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 基础知识复习题一、知识清单:1.总理会指导下设三个专门理事会有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理事会的工作。
2.常设上诉机构有7 人组成,每一任期为4 年,可以连任一次,其中的(3 人)人对有关案件的上诉进行审理。
3.下列是世界贸易组织原始成员的是(香港)。
4.WTO 成员中的( 3/4 )是发展中国家。
5.WTO 争端解决机制对每个阶段规定了(严格的时限),如果一方在时限内没有行使权利,另一方可以立即推动程序进入下一个阶段,或者程序将自动进入下一个阶段。
6.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政策审议范围(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7.世界贸易组织各项协议中唯一一个自行规定废止日期的协议是(《纺织品服装协议》)8.(正常价值)一般应是出口国家的独立客户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已支付或者应支付的价格。
9.进口方主管机构应自反倾销案件正式立案调查之日起(60 天)后,才能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
10.实施保障措施的期限一般不应超过(4 )年。
11.(俄罗斯人到中国海南旅游)属于服务贸易中的境外消费。
12.《关于空运服务的附件》规定,有关(航空交通权)的双边协定不属于《服务贸易总协定》管辖范围。
13.1999年11月15 日,中国完成了最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中美)“入世”谈判。
14.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15 )年内,在采取可比价格时,如中国企业不能明确证明该产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将找替代价格作为可比价格。
15.海关估价主要适用于实施(从价税)的商品。
16.接到磋商请求的争端方应自收到请求的(10 天)天内,对该请求做出答复。
17.世界贸易组织接到申请加入方表示接受的文件之日起第(30 )天,有关加入文件开始生效,申请加入方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
18.建立贸易政策评审机制的目的是促使(各成员方)严格遵守多边贸易协额定及其接收的诸多贸易协议的规则、义务和承诺,提高各成员方贸易政策和惯例的透明度并达成谅解。
19.当争端发生在发展中成员与发达成员之间时,如发展中成员提出请求,相应的专案组至少应有(A )人来自发展中成员方。
20.从1995年开始,发达国家成员在6 年内,发展中国家成员在(10 )年内分年度削减农产品关税。
21.反倾销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倾销产品的(进口商)。
22.反倾销调查,是从一成员方反倾销主管当局根据(国内相关产业)的申请开始的. 23.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不具有优惠的是(倾销)方面。
24.《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在原则上任何承诺在《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生效起3 年内都是(不可修改或撤回)。
25.《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是建立在(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基础上的。
26.中国正式成为WTO 成员是在(2001年12月11日)。
27.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文件的主体是(《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28.(《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是到目前为止在国家范围内第一个正式实施的有关国际投资方面的多边协定。
29.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与关贸总协定共存一年后,于(1995年1 月1 日)正式担当起全球经济贸易组织的角色。
30.(总理事会)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常设机构,负责世界贸易组织的日常会议和工作。
3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需以部长级会议上经(2/3 的多数成员)同意方可通过。
32.边境贸易是指相邻两国边境地区的居民和企业,在距离边境线两边各(15 )公里以内地带从事的贸易活动.33.《农业协议》规定对出口补贴预算开支,发达国家成员在 6 年内减少36%,发展中国家成员在10 年内减少(24 )%。
34.(最不发达国家)可以无限期使用出口补贴,并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8 年内(即至2002 年底),可使用进口替代补贴。
35.跨境提供或称跨境交付,指一个成员在其(. 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
36.《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修改或撤回某项具体承诺时,应给予相关成员方一定补偿。
补偿性调整应按(最惠国待遇)原则实施。
37.《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是发展中国家在(乌拉圭回合)中所作出的主要让步之一。
38.原产地规定最早出现在(国内法中)中,在国际贸易实践中他常常被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
39.1999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举行的第三届WTO 部长级会议取得的代表性成果有(无果而终)40.(秘书处与总干事)世界界贸易组织的日常办事机构,由部长会议任命的总干事领导,其职能是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各种机构提供秘书性工作。
41.下面不是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的基本程序的是(斡旋、调解和调停)42.《农业协议》规定(“绿箱” )措施对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生产不会产生或仅有微小的扭曲影响,成员方无须承担约束和削减义务。
43.反倾销主管当局应审查(申请书)所提供证据的准确性和充分性,已确定是否有足够的证据发起反倾销调查。
44.在确定倾销时,(被指控产品的同类产品在出口国国内市场有销售,但在出口国供消费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该产品向进口方销售的5% )可以出口国国内销售价格确定正常价值。
45.(贫困地区补贴)为不可诉补贴。
46.《服务贸易总协定》允许(区域贸易集团成员)安排背离最惠国待遇的规定。
47.《知识产权协定》有一个序言和七个部分组成,共(.73 )条。
48.(体系认证)是确认生产或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或标准。
49 •现任总干事是(帕斯卡尔拉米),他曾是欧盟前贸易委员。
