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活动设计方案
研修主题
研修活动设计方案
巧借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背景原因
为教育一线工作者,深刻体会到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重 要性,在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应积极、主动地采用现 代化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手段,真正从数学教学规律自身特点 出发,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进行有效整合,以丰富课堂内容, 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生动、形象、通俗的生活原形, 同时又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体现自主建构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黑板、粉笔、三角板、数学模型等的实用 工具,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的内在美。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 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 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 索的视野。比如七年级所学的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可分三个阶 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生活中的立 体图形”,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形的王国之中,并提出 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网络资 源,搜集一些立体图形,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 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 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 流,对比,归纳三视图。在图案设计章节中学生经过设计,观 察,利用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 案很有创意,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 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 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 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数学课总是离不了要画图,这些作图中有部分是机械 的、重复的,有些还相当频繁,并且有时作图本身对达到该节 课的教学目标的意义并不大。如画各种立体图形(球、圆柱、
活动目标
在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网络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以 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载体的新的教育技术的应用日趋重要 的今天,如何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发挥信息 技术这一先进教育技术的作用,更好地驾驭这种新式的教育教 学手段,就成了我们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获取、 处理、编辑、存储、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以及 网络信息下各种数学原件、数学问题的生活原形等不同形态的 信息,超越了课本的视野,拓宽了数学的范畴,丰富了教学内 容,使知识、学问来源多样化的人文教育环境,与传统教学相 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对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 的作用。
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 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 境,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知识复习, 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 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 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 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圆锥、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等)和一些平面图形,若利用几 何画板或“Z+Z”智能教学平台,一个菜单命令就成了。再如 制作七巧板,利用七巧板移动变换后拼各种美丽的图案,以往 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剪七巧板,然后粘贴,现在利用“Z+Z”制 作起来就十分方便。既简单、明了,又直观、形象。用计算机 代替老师、学生做这些工作。既减轻了负担,让教师、学生把 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同时也有 助于师生更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效果பைடு நூலகம்
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数学教学,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 型的教学手段,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课 堂上注意力有所提高,不再把学习当负担,让学生在快乐中学 习数学。
活动步骤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课内容抽象,概念严谨却又枯燥,因此数学教师教学 中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让课本知识活起来,信息技术就可达到这 样的效果。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 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 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 运用《几 何画板》指导学生自制三角形、多边形、梯形等积变形课件, 同时又引导他们由此推导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 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概 念的理解。起到了形象生动、直观,可以节约时间,提高课堂 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偏重于逻辑推理,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动画演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情景再 现,可以让学生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问题到一般规 律,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探究去思考数学、学习数学。 在课件《生活中轴对称》的制作中,可利用网络展示生活 中大量的轴对称图形,又利用实物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在 讲授多面体的展开图时,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实物,给 正方体的六个面标上字母,但由于实物不透明,学生观察不方 便。因此,利用《几何画板》做正方体,给六个面着不同颜色 并标上字母且可透视,再结合实物进行教学,这一过程让学生 直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抽象于实践,建构了较理想的学 习环境,使学生比较自然地接受抽象数学概念,同时开阔了学 生视野,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从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 学生只能被动参与这个过程。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