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指示秤检定 / 校准实施细则1 目的为了保证数字指示秤检定 /校准的正确实施, 确保检定 / 校准数据、 制定本实施细则。
2 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新制造、新安装、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数字指示秤的检定 施。
3 依据文件JJG539—1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4 检定 / 校准实施内容检定 / 校准前的准备4.1.1 准备好与被检器具量程相应的 M 1 等级砝码。
4.1.2 准备好相应的辅助检定设备。
4.1.3 准备好计量检定规程备查;以及原始记录。
检定 / 校准步骤4.2. 1 外观检查检定前对秤进行下列目测检查:① 法制计量管理标志 检查制造许可证的标志和编号② 计量特征检查本规程 4.1.1 项规定的标志要求③ 铭牌以及检定标志和管理标志④ 若已确定秤的使用条件与地点,则应检查其是否合适。
4. 2.2 进行一系列测试,以证实其是否符合下列项目要求。
4. 2.2. 1 测试前的准备a .移动式的秤应在平板或平台上进行测试;结论的准确可靠, 特 / 校准工作的实b .带水平调整的秤,测试前应将秤调至标准位置;c .称量测试前,应预加一次载荷到最大称量;对最大称量大于或等于10t 的秤,也可用不少于50%最大称量的载重车辆往返通过承载器不少于三次。
4. 2. 2.2 置零与除皮装置的准确度4. 2. 2. 3 置零装置的准确度①置零装置的准确度的测试②将示值摆脱自动置零与零点跟踪范围,然后按照 4.2.4. 2点计算零点误差。
4. 2. 2. 4 除皮装置的准确度确定除皮装置的准确度,应把使用除皮装置的示值调整为零,用4.2.2. 点方法测试。
4. 2. 3 加载前的置零按下述方法置零或确定零点a .对非自动置零秤,将的小砝码放于承载器上,调整秤直至出现示值在零上一个分度值之间闪变,取下小砝码,即获得零位的中心。
b .对半自动置零、自动置零或零点跟踪的秤,零点的偏差按照4.2.2.1 规定测定。
4. 2. 4 称量性能4. 2. 4. 1 称量测试从零点起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加砝码至最大称量,用相同的方法卸砝码至零点,测试至少应选定以下5 个称量:最小称量,最大允许误差改变的称量,如中准确度级:500e ,2000e;普通准确度级:50e,200e;50%最大称量;最大称量,4. 2. 4. 2 误差计算无指示较小分度值(不大于)的秤,采用闪变点方法来确定化整前的示值。
4. 2. 4. 3 使用替代物进行称量测试使用替代物进行测试时,需要符合4.2.4.1 点对称量测试的要求4. 2. 4. 4 旋转测试对固定悬挂式的秤,将80%最大称量的砝码施加在承重器(吊钩)上,顺时针旋转360o,每90o记录一次示值,然后逆时针方向重复上述操作。
4. 2. 4. 5 多指示装置秤的测试具有多个指示装置的秤,测试期间,不同装置的示值在测试时按4. 2. 4 项的要求进行比较。
4. 2. 5 除皮称量测试至少应对2 个不同的皮重进行除皮称量测试,按照 4.2.4.1 点的要求加载与卸载。
4. 2. 6 偏载测试4. 2. 6. 1 不多余四个支承点的秤将砝码依次加放在面积等于承载器1/4 的区域内。
4. 2. 6. 2 多于四个支承点的秤将砝码加放在每一承重点上方,所占面积的等于承载器的1/N,N 为支承点的个数若两支承点相距太近,则可把两倍的砝码放到两支承点连线两侧两倍区域的面积上。
4. 2. 6. 3 专用承载器(容器、料斗)的秤将砝码加放在每一个支承点上。
4. 2. 6. 4 称量滚动载荷的秤标准质量滚动载荷应在承重器正常滚动方向上加放,应处于承重器的起始端,中部与末端,然后反方向重复这一操作。
4. 2. 7 鉴别力测试在最小称量、50%最大称量与最大称量进行鉴别力测试。
4. 2. 8 重复性测试分别在约50%最大称量与接近最大称量进行两组测试,每组至少重复 3 次。
异常问题的处理4.3.1 检定/ 校准过程中出现过载或可疑数据的处理① 检查装置准备各方面是否符合要求;② 所检数据作废,从新开始检定。
4.3.2 检定/ 校准过程中突然断电等意外情况的处理①断开仪器电源开头。
②来电后,重新检定。
③所检数据作废,从新开始检定工作。
4.3.3 对于因过载、误操作、输出可疑结果、有明显缺陷或超出测量极限的设备,应贴上“停用”标记警示,并将其撤离使用现场或与使用现场隔离,同时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办公室报告;待修复及经检定合格或校准正常方可取消“停用”标记正常使用。
4.3.4 所有异常问题都应在原始记录上予以记录。
检定/ 校准的数据处理4.4.1 记录和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表达的方法①所有数据全部记录在检定原始记录上,数据的修改用双杠修改。
②数据的计算按检定规程规定的公式进行,计算结果可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③数字指示秤示值误差的计算公式P = I + –Δ m4.4.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见《数字指示秤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
4.4.3 结果或结论的给出与表达①经检定,符合本规程要求的数字指示秤,发给相应等级的检定证书。
②经检定,不符合本规程要求的数字指示秤,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
