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撰写课题的开题报告专题材料

如何撰写课题的开题报告专题材料

如何撰写课题的开题报告专题讲座所谓开题报告,就是将你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向大家报告。

开题的目的就是“两明确,一咨询”。

“两明确”:一是明确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主持人通过开题报告,向课题组全体成员讲清,课题主要研究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怎么样去研究这个问题。

二是明确课题的研究任务,分解研究内容,进行成员分工。

包括子课题内容、具体作法、成果分工等。

也包括课题组成员谁做什么,怎么去做,何时完成什么阶段性成果,要十分明确。

“一咨询”:通过请同行专家咨询指导对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进行论证和业务指导,使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更加完善。

这样,开题达成共识,思想统一,作法明确,任务分解,措施落实,就达到开题的目的。

撰写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要做好如下几条:(一)要明确开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及内容要求。

开题报告具体内容大体有12项:1.问题的提出,包括背景分析和研究宗述。

背景分析要说明主要研究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研究宗述就是通过文献搜索,说明有没有人研究这个问题,研究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还有那些问题要继续研究探讨等。

2.研究的意义。

提炼归纳几条说明问题的道理。

3.课题界定。

界定要研究的内容和范围4.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说明课题研究的支撑理论。

5.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想要达到目标。

6.研究内容。

实现目标的具体内容。

7.研究思路和方法。

研究思路就是研究的指导思想,方法是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

8.实施步骤。

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任务。

9.预期成果(含阶段性成果)。

10.课题组成员分工。

包括研究内容分工、研究成果分工。

11.研究经费筹措及管理。

12.主要参考文献。

初学者撰写开题报告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1.做课题首先项项内容都要认真研究,如实填写,不能缺失;文字表述要准确、符合逻辑、科学严谨。

最起码的要求就是不能“缺胳膊少腿”。

比如,开题报告不能是“三无产品”。

“三无”:指无研究背景,无理论支撑,无参考文献。

“三无产品”是不能开题的。

要注意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可网络搜索查阅),要养成一个课题研究者的习惯。

今后,不管是写开题论证报告,还是写课题结题的研究报告,包括要发表的论文,旁证博引都要有出处。

一方面,说明你确实参考了类似问题同行研究者的资料,给专家亮出你的参考水平,提高研究背景的可信度;一方面可以防止学术不正之风,剽窃他人成果。

这样,在课题成果鉴定时,容易得到结题鉴定专家的认可。

2.研究方法要用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有文献法、历史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预测法、统计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法等。

在运用研究方法时要注意:一是要用准,不讲“外行话”。

如采取上下结合法、内外结合法等不符合教育科研的方法。

二要注意用什么方法去研究什么问题。

不仅仅简单地介绍那种研究方法,要说明用此研究方法去研究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想得到了什么效果。

三是非实验性课题不要用“实验法”。

采用实验研究法,更要严格操作,包括: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仪器设备的应用;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研究结果的统计等。

前测、后测要准确无误。

3.标题在不改变研究方向、不对内容作重大调整、不改变成果形式的前提下,可以修改。

有些题目稍改一下,更加明了。

有时候标题的一个字、一个词用得不当,结题时鉴定时很容易引起争议。

改名要报上级立项单位备案。

(二)开题自我论证一定要突出重点。

一般来说,课题的每个环节都有它的重点,课题评审立项的时候,主要是看你的研究综述、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研究基础,创新点;开题的时候,主要是看你的研究思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具体措施;结题鉴定的时候,主要是看你的研究结论,结果分析,最终成果、社会影响等。

因此,开题的重点应放在怎么落实上。

怎么样突出重点,就是对原有的课题设计进行“三个自我论证”。

至少要准备的自己满意、课题组成员明白。

一是目标的“长、宽、高”的论证。

“长度”是指研究时间的跨度,学术无止境,科研无终点,课题研究目标只能是既定时间内所能达到的目标。

“宽度”是指研究范围的广度,范围过窄或者过宽都不能达到目标,要根据课题研究目标的需要以及课题组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确定研究范围的大小。

“高度”是指研究水平的程度,当然不是最低水平,但也不是最高水平,而是课题组可能尽力达到的水平。

长度、宽度、高度要统筹兼顾,不能厚此薄彼、扬此抑彼,甚至顾此失彼。

二是目标能否落实的论证。

做到“五要五不要”:一要紧扣课题研究目标,不要让课题研究内容偏离课题研究目标;二要把每项研究内容表述明白,不要含糊其辞或模棱两可;三要注重研究内容的整体完备性,不要出现重大缺漏;四要保证每项研究内容的相对独立性,不要产生近似甚至雷同的现象;五要调控每项研究内容的难易均衡性,不要使各子课题的任务悬殊。

三是步骤能否实现的论证。

每一步的活动量不能超过课题组成员力所能及的工作量;每一步重大活动安排要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重大活动安排不相矛盾;课题设计有自己的时间规定;什么时间开题,什么时候要完成什么任务,什么时间结题,每个课题组都要增强时间观念,保证“正点运行”,误点必然误事。

“三落实”就是把人、财、物落实好。

落实“人”,不仅仅是参加课题组的人,还要有主管人和策划人。

如果课题组实力较弱,也可以借助高校或市区教育科研机构的科研技术优势,聘请专家学者担任学术顾问。

在“三个论证”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几个细节,如分工是按研究内容分、还是按工作职责分;按专著的章节分、还是按研究预计结论方向分。

研究思路,具体措施是否科学,研究的预期结果是否明确。

这都要大胆假设,小心论证。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一、什么是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就是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研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研究计划。

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是对课题的再论证和再设计。

二、开题报告的作用。

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实施方案,明晰研究技术线路,再次论证研究课题重要一步。

三、开题报告论证的主要内容1、审定课题名称。

一是看名称表述是否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

二要看名称是否简洁,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

2、寻找研究依据。

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充分、贴切、准确,不要贴标签,拉大旗,喊口号。

3、分析研究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要清楚,符合实际。

4、调查研究现状——单位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现状。

用书检和网检的方法。

5、论证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

6、阐述研究的意义——有现实意义;有历史意义;有实践意义;有方法论意义。

7、界定核心概念。

就是对关键词、关联词的概念、意义、本质、联系进行阐述。

8、完善研究设计。

确定研究程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目标;提出研究措施;落实研究内容;提供研究方法;划分研究阶段;落实研究人员;预测研究成果效应;建立研究组织;规划研究管理;分析规划研究的保障。

四、开题论证的方法以综合评价为主:一是课题单位的自我论证评价;二是同行的论证评价;三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论证评价。

由预审、初审、学术评审、综合评审四个阶段组成。

预审与初审可在开题前后的时间里进行。

重点侧重在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的制订上。

学术评审与综合评审要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点放在计划实施与成果的预期鉴定上。

五、开题报告的写作(一)开题报告的组成。

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

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

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

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

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

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

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

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

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

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

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

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

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

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

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1)课题、问题的提出?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

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学校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

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

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

(3)改革的主张、研究设计。

A、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B、研究的具体目标。

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

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C、研究的具体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