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5240)物流工程是将工程技术与物流管理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工程技术领域,是一门由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和理学等学科互相交叉的新兴学科。
该学科将结构化、定量的分析方法和管理科学与经济学的理论相结合,对各种物流与供应链系统进行优化规划与设计,以提高物流与供应链系统的运营效率和客户价值。
主要研究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流程设计与优化、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企业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等问题。
一、培养目标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物流工程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要具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物流管理国际惯例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对物流与供应链系统进行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物流管理理念与技术、物流设备开发和应用等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能够从事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企业管理以及区域物流管理的工作。
二、培养方向按照培养目标要求,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设立以下培养方向:1.供应链管理运用系统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研究供应链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的管理以及供应链之间的集成管理问题。
研究内容包括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供应链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设计、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集成化研究、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的组织和业务重组、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供应链战略联盟等。
2.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综合运用系统工程、技术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物流系统预测、物流系统优化和物流系统决策等方面的问题。
研究内容包括物流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社会物流系统规划、企业物流网络规划、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物流节点选址、物流设施与设备的规划设计等。
3.石油企业物流规划与运营管理以管理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运筹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重点研究石油石化产品(含天然气)从勘探、开采、炼油、石油化工到产品销售等整个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发生的物流活动。
研究内容包括石油企业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石油企业物流系统优化、石油企业物流系统运作的绩效评价、石油企业国际物流管理、油气储运物流管理、石油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石油企业物资仓储管理等。
4.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运用系统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相关的关系型数据库、条码技术、EDI等技术研究物流管理中的仓储管理以及仓储作业管理、运输及配载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研究内容包括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模型、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设计、开发与维护等。
5.工程物流以系统论的方法来规划和设计物流系统、管理和控制物流过程、安排和运用物流设备和技术;主要解决建设项目、救助支援、大型会展、大型迁址以及战时后勤保障等问题,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内容的物流组织活动。
研究内容包括建设物流、会展物流、搬家物流、应急物流、战时军事物流和特种物流等。
三、基本要求1.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1)基础知识。
学习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人文社科知识,具有人文精神、哲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能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程实践。
通过学习工程数学、应用统计学、运筹学、数据库等基础理论课程,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流工程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运用必要的计算软件,进行科学与工程的分析和计算。
(2)专业知识。
系统学习并掌握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技术、国际物流、物流与供应链系统仿真等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其发展趋势及所从事的物流领域的研究前沿成果。
学习和掌握与所从事物流工作密切相关的专门知识,如采购与供应管理、库存控制、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生产与服务运营管理、电子商务等(3)工具性知识。
掌握与从事物流领域相关的外语和计算机技能。
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正确撰写论文摘要;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够借助统计、仿真软件等工具进行数据分析。
2.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学术素养。
具有较好的学术研究潜力,了解物流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
具有较好的学术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从事科研的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协作精神和一定的学习与实践能力。
在工作实际中能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于社会的精神。
(2)学术道德。
物流工程硕士生应当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坚守学术诚信,杜绝篡改、假造、剽窃以及人为的选择性使用实验和观测数据的行为。
3.应具备的基本实践能力(1)获取知识的能力。
掌握知识搜索、逻辑整理和内容分类的技能;能熟练使用数据库,查阅物流工程学科相关的重要学术期刊,了解物流工程领域当前研究的前沿学术问题;掌握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获取所需知识的技能。
(2)科学研究能力。
深入了解和认识物流工程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掌握物流工程所属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提炼科学问题,并针对科学问题,提出研究思路、设计技术路线;通过清晰的语言表达和逻辑严谨的归纳总结论证科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3)工程实践能力。
具备从物流工程实践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深入实际物流企业或部门,运用结构化、定量的分析方法和管理科学与经济学的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问题展开研究,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在工作实践中能能独立从事物流企业及企业物流活动中的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城市物流、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企业运营管理、回收物流、绿色物流、应急物流等物流工程与管理工作。
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与能力。
(4)学术交流能力。
具备较好的学术交流能力,能在自己研究的物流工程领域,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
善于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阐述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
具备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项目研究报告和案例分析报告的能力。
4.学位论文基本要求(1)选题要求。
物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企事业组织或政府的生产与管理活动,具有明确的物流工程与供应链管理的实践背景,研究成果有实际应用价值;有一定的技术难度、理论深度和先进性。
学位论文须在实际案例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其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物流工程与供应链管理改善或设计项目,或其中的某个子项目。
研究的问题可是涉及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工程、逆向物流规划与管理、区域物流规划与管理、港口物流规划与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物流金融、物流成本管理、生产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创新管理、物流服务质量管理、物流运营管理,以及关于物流活动的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管理的相关内容。
(2)不同形式论文的内容要求。
论文可以是工程设计和工程研究论文。
工程设计类论文。
此类论文应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践中的物流与供应链系统规划、开发或概述问题为对象,重点解决其中的若干关键设计问题。
正文一般包括引言;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现状分析、设计方案与可行性分析;详细设计;效果评估;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必要的附录、致谢等部分。
工程研究类论文。
此类论文应以企业管理或地区经济发展管理实践中面临的物流工程与供应链管理问题为对象,重点解决其中的关键管理问题。
正文一般包括引言;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文献回顾;现状分析与提出拟解决的问题;问题解决方案研究;解决方案效果评估;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必要的附录、致谢等部分。
在论文研究的主题范围内,要有三个以上具体的设计和研究问题点;并综合运用物流工程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有翔实可靠的数据和量化计算分析的过程。
论文要求研究主题明确、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实践数据翔实、计算正确、研究方法规范、论证严谨、用词准确、格式规范、结论可靠。
(3)撰写要求。
学位论文的结构一般由封面、独创性声明及版权授权书、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必要的附录、致谢等部分组成。
摘要应体现学位论文研究的主题,突出论文的新见解,力求语言精练准确。
正文要求字数在2万字以上,一般包括: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案设计、实际调研数据获取、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理论证明推导、重要的计算、数据、图表、曲线及相关结论分析等。
文中的各级标题应简明扼要的体现所在章节的核心内容、层级分明;论文中如出现非通用性的名词术语应作相应解释;论文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必须注明引文出处、并列入参考文献。
(4)水平要求。
论文要求有一定难度和理论深度,反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要能独立完成论文的撰写;论文的工作量饱满;创造性地运用管理科学理论与工具解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论文结构合理、推理严谨、条理清楚、数据翔实、格式规范、结论可靠。
四、学制与培养方式1.学制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符合条件可2年毕业,学业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2.培养方式(1)实行导师负责制。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研究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
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和双导师制。
指导教师应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研究生入校后1个月内,根据培养目标,结合研究生兴趣特点、前置学历的专业背景,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还应结合工作实际,由导师与硕士研究生共同商议制订具体的培养计划。
包括课程选择、实践、实习、助研、助教、学术交流和学位论文等。
(2)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进校不离岗、实行半脱产和不脱产方式进行培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利用周末、节假日上课或集中授课,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培养过程的前沿学术讲座、实验课程、选题与开题报告、论文答辩等环节在校内进行;实践教学结合单位科研生产活动进行。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全脱产方式进行培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践教学结合具体工程项目进行,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时间为4~6个月。
(3)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紧密结合物流行业和石油行业的特色,教学突出案例教学,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在案例的选取中注意拓展物流工程知识的同时要关注体现石油企业物流的特点。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组织制定和监督培养计划的实施,经济管理学院具体负责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培养计划实施需要的条件和保障;为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创造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交流合作的条件、建立奖助体系,为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培养环节1.课程学习课程学习是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环节,也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应充分发挥课程学习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的综合和基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