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坡加固施工方案

××边坡加固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某居住小区南侧道路经现场踏勘及建设单位介绍,基础持力层为杂填土。

据调查该马路建成后开始发生不均匀沉降、马路路面开裂,马路南侧距路沿石2.6米范围内有50米长路面已发现3-5cm宽裂缝且已发现路面沉降。

2015年4月上旬因降雨原因裂缝及沉降扩大,并有继续发展之势,危及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

2、边坡加固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建筑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GB 50843-2013(7)《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3、边坡加固方案根据道路现状及建设单位要求,边坡加固目的是控制裂缝及沉降继续发展,保持现状不变,确保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

边坡加固方法很多,根据建设单位的介绍,结合我公司现场踏勘结果,本着经济节省、技术可靠、施工便利原则,我公司经慎重研究决定采用如下加固方式:1、a-b、c-d段采用打入式土钉+喷射细石混凝土护面;2、b-c段采用灌浆法加固边坡,坡面采用打入式土钉+喷射细石混凝土护面。

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总加固处理长度约125m。

其中a-b、c-d段总处理长度75m,b-c段总处理长度50m。

3.1地基加固及边坡防护设计3.1.1、1-1剖面(b-c段)边坡加固本段采用钻机成孔下入花管灌浆法。

钻孔布置:在道路南侧距路沿石0.3m,第一二排灌浆孔按横向间距1.2m,竖向间距1.5m;其余各排按间距1.5m梅花形布置灌浆孔。

钻孔直径108mm,孔深预估约2-10m(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孔深但孔深进入原始土层不小于1.0米)管长2.0-9.7m,管径42mm,花管长度1.5~8.0m,管上每隔100cm钻一环排射浆孔,每环四孔,孔径10mm,灌浆孔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封顶1.0m。

灌浆孔采用全孔一次性灌浆,必要时进行二次补浆或间歇灌浆,灌浆体直径约为1.20m,加固深度约10m。

水泥浆液水灰比0.5~0.6,灌浆压力为0.3~0.6Mpa,流量为15~20h/min,灌浆液加入水玻璃掺加剂,用量约为水泥重量的1%~2%,每个灌浆点的灌浆量控制在2~3m3。

先施工距离道路较近一侧灌浆孔,再施工内侧灌浆孔,施工时采用隔孔灌浆跳注方式分两次注完。

3.1.2、1-1剖面(b-c段)、2-2剖面(a-b、c-d段)边坡防护边坡坡度根据现状做适当修坡及灌浆后,采用打入式土钉+喷射C20细石混凝土防护边坡。

共设土钉6道,入射角10º,水平间距1.5m,垂直间距1.5m。

坡面铺设间距150×150mmφ6.5钢筋网,横向压筋18,喷射面层厚80mm,喷射混凝土标号C20。

土钉设计参数见表3.1。

表3.13.2地基加固工期考虑施工前准备及施工空间狭窄,施工不便等因素,地基加固工期为30天。

遇雨天及其它非乙方原因造成误工,工期顺延。

3.3、灌浆中事故处理3.3.1 冒浆处理在施工工艺上采取控制性措施,如:降低灌浆压力、提高浆液的浓度、限制进浆量、间歇灌浆法等,也可采用堵塞冒浆处等措施处理。

3.3.2 串浆处理加大第一次序孔间的孔距,适当延长相邻次序孔施工时间的间隔,当相临灌浆孔串孔时,可采取同时并联灌浆方法,如串浆孔正在打(或钻)孔,应停止打(或钻)孔,用止浆塞封闭孔口,待灌完浆后再恢复打(或钻)孔。

3.3.3 地面扰动可采取减少灌浆压力,加深灌浆段位置等措施处理。

3.4、建议灌浆加固期间以及加固后使用期间应对加固地段进行沉降变形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加固施工,保证加固路段及其周围的安全,并对地基加固效果进行评价。

4、施工组织设计 4.1现场组织机构现场配备管理及技术骨干,确保按本方案如期完成加固施工。

现场组织机构框图如下:4.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表1各种工器具及检测仪器表24.3劳务计划4.4、施工准备4.4.1 施工技术准备⑴收集准备本工程适用的国家及地方规范规程,收集与本工程条件类似的工程资料。

⑵组织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学习国家及地方规范规程相关条文,了解各项参数指标和有关施工强制性规定。

⑶组织项目技术人员熟悉图纸,了解工程情况和工程施工内容,理解施工图各种设计技术要求和各项指标。

⑷组织全体施工人员熟悉本工程各项操作规程,了解以往类似工程施工情况,学习以往工程施工经验。

⑸分部、分项编写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为进场正式施工做好指导性技术文件。

4.4.2 施工人员准备⑴根据工程需要制定各工序劳动用工计划,按各工序、各岗位进行用人计划统计,确定全体施工人员数量。

⑵通过公司总工办和人事部门,遵照“择优选用”的原则,选择能力强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项目部。

⑶确定各工种工人用人用工数量,确定人员名单,组织工人进行技能操作和安全培训,为随时进入施工现场做好准备。

4.4.3 施工机械准备⑴按照工程设计情况,分析本工程地质情况和施工环境,精心进行设备选型,确定工程用设备型号及数量,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设备需用计划。

