合的结果,同时也吸取了一些桑巴音乐的特点,它的音响效果不喧闹,给人的直觉像是歌手与听众聊天时的窃窃私语。

波萨诺瓦旋律性不强,而且有很多的变化音,它不像曼波那样仅注重旋律和节奏型,而是强调和声、节奏、旋律的整体效果,4.酸爵士酸爵士兴起于80年代末,它将爵士乐与嬉蹦乐(hip-hop)结合到了一起,使其更加流行化、商业化。

酸爵士经常采用嬉蹦乐的编曲模式,DJ的“刮擦”技术从中得到了大量的体现,在嬉蹦乐的乐队基础上萨克斯、小号等爵士乐中常见的乐器以音乐背景的形式作即兴演奏。

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爵士乐的个性。

第二讲乡村音乐教学目标:学习乡村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了解乡村音乐的几种主要的风格流派,赏析具有代表性的乡村音乐名家名作。

教学重点:乡村音乐的起源、乡村音乐的发展脉络、乡村音乐的风格流派。

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乡村音乐的几种主要的风格流派,欣赏主要代表作品。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赏析法等教学用具:教材,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一、乡村音乐的起源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它来源于美国南方农业地区的民间音乐,最早收到英国传统民谣的影响而发展起来。

最早的乡村音乐是传统的山区音乐,它的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带有叙述性,与城市里的伤感流行歌曲不同的是,它带有教浓的乡土气息。

山区音乐的歌词主要以家乡、失恋、流浪、宗教信仰为题材,演唱通常以独唱为主,有时也加入伴唱,伴奏乐器以提琴、班卓琴、吉他等(50年代中期以前,传统的乡村音乐乐队里没有鼓)为代表。

演出场所主要在家里、教堂和乡村集市,有时也参加地区性的巡回演出。

它与大城市的文化生活相隔离,一直处于自我封闭状态。

20世纪20年代,有些电台为了迎合农村听众的口味,开始播放山区音乐,如芝加哥的“民族谷仓舞”节目(1924)、纳什维尔的“老式大剧院”节目(1925)等,这种节目一经推出很受欢迎。

渐渐鼓励了山村音乐的乐师去电台录音,也激发了唱片公司去各地发掘人才、录制唱片。

从此,乡村音乐开始汇入美国流行音乐的主流。

吉米·罗杰斯(Jimmie Rodgers,1897-1933):融合了布鲁斯、白人山区歌谣以及民谣等多种音乐风格,被认为是乡村音乐的开创者,并冠以“乡村音乐之王”的称号。

他的歌唱从容、悠然,并且发展了一种独特的、真假声来回转换的山区民间唱法。

罗杰斯一生共录制一百一十首歌曲。

二、西部摇摆20世纪30年代,由于美国东南部经济的不景气,是的唱片销量急剧下降,乡村音乐只能通过大量的广播节目而维持它的听众。

此时出现了一种现象,原来的演唱组逐渐被个人演唱所替代。

在这种背景下,来自德克萨斯的鲍勃·韦尔斯(Bob Wills)在乡村音乐中融入了大量的西部牛仔歌曲和摇摆乐的成分,创造了一种类似“大乐队”阵容的西部摇摆(Westen Swing)风格。

1933年,鲍勃·韦尔斯将这种集合了舞蹈节奏、提琴音色、大乐队阵容、爵士唱法和架子鼓、失真吉他的新型风格成功推向了市场,从而使其获得了“西部摇摆之王”的称号。

三、蓝草音乐20世纪40年代,在肯塔基州的山区还出现了乡村音乐的另一个分支,叫蓝草音乐(Bluegrass Music)。

它在乡村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古老的玉米脱粒晚会上的班卓音乐和提琴音乐,以及南部山区的叙事歌曲等因素发展而成。

蓝草音乐的演唱一般都是多声部的,除主旋律声部外,往往还在上方用假声叠置一个和声声部,有时还在主旋律下方加上一两个低音声部。

它的伴奏乐器以班卓琴和提琴而独具特色,有时还采用曼陀铃、低音提琴等民间乐器,传统乡村音乐没有架子鼓的特点也在蓝草音乐中得到保留。

蓝草音乐的速度一般都比较快,每分钟160-30拍左右。

蓝草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受爵士乐的影响,常在乐器段落中加入比较华丽的即兴独奏。

四、纳什维尔之声20世纪50年代,纳什维尔成了乡村音乐的集中营,著名的乡村音乐家大部分都来自这里。

因此,“纳什维尔之声”(NashvilleSound)也成了乡村音乐的代名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乡村音乐虽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总的来说,它仍是一个地区性的乐种。

由于战争的缘故加速了人口移动,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了更多的接触,特别是很多南方农村青年,移居到北部和东西部城市。

于是,乡村音乐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成为有全国影响的流行音乐形式,并被正式称为乡村音乐,有时也叫做乡村和西部音乐(Country and western music)。

很多乡村音乐家对于把乡村音乐带出南部或中西部都做出了贡献,其中贡献最大的是汉克·威廉姆斯。

五、乡村音乐的叛逆时代乡村布鲁斯:即乡村音乐与布鲁斯音乐的结合。

代表人物有查理·里奇、罗伊·罗杰斯等。

流行乡村音乐:即在乡村音乐中融入较多的流行音乐成分,使其更易被人接受和喜爱。

代表人物有肯尼·罗杰斯、瑞芭·麦克英特尔等。

乡村摇滚:即乡村音乐与摇滚乐的结合。

六、乡村音乐歌手乡村音乐经过不断地发展,呈现除了远比山区音乐复杂的局面,各种风格的融合更是促进了乡村音乐的繁荣。

20世纪70年代以后,乡村音乐体现出了更加活跃的气氛,因此从风格上更是难以归类。

但是作为美国的“民族流行音乐”,它保留了山区音乐中的传统风格,如: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带有叙述性以及较浓的乡土气息;演唱中使用较多的鼻音,有时还使用滑音等各种演唱技巧;伴奏以传统的班卓琴和提琴而独具特色。

乡村音乐正是以这些鲜明的个性,使其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知名的乡村歌手有:约翰·丹佛(John Denver)肯尼·罗杰斯(Kenny Rogers)乔治·斯雀特(George Strait)等。

第三讲摇滚乐教学目标:学习摇滚的起源与发展,了解摇滚乐的几种主要的风格流派,赏析具有代表性的摇滚乐名家名作。

教学重点:摇滚乐的起源、摇滚乐的发展脉络、摇滚乐的风格流派。

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摇滚乐的几种主要的风格流派,欣赏主要代表作品。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赏析法等教学用具:教材,多媒体教学课时:6课时教学内容:一、摇滚乐的起源1.产生背景回顾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历史,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欧美发生经济危机,出现了经济大萧条;3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日本袭击珍珠港,美国拖入反法西斯战争,直到1945年战争才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