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胱氨酸
半胱氨酸,一种生物体内常见的氨基酸。
分子式:cysteine HSCH2CH(NH2)COOH,为含硫α-氨基酸之一,遇硝普盐(nitroprusside)呈紫色(因SH而显色),存在于许多蛋白质、谷胱甘肽中,与Ag+,Hg+,Cu+等金属离子可形成不溶性的硫醇盐(mercapti-de)。
即R -S-M′, R-S-M″-S-R(M′,M″各为1价、2价金属)。
目录
1基本信息
2物化性质
3简介
4使用说明
5技术指标
6合成过程
7合成方法
8代谢过程
9相关产品
1基本信息
半胱氨酸
中文名称:半胱氨酸
中文别名:2-氨基-3-巯基丙酸;β-巯基-α-氨基丙酸;3-巯基丙氨酸;硫代丝氨酸;L-半胱氨酸;L-巯基丙氨酸[1]
英文名称:L(+)-Cysteine
英文别名:(+)-2-Amino-3-mercaptopropionic acid;
2-Amino-3-mercaptopropanoic acid; C; Cys; CySH; Cysteine;
L-beta-mercaptoalanine; L-Cysteine; L-CYSTEINE FREE BASE CRYSTALLINE; (S)-(-)-Cysteine; L-Cysteine Base;
CAS:52-90-4
EINECS:200-158-2
分子式:C
3H
7
NO
2
S
分子量:121.15
2物化性质
溶解性:溶于稀无机酸和碱性溶液,易溶于水(0.011g/100ml,25’C),难溶于乙醇,不溶于醚和氯仿。
3简介
一种生物体内常见的氨基酸,可由体内的蛋氨酸(甲硫氨酸,人体必需氨基酸)转化而来,可与胱氨酸互相转化。
HSCH
2CH(NH
2
)COOH,(C
3
H
7
NSO
2
)为含硫α-氨基酸之一,遇硝普盐(nitroprusside)
呈紫色(因SH而显色),存在于许多蛋白质、谷胱甘肽中,与Ag+,Hg+,Cu+等金属离子可形成不溶性的硫醇盐(mercapti-de)。
即R-S-M′, R-S-M″-S-R(M′,M″各为1价、2价金属)。
半胱氨酸是属于非必需氨基酸。
在动物体内是从蛋氨酸和丝氨酸经过胱硫醚而合成。
无机硫黄(来自硫酸盐)导入到半胱氨酸,在植物和细菌中,从硫酸经过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和亚硫酸还原生成的H
2
S通过和O-乙酰丝氨酸或丝氨酸反应而生成。
半胱氨酸的分解是在厌
氧条件下通过脱硫氢酶的作用分解成丙酮酸和硫化氢和氨,或是通过转氨基作用,经由中间产物β-巯基丙酮酸分解成为丙酮酸和硫黄,在氧化条化条件下,氧化成半胱氨酸亚硫酸后,可经转氨基作用分解成为丙酮酸与亚硫酸,以及由脱羧基作用分解成为亚牛磺酸、牛磺酸等。
此外,[2]半胱氨酸是不稳定的化合物,容易氧化还原,与胱氨酸相互转换。
还可与有毒的芳香族化合物缩合成硫醚氨酸(mercapturic acid)而起解毒作用。
半胱氨酸
半胱氨酸是一种天然产生的氨基酸,在食品加工中具有许多用途,它主要用于焙
烤制品,作为面团改良剂的必需成分
半胱氨酸是一种还原剂,它可以促进面筋的形成,减少混合所需的时间和所需药
用的能量,半胱氨酸通过改变蛋白质分子之间和蛋白质分子内部的二硫键,减弱
了蛋白质的结构,这样蛋白质就伸展开来。
CAS号:52-90-4[3]
4使用说明
【用法用量】①喷雾吸入:仅用于非应急情况下,以10%溶液喷雾吸入,1~3ml/次,2~3次/日。
②气管滴入:急救时以5%溶液经气管插管或直接滴入气管内,1~2ml/次,2~6次/日。
③气管注入:急救时以5%溶液用注射器自气管的甲状软骨环骨膜处注入气管腔内,每次0.5~2ml(婴儿0.5ml,儿童1ml,成人2ml)。
【不良反应】①本品直接滴入呼吸道可产生大量痰液,需用吸痰器吸引排痰。
②可引起呛咳、支气管痉挛、恶心、呕吐、口臭等不良反应,一般减量即可缓解,如遇恶心、呕吐可暂停给药。
支气管痉挛可用异丙肾上腺素缓解。
③与异丙肾上腺素合用或交替使用可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
【禁忌】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①不宜与金属、橡皮、氧化剂、氧气接触,故喷雾器须用玻璃或塑料制作。
本品应临用前配制,用剩的溶液应严封贮于冰箱中,48小时内用完。
②本品能增加金制剂的排泄;减弱青霉素、四环素、头孢菌素类的抗菌活性,故不宜与这些药物并用。
必要时可间隔4小时交替使用。
5技术指标
6、具有防止生物体衰老的功能。
7、主要分布在肝、脾、肾中外, 还大量积聚在人体表面包括皮肤、粘膜、消化器表面等, 在异物包括经口摄取的、从大气吸入的、与皮肤接触侵入的异物侵入时可强化生物体自身的防卫能力、调整生物体的防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