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机房空调常用节能技术及分析

通信机房空调常用节能技术及分析


6.3 火灾安全
[9] Alan Balfour & Zheng Shiling, Shanghai, Chichester:Wiley- Academy,
建 筑 与
上海 11·15 特大火灾事故为了我们敲响了高层建筑火灾 的警钟。在金茂大厦的安全撤退演习中,从顶层安全撤离所需
2002. [10] Edward Denison & GuangYu Ren, Building Shanghai:the Story of China's
由表 1 和表 2 对比可以看出,能效比 EER≥3.0 的空调总 功率要节能 17.6%,相同制冷量条件下,送风量增加 13.7%。现 在高效机房空调也正逐步应用到机房空调中来,但其价格比普 通机房空调略贵一些。 3.3 不常用通风空调节能方式介绍
除了以上常用空调节能方式外,还有一些方式,经常作为 试点,正在研究其节能率及广泛适用率,具体如下。 3.3.1 利用室外新风冷却
筑有其特有的优点:节约土地,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动场所,增加 环境。浦东发展的经历不仅仅是城市规划和高层建筑的成功,
城市美观,促进经济发展等等。 然而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随 也是人类城市化进程中的巨大成功,在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之产生。
下、前所未有的全球经济发展环境下、正确的发展理念和发展
6.1 社会问题
以上三种方式相比较,地板送风具有风量大、送风效率 高、节能等多种优势,是一种节能效率较高的空调送风形式,因 此,地板送风正逐渐取代风帽送风及风管送风,广泛应用于机 房内。 3.2 其他常用空调节能技术介绍
除了常用的地板送风外,其他也有些常用的空调节能技 术被大量应用,具体如下。 3.2.1 精确送风
通过对机房实行节能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机房耗电量,从而减少电费支出,减 少了企业的投资支出,在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的同时,也为国家节省了资源。
3 空调节能技术及分析
3.1 常用通风空调方式介绍 机房内因为面积较大、设备散热量较大,通常都会设置机房专用空调。机房专
用空调具备新风节能、大风量、高显热、高效过滤、网络控制等功能,能够精确调节房
安徽建筑
2012 年第 1 期(总 182 期)
通信机房空调常用节能技术及分析
Common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Room and its Analysis
冯红梅 1 ,刘蓉 2 ,沈念俊 2
(下转第 68 页)
2012 年第 1 期(总 182 期)
安徽建筑
重要。以浦东为例,建筑高层建筑可以节约土地,并且提供更多
当今社会,尤其在亚洲,高层建筑成为展现城市现代化和 的住房、办公楼,吸引更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形象,
繁荣的标志,浦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前文中所提,高层建 而节约的土地则可以更好地用于公共设施的发展与改善生活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各通信机房空调的年耗电总量占整个机房设备(含机房空 调)年耗电总量的 50%左右。因此,在保证通信机房温度、湿度、洁净度等达到要求 的前提下,如何有效使用通风空调节能技术,降低耗电量,成为我们目前精确化管理 工作的重要课题。
如何减少空调能耗从而降低整个机房能耗呢?本文就从通信机房几种常用的 通风空调节能技术,分析比较合理的节能方式。
(1.中国移动设计院安徽分院 ,安徽 合肥 230001 ; 2.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安徽 合肥 230001)
摘 要:文章就通信机房空调常用的几种节能措施进行了阐述,重点就地板下送风、精确送
风、机房高效空调等节能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了各种节能措施的应用范围及节能效
果。
关键词:通信机房;高效空调;地板送风;精确送风;室外新风
模式的指导下,以及合理的城市规划和设计下,所有的因素一
高层建筑在提供更多住房的同时,也造成人口密度的增加 起造就了浦东新区今天发展的成功。
以及相应的对其他基础设施需求的增加,例如城市交通。在浦
东,上班高峰期公路及地铁的堵塞已日益成为待解决的问题。 6.2 生态问题 6.2.1 地面下陷
参考文献
[1] 陈颖辉,黄明.浅说高层建筑的发展[J].昆明大学学报,2005(1). [2] 马嵘.对当前我国超高层建筑的理性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2
与 测
日常设计中常碰到的空调形式有以下几

