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倒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倒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初谈话,突破难点
1、谈话,蕴涵“两个”突破“互为”
这学期咱们班转来了几个新同学,通过这二十几天的学习生活,你们们是不是在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收获了新的知识,也交了新的朋友呢?新同学和咱们一起来分享交流一下你的快乐好吗?(你最好的朋友是谁?请他也站起来)那么我们可以说李小婉是陈珍珍的好朋友,也可以说陈珍珍是李小婉的好朋友,陈珍珍和李小婉两个互为朋友,板书(互为)其实啊,老师也想和你们成为朋友,你们愿意吗?那郭老师是你们的朋友,你们是郭老师的朋友,你们和郭老师互为朋友。

2、观察汉字。

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上体育课,我们的体育老师姓吴,我们班上也有一个同学姓吴,是谁啊,站起来让大家都看看,真是个很帅气的小伙子!老师发现吴字还真有意思哦。

不信的话,你们瞧!你们有什么发现?再看看杏字、士字。

二、导入课题,引导质疑
其实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也有类似的情况,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数学中的类似问题。

三、引导探究新知识
1、倒数的意义。

①男女生计算比赛。

出示两组计算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②思考为什么女生做得又对又快?观察这组算式的特点。

板书(乘积是1)
刚才我们比赛的输赢是次要的,但发现这组算式的特点确实重要的。

③归纳总结揭示概念:数学上我们说像这样(补充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倒数的认识。

板书课题:倒数的认识。

全班齐读。

④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乘积、两个)
课件出示抢答题
⑤举具体的数例说说倒数的意义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2、求倒数的方法。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算式的特点知道了什么是倒数,那接下来,同学们还想知道哪些有关倒数的秘密呢?生(我想知道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小组自学24页的例2。

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呢?谁愿意和我们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①真分数的倒数
生:我们小组通过自学,发现了求一个数的倒数就是把它的分子分母倒换一下位置就可以了。

师:可以举例吗?生:比如求的倒数就是把分子3和分母5调换位置,变成分母3分子5,也就是。

师:同学们都会吗?那我要考考大家
②假分数的倒数
师:还有谁想和我们交流一下。

生:我们组发现了2分之7的倒数就是7分之二。

,把分母2分子7调换了位置写成分母7分子2也就是7分之2.
师:是这样的吗?老师真佩服你们组的同学。

那我要考考你们组的成员,看看他们的能力究竟怎么样?
比较一下刚才的两组题,你发现了什么呢?
比较归纳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不等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

③整数的倒数
师:还有哪个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生:我们组发现6倒数就是把6先写成分数1分之6,再把分母1和分之6调换位置就得到了它的倒数6分之1.
归纳小结:一个非0整数的倒数就是它的分数单位。

④1和0的倒数
那大家说说整数1的倒数是多少呢?
为什么要说非0呢?那0的倒数呢?
板书:1倒数是1,0没有倒数
⑤归纳总结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求一个数的倒数(0除外),可以把这个数的分之分母调换位置。

(齐读一遍)
3、练习:师生对口令
基本练习做一做和25页第4题
4、拓展知识
延伸练习2又8分之3 0.75的倒数
①复习如何化带分数为假分数,化小数为分数
②教师讲解如何求带分数的倒数,小数的倒数
③学生归纳方法
四、巩固新知
1、游戏
2、填一填
3、小法官
4、数学日记一则
五、学科融合
最后,让我们轻松一下。

我们来看看语文中有趣的“倒数”现象。

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对联的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这幅对联出自乾隆皇帝之手。

清代的北京有个酒楼叫“天然居”,一次,乾隆到那儿吃饭,触景生情,以酒楼为题写了对联,上联就是这句: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后来民间有人对出了绝妙的下联: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你看对得多好。

这幅对联无论顺读、倒读皆能成联,贴切而不混乱,从而产生了引人注目的效果。

在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做一个有心人,我们就能从中受到启发,帮助我们学习,促使我们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