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一读在教学中的作用

读一读在教学中的作用

谈谈初中数学新教材中“读一读”在教学中的作用
闫治春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中的“读一读”栏目提供了包括有关数学史料或数学背景知识的介绍,有趣的或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有关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数学的应用及其延伸的介绍等,教材花了较大篇幅穿插阅读素材,缘由何在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编者的用意,在教学中“读一读”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读一读”的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集趣味性,知识性,史料性,教育性于一身,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开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极好内容。

所以,教师如果不加区别地采用让学生自行阅读的方式,必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一、“读一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

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

而教材中的“读一读”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在课前,我常布置学生通读阅读材料,对材料所研究的内容产生兴趣,然后让他们趁热打铁预习新课,最后再运用相关知识去解决材料中提出的问题。

例如:通过《棋盘上的学问》来体会指数不断增加时,底数为 2 的幂的增长速度是很快的;通过《皮克公式》来简便计算点
阵中多边形的面积;通过《杨辉三角》来经历探索公式的过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画家自画像》来展示镜面对称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还有利用正方形旋转对称性的《侦察兵密码通信游戏》以及象征着人类智慧的《麦比乌斯带》等,这些材料都是以实际生活作为展示平台,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学生在学习有关知识的同时,能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而每一材料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激发性、目的性和挑战性,而且问题的设置处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的结果,使他们在成功中树立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读一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
1 .学习科学家生平事迹,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精神
对初中学生,形象和榜样地力量往往是无穷的,如教材中的“读一读”介绍了欧拉、费马、杨辉、赵爽等众多数学家的生平和事迹,当学完“完全平方公式”的代数解法后,我利用教材的阅读材料“杨辉三角”介绍了宋朝的数学家杨辉的生平,并把这些材料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精神、道德、意志等方面教育,激发他们学习科技知识的动力,培养他们树立起刻苦钻研精神。

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科技发展的历史。

科技上地落后就要挨打,已被中华民族的历史所证明。

而教材中的“读一读”安排了许多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如《中国古代的漏刻》、《杨辉三角》等,学
生从中了解到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树立民族自豪感。

通过这方面的教育,不仅使学生有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提高了数学课堂的境界,大大发挥了数学学科传播知识的功能,又能达到了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育人目的。

三、“读一读”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史,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在新课改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能注重让学生掌握的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数学定义和定理,也能注意到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但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曲折历史知道得很少,这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了解。

而““读一读””在这方面内容做了一些弥补。

把历史上不同学派间的争论展示给学生,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给学生留下的科学发展是直线前进的印象,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发展史是一部理论和实践交叉、失败与成功并存的发展史。

回顾历史,还可以加深学生进行探索、开拓精神方面的教育。

不同时代历史,可以使学生得到不同方面的教育。

如“无理数的发现”可以向学生阐述真理是不可战胜的,古希腊人终于正视了为真理而献身的希伯索斯对无理数的发现,并进一步给予了证明。

““读一读””中的数学史包含有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介绍数学发展的某段历史,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领会并接受辩证唯物主义。

四、通过“读一读”紧密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新课改中虽然数学教学在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联系科学技术等方面有所提高,但还做的还不够,造成学生知识面不丰富、知识学的不灵活,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不利于他们发展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读一读”在联系实际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中,编入了许多方面相关内容。

如:《“瞎转圈”的道理》介绍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蒙眼转圈,《使用电脑时怎样判断自己的坐姿是否正确》介绍了角的基础知识的应用,《耐人寻味的0.618 》介绍了黄金分割的典型史料,反映其文化价值以及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工资、薪金收入与纳税》介绍了与人们生活相关的个人收入与纳税的关系。

通过这方面阅读材料学习,不但强化了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地意识,并且提高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体深刻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为生活服务。

总之,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重视“读一读”的讲解与引导,使其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程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

让数学教育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