种形式。


3.1.1 风帽送风
风帽上送风方式无风管及架空地板,
对机房层高的要求不高,但送风距离一般
不超过 10m。
3.1.2 风管送风
风管上送风形成冷空气从房间上部
送出,热空气从房间下部回风的气流路
径,违背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空
气梯度分布规律,不符合“先冷设备、后冷

没有活动地板,不易积尘,便于日常的维

护管理。
3.1.3 地板送风
217
2012 年第 1 期(总 182 期)
安徽建筑

检 测 试 验 与 测 量 技 术
安 徽 建 筑
218
地板送风方式是在机房布置架空地板,经过空调机组处 理过的低温空气,从空调机底部送至机房的架空地板内,利用 架空地板形成的静压箱,输送到冷通道上布置的地板送风口, 通过架空地板上的送风口进入机房和工艺机柜内,带走工艺设 备散热,高温空气再从机房上部空间回到空调机组进行冷却处 理。在相同条件下,下送风的冷却效率较上送风高。同时,地板 送风具有设备布置灵活、空调扩容灵活等优点。
在过去的 10 年中,上海建成了大量高层建筑,这也导致地
(3).
面承受能力的下降。2002 年,陆家嘴 CBD 地面下陷的距离为 [3] 谭峰.浦东新区外资分布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J].上海城市管理
3cm,而在金茂大厦的周围更是严重的达到 6.3cm。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6.2.2 热岛效应和电力供应不足
空调机规格
40KW
制冷循环系统分类
双系统
总冷量(kW)
39.1
显冷量(kW)
36.9
显热比
0.94
制冷输入总功率(kW)
12.78
空调机主要技术性能
能效比(EER)
3.06
室内送风总风量(m3/h)
11436
冷风比
3.42
室内机机外静压(Pa)
50- 350
室外机组噪声 dB(A)
59.0
压缩机
压缩机功率(kW)
中图分类号:TU831.3;TU20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 7359(2012)01- 0217- 02
1 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节约资源和保护 环境已成为基本国策。当前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害物中有 50%是在建筑的 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建筑能耗占了耗能总量的 1/3,建筑能耗中又以采暖和空调 能耗为主。
[5] 杨淑红.论高层建筑[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1). [6] 张炯,余岚.金茂大厦的建筑文化解读[J].新建筑,2001(3). [7] 张远大,袁锋.垂直城市—— —上海摩天楼的发展历程及现象解读[J].
时代建筑,2005(4). [8] 赵启正.浦东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

要的最短时间为 35min,然后没有人可以在火场中生存 35min。
Gateway[M].Chichester:Wiley- Academy,2006.

所以,高层建筑的火灾问题值得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6.4 维护和管理
[11] Knox,P.L.Urbanization:an Introduction toUrban Geography[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94.
冷风比
3.22
室内机机外静压(Pa)
75- 450
室外机组噪声 dB(A)
57.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压缩机
压缩机功率(kW)
11.2
压缩机能效比
3.74
内部,然后通过设在机房上方的风管排至室外,或者通过无组 织方式排至室外。目前,这项技术尚未广泛应用。 3.3.2 优化空调室外机位置 / 设置室外机隔热板
减少夏季高温时日照对空调室外机的影响,提高室外机 工作效率。该方法施工安装简单易行,但节能率并不高。 3.3.3 添加剂
原理类似于基站的智能通风,但因为机房的发热量较大, 对控制的要求较高,因此该技术目前正处于研究中。目前有个 别厂商已有样品机,但尚未商用化。
从目前的部分研究成果来看,该技术适用于有下送风地 板的机房。室外空气经过净化处理后,通过地板送风送入设备
机房空调能效比(EER)≥3.0 主要技术性能一览表(下送风型) 表 1
9.42
压缩机能效比
4.15
机房空调能效比(EER)≥2.5 主要技术性能一览表(下送风型) 表 2
空调机规格
40KW
制冷循环系统分类
双系统
总冷量(kW)
41.9
显冷量(kW)
40.0
显热比
0.95
制冷输入总功率(kW)
15.52
空调机主要技术性能
能效比(EER)
2.70
室内送风总风量(m3/h)
13000
环境”的原则。另外,风管、风口、气体灭火
管道、照明灯具等与工艺走线架共用机房
上部空间,不易协调各专业布置,且空调
送、回风易被阻挡。
风管上送风方式属于有组织送风,有
限的解决了风帽上送风方式的送风距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