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申请评审书范例模版.doc

课题申请评审书范例模版.doc

附件 1:编号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名称普通高中历史“专题+主题”复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类别 A. 重点课题学科分类H. 基础教育课题负责人××××××负责单位贵州省×× 县第一中学填表日期2015年7月23日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 年 6 月修订申请者的承诺:本人自愿申报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认可所填写的《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审批书》(以下简称为《课题申请·审批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同意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有数据和资料。

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 , 在研究工作中,接受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研究成果发表时须在醒目位置标明“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 ××课题(课题批准号:××××)成果” 。

同意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具有使用、公布、宣传、推广研究成果的权利。

申请者(签章):年月日一、数据表课题名称普通高中历史 “专题+主题”复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关键词课题类别专题主题 高考复习学 科 A. 重点课题H.基础教育分类负责人姓名××性别男 民族 侗族 出生日期行政职务教研室副主任专业职务最后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最后学位1966年 4月 27日中学高级教师历史学学士所在市(州)G 黔东南州所属系统 B中小学校工作单位 贵州省 ×× 县第一中学电子信箱通讯地址贵州省 ×× ×× 县第一中学邮政编码557801(区号)0855 (单位)×× ××××(家庭)××(手机)×联系电话××× ×× ××身份证号×××× ×× ×× ××姓 名出生年月 专业职务 学历学位工 作 单 位× 1966-04中学高级大学 历 史 学×× ××主 × ××学士要×中学一级大学历 史学×× 中学×××1978-12学士参× 1983-11 中学二级 大学历 史 学 ×× 中学加 ×××学士者× 1985-11 中学二级大学 历 史 学 ×× 中学×××学士肖定莲1985-10 中学二级大学历 史 学×× 中学学士普通高中历史“专题+主题” 预计预期最终成果D 研究报告G 复习方法的实验完成 2016 年7 月15日与研究(含学案 时间及教学讲义)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五年来已开展的相关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发表或交流情况(刊发表出版时间成果名称研究者成果形式物、出版单位或学术交(或完成研究流层次)时间)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看研究报黔东南州第五届基——读——提——联——告、论文础教育科研成果一2011年 2月表”解题方法训练实验研等等奖究也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论文《历史学习》 20092009 年 11 月形成年第 11期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论文《考试指南报》第2014 年 11 月“五字决”138 期三、课题设计论证一、本课题的核心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标、内容和重点: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高考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试题“脱离教材”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试题材料基本上完全取自教材之外,甚至有些观点和结论与教材观点相悖。

但仔细研读这些试题,又感觉这些试题与教材知识好像又有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历史知识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进行高考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探索出一种既符合教材知识的结构体系,又能指导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并进行必要的挖掘和拓展,从而帮助他们构建起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使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我们提出“普通高中历史‘专题+主题’复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这一实验课题及研究,力图通过这一实验与研究探索出一种既符合教材结构,又实用、高效的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这一实验与研究的组成部分是:“专题”,就是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能力(历史部分)测试说明》为指南,以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必修部分)的结构为蓝本,将这一部分为分为十四个专题进行复习,每一专题都由基础知识自主归纳、易错概念阐释、重难点突破、单元知识整合、同步练习(含基础练习、近年高考试题链接两个部分)五个部分组成,其中重难点突破、单元知识整合两个部分都结合典型题例进行讲解,这一步骤是基础复习。

“主题”,就是在基础复习的教材上进行整合、提高,共九个主题(古代中外与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演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中国社会经济的近代化历程、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调整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古代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成就、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演变和近现代的科技与文学艺术、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理论成果和科技文化发展),每一主题都由知识精要回顾、解题方法讲解、主题测评三个部分组成,这一步骤是深入复习。

二、研究价值:在这一研究课题的试验和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始终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能力(历史部分)测试说明》为指南,紧紧围绕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终生学习能力的中心目标进行实验和研究,它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①可大大促进教师学习掌握新理论、新教学方式,丰富和发展新课改理论。

有利于教师深入认识和理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能力(历史部分)测试说明》的要求,从而形成较完整系统的高考历史复习课堂教育教学理论素质。

②有利于历史新课程改革实践,提高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好地高考复习效果,并大幅度地提高高考的考试成绩。

④有利于深化历史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师转变历史课堂的教育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⑤有利于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精神并为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三、研究原则:①实践性和实用性原则。

突出新课程历史高考复习的特点,创新高考历史复习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有机的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的“练”和自主归纳、概括,并注重对方法、能力的提炼和升华。

注重课堂教学和复习教学的最终效果。

②主体性原则。

在日常的复习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教师主要起组织、指导和评价的作用,重点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创造力。

③可行性原则。

因教制宜,因材施教,复习方案(含学案和教学讲义)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身心需要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生克服高考复习的盲目性,有利于高考复习效果的大幅度提高。

四、研究目标:实验对象: 2016 届毕业的高三文科班,其中以(14)班为实验对比班。

实验周期: 2015 年 9 月—— 2016 年 7 月准备阶段: 2015 年 7 月至2015 年 8 月①学习课题研究理论,选择研究课题,填写课题申报书,设计研究方案。

②参加相关各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的学习培训活动,熟悉教材。

实施阶段: 2015 年 9 月至 2016 年 6 月第一阶段( 2015 年 9 月—— 2016 年元月),专题复习。

第二阶段( 2016 年 3 月),主题复习。

第三阶段( 2016 年 4 月—— 6 月),强化训练,进一步巩固复习效果。

总结成果阶段: 2016 年 7 月结果的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和呈现,撰写研究论文及结题报告,汇总学案和教学讲义,成果上报,交流。

研究方法:①实践研究法:通过教学实验、测评等方式为这一复习教学新模式提供依据,不断地总结经验,最后通过不断地修改,设计出成熟的学案及教学讲义。

②行动研究法:将历史教学的新方式、新理念及历史研究的一些最新成果等不断地贯穿于教学实验之中。

③ 文献研究法:查询有关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及历史研究最新成果等方面的资料,获取最新的理论信息,为课题探究提供最前沿的理论视野和坚强的理论指导。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①《高考历史单元快速复习方法实验研究》在 2010 年的黔东南州第四届基础教育教改、教学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

②《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看——读——提——联——表”解题方法训练实验研究》在 2013 年的黔东南州第五届基础教育教改、教学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

③课题组的老师们近年来先后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历史学习》、《中学历史报》等各级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教学论文近30 篇。

主要参考文献:①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③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④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⑤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第 6 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年⑥王力著《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年⑦帕尔默著《世界现代史》(第 10 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年⑧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年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课题主持人,杨启雯,中学历史高级教师,贵州省省级骨干教师,陆永莉名师工作室成员,黔东南州教科所兼职高中历史教研员,岑巩县第一中学教研室副主任,多次担任黔东南州高考历史模拟考试命题教师和黔东南州高考历史研讨会主讲教师,2007——2008 年主持的《高考历史单元快速复习方法实验研究》在 2010 年的黔东南州第四届基础教育教改、教学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 2010—— 2011 年主持的州级教研课题《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看——读——提——联——表”解题方法训练实验研究》在 2013 年元月的黔东南州第五届基础教育教改、教学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学习》、《中学历史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教学论文10 余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