⑵对工程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并预备足够数量的易损零部件。

⑶所有工程施工用机械设备在进场前进行试运转,保证机械设备状况良好。

4.4.4 工程原材料准备⑴根据统计的工程量计算原材料用量,编制原材料用量明细表。

⑵根据原材料用量明细表对原材料进行分类,确定采购计划和步骤。

⑶按采购计划对原材料生产厂家进行价格、产地、质量状况、运输距离等情况的调查,综合比较,确定采购地点和方式,订立采购合同。

⑷根据工程进度计划,针对每种原材料的采购情况,制定各种原材料供应计划。

4.4.5 施工用水、用电及交通准备⑴根据工程量和设备数量,进行水、电需用量的测算,制定用水、用电计划表。

⑵对施工现场及周围进行水、电、交通状况进行详细考查,初步确定施工用水的供应点、电力的供应计划、交通工具的选用计划。

⑶根据考查情况和水、电、交通工具的计划,组织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并对运输车辆和发电机等设备进行试运转,保证其状况良好。

⑷对进场路线进行考察,规划设备和物资进场路线和置放地点,同时施工4.5 边坡加固施工工艺4.5.1. 灌浆材料(1)采用425号普通硅酸岩水泥;(2)灌浆材料配比:水灰比0.5~0.6,加入水玻璃掺加剂,用量约为水泥重量的1%~2%;4.5.2. 灌浆加固施工流程(1)灌浆孔成孔。

(2)注入浆液。

(3)每一灌浆孔完成后,封堵灌浆孔。

(4)进行下一灌浆孔施工。

见灌浆施工工艺流程框图:灌浆施工工艺流程框图:4.5.3 灌浆范围的设计 详见灌浆平面图。

4.5.4. 灌浆压力控制施工时,若灌浆压力不足,就达不到填充的目的;若压力过高,就可能引起 边坡外侧受损或隆起。

所以,在灌浆时要严格控制浆液注入的压力,灌浆压力0.3~0.6Mpa 。

4.5. 5灌浆观测4.5.5.1. 基准点、观测点布设 基准点应布设远离灌浆处理区以外,一般布设2~3个;观测点应布设在要处理的路段端独立柱上,平均每柱布设一个观测点。

4.5.5.2. 观测精度及使用仪器设备观测使用水准仪的精度一般应小于1.0mm 。

4.5.5.3. 测量观测灌浆处理前应测出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并作为初始值,灌浆处理期间,应根据 施工进度对正处理的地段跟班观测,全部施工完毕后应全面观测一次。

4、土钉墙施工工艺土钉施工是随修坡而进行的,采用打入式土钉。

插筋后,挂网后喷砼,每一步土钉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土钉施工技术要求:成孔:采用机械和人土相结合的方法成孔。

成孔技术要求如下:a、土钉成孔孔距允许偏差±100mm;b、土钉成孔倾角允许偏差10;挂网:在挂网之前坡面先由人工削坡整理,墙面根据现有边坡随坡就坡,墙面平整度允许偏差±20mm;然后现场绑扎钢筋网,网片与网片之间重叠不少于20cm,整个坡面挂网以后再进行加强筋的焊接,加强筋和土钉拉杆端头应焊接牢固。

喷射砼:土钉墙面厚度允许偏差±10mm。

挂网后立即进行喷砼施工,要求砼强度不低于C25。

上述工作完成后,并且喷射砼和锚索内浆体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

所有面层在坡顶均做外翻宽度1.00m的压边,呈外倾状,在基坑四周坡顶以外一定宽度须采取防止地表水渗水措施。

4.6工期和质量保证措施在灌浆加固处理施工中,我们将按照“快速度、高效益、高质量、有秩序“的原则进行均衡施工,按照工期和质量要求,合理安排,精心施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如下措施:⑴为保证本工程总工期的顺利实现,项目经理部进场后根据实际情况认真编制实施性进度网络计划,并严格按照此组织施工,制订单项作业计划。

⑵每天召开生产调度例会,由项目经理负责,召集各职能部门人员和专业施工负责人检查当日完成情况,对第二天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采取对策,对物资供应和劳动力做好充分准备,对于农忙季节提前落实劳动力,保证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⑶以网络科学组织施工,提高时空利用率,推行立体、平行、交叉作业法、实现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多种工序相互穿插,紧密衔接,最大限度地缩短工期,提高工效。

⑷合理安排劳动力,执行日夜轮流作业,节假日不休息,积极关注并搜集气象资料,对天气情况提前考虑,早做安排。

⑸积极采用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施工,提高机械化程度,提高工效。

⑹各种材料保证及时充足供应,各种周转材料储备充足,各类型机械设备保养运转良好,保证施工在最优状态下进行。

⑺加强同甲方驻地代表及监理联系,对变更图纸疑问、社会因素等问题提前考虑,积极协商解决。

⑻加强结构施工与预制件安装施工的协调,从总体布置上合理安排,保证工期。

⑼按照ISO9000质量体系,进行严密的科学化、程序化管理,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杜绝工程缺陷,减少浪费,使原材料进场,材料投入使用,工序检查,质量评定和检验等环节有序无误。

⑽安全是施工生产的主题,必须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安全保证体系,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安全生产思想深入到各员工的心理,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⑾狠抓重点控制工程和关键工序,对于控制工期的工程和工序,应组织精锐队伍,增加资源投入,组织先期施工,保证工程衔接有序,接口顺畅。

⑿合理计划施工段,注意减少不同单位的交叉施工,给施工单位统筹安排施工作业,优化资源利用,组织规模生产,创造最佳的施工条件。

⒀项目经理部工程控制的主要措施。

①按总体计划工期90%的日历天数,制订各单位工程目标计划和相应措施。

②全面编制各项总工期、阶段工期和工序作业工期三级网络计划,并向所设计工期的直接、间接施工队伍分解落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