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PPT课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PPT课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
复习
--
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鸦片 战争—— 1949年新中 国成立
民主革命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 命阶段
侵略与抗争 近代化
新民主主义革 命阶段
--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合作
新 民
国民大革命时期 (1924年—1927年)
❖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 ❖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派 ❖ 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 ❖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 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 ❖ 十月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无产
阶级
--
9
基础知识
--
10
识记: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
1、时间 1919年5月4日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3、经过: •第一阶段(中心、主力军、斗争方式):
动摇: 1926.7 北伐战争消灭吴、孙
灭亡:1928底 张学良东北易帜
❖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与灭亡 (1927——1949) 建立:1927.4.18 蒋介石 前期统治:1927.4——1937.7 中期抗战:1937.7——1945.8 后期危机:1945.8——1949.4 灭亡:1949.4.23 解放军占领南京
•第二阶段(中心、主力军、斗争方式): 4、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释放被捕学生
5、结果: 初步胜利 ❖ 罢免三个卖国贼
❖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
6、意义(性质、历史地位字): A.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始。 11
理解:五四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八一三事变 1945年 投降
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
7
阶段
时间
重大事件
中国人民局部 进行抗战的抗 日民主运动发 展的阶段
1931﹒9 至
1937﹒7
一二﹒九运动 八一宣言
瓦窑堡会议 西安事变
国民政府 中共态度 态度
“攘外必先 安内”
号召“停止 内战,一致 抗日”
中
华 民 族
战略 防御
1937﹒7 至
一、五四运动
二、中共成立
三、国民革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掌握武装力量 四、武装起义 识记:知道南昌起义 1、南昌起义(时间、地点、领导人、意义) 2、秋收起义(时间、地点、领导人、教训)
识记:井冈山会师
--
18
时间 1928年4月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
16
识记
国民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的反动统治
3、失败: 四一二(蒋)、七一五政变(汪)
4、评价:
•性质:
国民大革命
群众基础广泛
•功绩: 基本上……把革命……
•失败依据: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
•失败原因
教训 必须进行武装斗争
必须保证党对军队 的领导。
❖ 1927—1936—1937 国共对峙 ❖ 1937——1946 国共第二次合作 抗日
❖ 1946——1949.4 国共内-- 战国民党失败
6
线索四:日本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日本侵华: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2年 一.二八事变 1933年 占热河 1935年 华北事变 1937年. 七七事变
工 人 运 动
京汉铁路大罢工
敌
人
力 量
失败
强
大
国民革命——建立革命统一-- 战线
14
1、国民党一大
时间: 主要内容:
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开始了国民革命运 动时期(从1924年——1927年,也称第一 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2、黄埔军校的创建 识记
时间 1924年5月
地点 广州黄埔
校长 蒋介石
意义 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
的
1938﹒10
抗
日 战
战略
争 相持
1938﹒10 至
时
1945﹒8
期
战略反攻
1945、8--9
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形成 四大会战
百团大战 远征军入缅作战 中共七大召开
日本投降--
组织正面 战场抗战
配合正面战 场抗战开辟 抗日根据地
成为抗战 的主战场
夺取果实, 准备内战
抗战到底8
线索五: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政协会议
内战爆发
3
线索一:中共探索中领导民主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 中共一大 ❖ 中共二大 ❖ 中共三大 ❖ 八七会议 ❖ 遵义会议 ❖ 瓦窑堡会议 ❖ 洛川会议 ❖ 中共七大
--
4
线索二: 反动政府的灭亡
❖ 北洋军阀政府的建立与灭亡 (1912—1928) 建立:1912.3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大
识记: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 时间: 1921年7月23日 地点: 上海→嘉兴 代表:毛泽东等13位代表 50
内容:通奋过斗第目一标个:党实纲现共产名主称义
当前任务: 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理解:中共成立 意义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的意义。
--
13
五四运动 思阶 想级 基基 础础
中共成立
--
5
线索三: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共两党关系变化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 1919——1927 北洋军阀、帝国主义与人民的矛盾 ❖ 1927——1935 国共两党的矛盾
❖ 1935——1945 中日民族矛盾
❖ 1945——1949 国共两党的矛盾
国共两党关系变化:
❖ 1924——1927. 国共第一次合作 打倒列强除军阀
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 的 生动写照
作为青年学生应该以五四爱国学生为榜 样,读书不忘天下事,永远把祖国放在心间 。把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担负起民族复 兴的大业。
--
12
五四运动
思阶
想级中
基 础
基 础
共
中共成立 一
黄埔军校 北伐
失败
主
中共: 武装起义 根据地 长征
主
土地革命时期
国民党: 政治、经济、外交、军事
义 革
(1927年—1937年)
日本: 侵华
抗日浪潮
命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阶 段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1945年)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 抗战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1949年)
重庆谈判 国统区的危机 -内- 战过程
建立和北伐战争的开-- 展奠定了基础
15
北伐的胜利进军 识记
1 北伐的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2 北伐的经过 对象 先锋 主要战场 主要战役 “铁军”
1、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 2、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
是什么原因保证 了这次北伐能胜
利进军?
3、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