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阳光温暖童心

让阳光温暖童心

让阳光温暖童心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185-02
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我踏入了教育工作这片热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从事教师工作已经10年了。

在三尺讲台上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用真情和爱心浇灌着一棵棵幼苗茁壮地成长。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神圣、最伟大的职业。

”是啊,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自己喜欢的工作中感受快乐,分享成功是我在平凡岗位上超越自我,走向成功的动力。

每当我看着班里的孩子,就仿佛看到了祖国的希望、社会的渴求、家长的目光……肩上的担子是那样的重大。

我热爱教育事业,更热爱班主任这个最重要、最光荣、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回想10年的班主任工作,感觉最深的是,这么多年来,我不仅是他们的班主任,更是他们的慈母、挚友、严师。

1以慈母之心去关心每名学生
“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

作为普通的人,我爱自己的孩子,作为一名教师,我爱我的学生,爱自己的孩子是我的本性,爱学生是我的本职,爱学生是我职之所在,责无旁贷。

这种爱是无私的,是深沉的,也是神圣的,它始终贯穿在我和我的学生之间。

我班有个孩子叫赵一璇,经了解,她从小就跟着奶奶在农村生活,直到六岁才回到父母身边。

从农村来到城市,眼前的一切对于她来说都是那么新奇与陌生,由于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在她眼里视父母为陌生人。

在家里总是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很少与父母交流沟通。

为此,她的父母对她也有所偏见,不太喜欢她。

记得有一次上课,她总是不时的从凳子上站起来,我问她怎么回事?她对我说:“老师,我屁股疼!”课下,我把她叫到办公室,经过询问得知,由于她和哥哥因为一点点小事而闹矛盾,遭到哥哥的打,妈妈的吵。

看到孩子后背抽打过的伤痕,我的心痛极了。

随后我通过家访及打电话的方式多次与她家长交流、沟通、做思想工作,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大有改进。

孩子的身上也不再有伤痕,偶尔也听到孩子向我讲述她与她父母之间的故事。

父母的观念虽然有所改进,但孩子的心里一时还抹不掉恐惧与害怕。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的夜晚,我接到赵一璇妈妈打来的电话,她的妈妈那天晚上九点刚下夜班,回到家发现没有孩子,急得四处找。

她妈妈说万不得已才给我打了电话。

我接到电话后,先是稳定住她妈妈的情绪,让她先报警,然后跟她说我会帮着你一同找孩子的。

我骑着车子绕着大街小巷找孩子,可找到深夜十二点还未到见孩子的身影,我和孩子的妈妈只能等公安局的消息了。

回到家里想起那个深夜未归的学生,我真的好担心!夜里不知醒过多少次,一次次祈祷那个孩子能平安无事。

第二天清晨六点我便起身继续寻找赵一璇,直到上午十点接到她妈妈的电话说找到孩子了。

这时,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原来孩子是因
为考试没考好,怕回家挨父母吵,没敢回家,在棋牌室蹲了一夜。

真是有惊无险!事后,我时常与孩子谈心,解除她心里的顾虑。

渐渐地,她变得活泼开朗了,学习也有进步了。

偶尔往我手里塞张小纸条写上几句悄悄话,冲我微微一笑跑开了。

看来,她已把我当成了她的朋友、知己,我感到一丝欣慰。

2以挚友之情增加亲和力
做教师的必须对学生的情况作深入了解,对孩子的心理变化作细致观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接触到学生情感的”点子”上,这是沟通和传递情感的渠道。

班里的每个同学性格都各不相同,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天真无邪的孩子,都非常重感情,所以针对不同的孩子,我采用不同的办法,无论什么方案,都离不开一个“情”字,以慈母般的情怀去面对他们,每个孩子在我爱心的浇灌下,茁壮的成长着。

例如:我班董泽轩同学有许多坏习惯,上课小动作多,爱说话,还欺负同学,是大家眼中的“坏孩子”,批评了几次都不管用,我想,看这样子油盐不进了,不能做小炒,我给他加把糖吧。

我就安排他事情做,比如当体委每天放学组织同学们站队、当卫生监督员、帮助值日生打水等等,每次班会课上我都会对他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这一下子,他也没时间打架了,经常找好事做,我再在班上一表扬,同学们一一羡慕,他就天天乐滋滋地像换了一个人。

如果班主任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把你当成知心朋友。

在同学们心目中,我是他们的挚友,是与他们一起成长的,我
是他们成长路中的年长伴随者。

3以严师的标准要求每名学生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

”差生”身上有闪光点有长处,对于他们点滴进步,教师要及时地予以赞扬。

这对引导”差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树立信心,培养不断进取的意志品质,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及时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所以,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就要将眼光放远,既重视整体,又重视局部;既要有一定的侧重,又要兼顾其他,不以一时成绩高低论好坏,更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其品德和心理的发展。

用欣喜的眼光、愉悦的心情去看待学生的每一个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进步,尊重他们的想法,赏识他们的优点。

我们班里有个叫秘曌明的孩子,常因懒惰而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找他谈话他会答应老师今天一定完成,但到第二天检查却拿不出作业来。

老师无论是:“哄”是“吓”,他都以不变应万变。

怎么办?不断的失败使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转化他的方法。

那天放学之前,我又找到了他,与往常不同的是,当该生表态:今天一定完成作业后,我没有到此为止,而是进一步问他:你准备怎样确保作业一定完成呢?他说:“今天一定抓紧时间做。


这方法虽毫无创意,但对他而言很实用,没想到他真能照此方法去做,我趁热打铁,对着全班同学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秘曌明能按时完成作业了,因为他有一个非常
宝贵的经验。

你们想听听他的介绍吗?”大家都说想听,于是我让该生当众做了介绍。

虽然这经验非常简单,可对他来说却有着非同的意义,也许是因为他第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经验,言语中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听完他的介绍,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听到这掌声,他脸上洋溢着笑容……我知道他体验到了完成作业的甜蜜。

放学了,我又找到了他,对他说:“以后的作业能按时完成吗?”他说:“行”,我感觉到他的语气很坚定,我相信他一定不会令我失望。

以后,他不仅端正了学习态度,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业做得非常认真、整齐。

我也再没有因为不做作业而找过他。

这事过去了,但对我的启示是很深的。

它告诉我,对于那些尝够了失败的苦涩滋味的后进生来说,如果能让他们提前品尝到成功的甜蜜,那么就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树立走向成功的信念,从而激励他们不断走向成功。

正如陶行知说的”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中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要瞧不起后进生,更不要放弃他们,只要我们遵循”尊重--亲近--感化--转化”的过程,以爱为前提,运用各种方法转化他们,请相信后进生也一定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我想说,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闪亮的日子,常常提醒自己发现身边的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变得暖洋洋、亮堂堂。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幸福地做老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