4.4.4 检定/ 校准有效性的确认和记录① 检定周期最长为一年。
②检定结束后,检定人员签字;须再经具有资格并经任命的检定人员对记录、数据处理进行核验、签字确认,以保证结果的有效性。
4.4.5 证书、报告的出具经检定合格的数字指示秤发给检定证书,证书背面应有以下内容:主要检定项目及结果.注意事项等。
对检定不合格的数字指示秤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证书背面注明不合格项目。
5 检定/ 校准后的作业对检定/ 校准设备,作仪器状态的检查,作使用记录,进行日常维护,现场清理。
对被检定/ 校准仪器的处置工作,包括必要的清洁及按“已检”区域存放等。
6. 支持性文件《文件控制和管理程序》 ( GSBYJLS-Ⅱ -04-2010 )。
7. 记录表格目前大地磅都采用砝码替代法检定地磅,本文就浅谈下地磅采用砝码替代法的原因我们这里的地磅是指最大秤量在30吨以上的地磅。
在历史上,地磅的检定都是使用大量的20kg砝码,用人工搬运的方法一步步地检至最大秤量。
由于这种方法工作量大,有一定的局限性,仅能实现最大秤量为20t-30t 地磅的检定。
后来地磅检定使用了500kg -1000kg 圆柱或矩形的大砝码,再配备之相应的运输、起吊设备。
通常是将起吊设备安装在载重卡车上,构成一台检衡车。
载重卡车承担砝码的运输,起吊设备负责装卸砝码并把砝码放到特定的位置。
起吊设备能否实现把砝码放到特定位置,这取决于起吊设备的臂长和灵活程度。
有些起吊设备完成不了将砝码放置到地磅特定位置的任务,就得配备与之相符的辅助方法。
圆柱砝码可以用人工滚动的方式实现将其放到特定位置,而矩形砝码就得使用电瓶叉车将其放到特定位置。
我国各地技术机构配备的检衡车,一般卡车的载重量不超过30t,卡车自重可达20t 。
用这种检衡车也只能实现最大秤量在50t 左右地磅的检定。
实际上道路和交通运输的规定也不允许卡车的载重量再大,所以许多国家规定地磅的最大秤量在60t 就足够了。
但是我国现在地磅的秤量已发展至一二百吨,要实现对这些地磅最大秤量的检定是十分困难的,检定机构又应当对地磅最大秤量进行检定,这是检定机构的责任,这对用于贸易结算的地磅尤其重要。
其方法之一是配备足量的标准砝码,由检衡车多跑几趟拉足砝码实现对最大秤量的检定,这种方法仅适用路途近的场合。
由于费用较大、极为不经济,应用比较少。
另一种方法是配备一定量的标准砝码,再检定现场寻找合适的“替代物”,采用标准砝码替代法实现地磅最大秤量的检定。
小砝码检测大吨位地磅的方法目前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大吨位电子地磅,普遍存在大质量砝码数量不足的问题,介绍的一种简单检定方法,供大家探讨。
目前各企业普遍使用为50t ~150t 的电子地磅,然而众所周知很多县、市级的计量检定机构尚不具备约三、五十吨的标准砝码,即使具备,对于几十吨砝码的安全装卸和运输也非易事。
为此我们对于百吨电子地磅的首次检定, 全力以赴,调运50t 以上砝码,再使用替代法完成。
但对于随后检定采用下述方法,二年来经实践证明,在50t ~150t的电子地磅上使用,效果良好。
不但较好地解决了标准器严重不足的问题,而且还避免了检测时需要大量砝码和替代物同时在秤台上放置的困难。
现介绍给同行参考,以期抛砖引玉,集思广益,使大秤量汽车电子衡的检定方法安全可靠、简单实用。
现以一台100t 电子地磅为例说明。
Max=100t ,中准确度等级,e=d=50kg。
最大允许误差mpe为:0≤秤量≤25t ,mpe=5kg;25t <秤量≤100t,mpe=0kg。
考虑到方便观察和判断误差,暂将e=d,设定为20kg。
一、用同一载荷检测调整偏载误差。
规程要求用1/n-1Max 的砝码检测各承重点的示值一致性,即偏载检测。
对于Max =100t 衡,n=8要用14t 砝码来做。
这是多么的费力耗时,可想而知。
这属于重复性检测,秤台上n 个点的点和点的重复性。
对重复性检测,一般遵循“三同一多”的原则,即同一环境,同一载荷,同一方法,进行多次检测。
显然同一载荷可以是标准砝码,也可以是恒定载荷。
鉴于上述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利用一辆铲车,视其能力大小,铲起两吨或四吨砝码后(此时总重量约为或),视为同一载荷,分别停在各个承重点的位置上,且注意让铲车重心基本对准承重点(称重传感器)位置。
认真地进行反复检测调整,使其各承重点示值尽量趋于一致。
对于Max=100t ,用加千克小砝码的闪变点法确定误差,要求各点之间的最大差值不大于10kg。
如果能达到要求,说明该衡秤量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以继续检测。
否则,暂停检测,查找原因,进行调修。
二、用自备检衡车(M=11420kg)停在秤台面中间进行标定。
M值是取用砝码刚校准的30t 电子地磅秤量多次的平均值。
意在初步完成量值的传递和溯源。
三、用接近常用的最大秤量的载重车(例如80t 左右)上秤台秤量。
注意将载重车停在秤台一边,留有放砝码的地方,设此时示值为I ,再加放6t 砝码,示值为P,如果示值P=I +6000。
可开走载重车,示值应为6000。
卸掉砝码,秤回零。
四、秤量检测:1.用自备检衡车,从两个方向上秤台,分别停在左、中、右三点,记录六个秤量示值,要求六个示值之间的最大差值不大于20kg,认为小秤量段合格。
2.用载重车从两个方向上秤台,分别停在左、中、右三点,记录六个秤量示值,要求六个示值最大差值不大于40kg,认为大秤量段合格。
3.恢复e=d=50kg,结束检定五、实际情况表明,示值P=I+6000 只是偶然出现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为示值P ≠I+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