50.(秘书处与总干事)世界界贸易组织的日常办事机构,由部长会议任命的总干事领导,其职能是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各种机构提供秘书性工作。
51.按照《纺织品与服装协定》规定,《多种纤维协议》分(4 )个阶段纳入一体化进程。
52.反倾销税的税额(不高于所裁定的倾销幅度)53.在表明支持或反对立案申请的企业中,国内产业的代表性资格为(支持者的集体产量占支持反对者总产量的50%,且支持者的集体产量不低于国内同类产品生产总量的25%E.)54.在服务贸易领域,世界贸易组织鼓励各成员通过相互开放(服务贸易)市场,扩大和加强公平竞争的领域和范围。
55.《服务贸易总协定》敦促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承认其他成员方服务提供者所具有的学历或其他资格。
资格要求应尽可能地以(国际公认标准)为基础。
56. 在WTO第4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WTO的法律文件,这天是(2001年11月10日)。
57. 自1995年WTO成立以来,第五次部长级会议于2003年9月10日至14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
58.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12 )年内,中国接受特殊保障条款。
59. 稳定贸易发展的表现在(按关税减让表减让关税、严格执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按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履行服务市场开放义务)60.关税减让谈判的基础为(商品基础、税率基础)61.《知识产权协定》第1 条第二款规定,成员方的义务范围即协议所指的知识产权是(版权及相关权力;商标和地理标志;工业品外观设计和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未公开的信息)。
62.为了便于成员方履行通知义务,世界贸易组织各项协议对通知的期限作出了不同的规定,其中适用于不定期通知主要是(法律、法规更新;政策、措施更新)63.《农业协议》主要从(国内支持;市场准入;出口竞争)等方面对成员作出了约束。
64.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在对“实质性改变”原则作出具体解释时,通常采用(税号改变标准;增值百分比标准;制造或加工工序标准)65.最惠国待遇原则的要点(自动性;同一性;相互性;普遍性)66.《199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要例外条款包括(对禁止数量限制的例外;保障条款;区域性贸易安排;对发展中国家成员的的特殊待遇;安全例外)67.损害的确定应依据的肯定性证据的是(调查期内被控产品相对于进口方国内生产或消费的相对数量进口增长;调查期内进口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进口方同类产品价格的上涨;进口国国内同类产品的利润实际下降;进口国国内同类产业的设备利用率潜在下降)68.《199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法律体系十分庞杂,但其核心主要由一些简单而又基本的原则所组成,主要包括(非歧视原则;以减税作为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贸易壁垒壁垒递减原则;公平竞争原则;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69.关税减让谈判的原则(互惠互利;应考虑对方的需要;对谈判情况予以保密;按照最惠国待遇原则实施)70.《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规定的专向性补贴有(企业专向性补贴;产业专向性补贴;地区专向性补贴;禁止性补贴)71.公平竞争原则是用于(货物贸易领域;服务贸易领域;知识产权领域;政府采购领域;国营贸易企业的贸易行为)。
72.关税减让谈判的原则是(互惠互利;应考虑对方的需要;对谈判情况予以保密;按照最惠国待遇原则实施)73.保障措施的实施形式(提高关税;纯粹的数量限制;关税配额)二、名词解释:1.贸易政策审议机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是指,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集体对各成员的贸易政策及其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定期进行全面审议。
2.透明度原则:成员方应公布所制定和实施的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如修改、增补或废除等),不公布的不得实施,同时还应将这些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通知世界贸易组织。
成员方所参加的有关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议,也在公布和通知之列。
3.倾销:一项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在正常贸易中出口国供其国内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
4.灰色区域措施:有关国家根据双边达成的非正式协议,实施的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符的进口限制。
因这些协议透明度很低,故被形象地称为灰色区域措施。
5.技术法规:强制性执行的有关产品特性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定。
6.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一成员方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给予任何其他国家(无论是否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优惠待遇,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其他各成员方。
7.产品主要供应利益方:通称主要供应方。
在谈判前的一段合理期限内,一个世贸组织成员如果是另一个世贸组织成员进口某项产品的前三位供应者,则该成员对这项产品享有主要的供应利益。
8.公式减让谈判:公式减让谈判是指对所有产品或所选定产品的关税,按某一议定的百分比或按某一公式削减的谈判。
9.实质损害:指对进口方国内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造成实质性的重大损害。
10.跨境交付: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另一成员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11.国民待遇:是指对其他成员方的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提供的待遇,不低于本国同类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享有的待遇。
12.公式减让谈判:是指对所有产品或所选定产品的关税,按某一议定的百分比或按某一公式削减的谈判。
13.反倾销税:在正常海关税费之外,进口方主管机构对倾销产品征收的一种附加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