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曾国藩的经典人生哲理名言1

曾国藩的经典人生哲理名言1

曾国藩的经典人生哲理名言,很全很给力!
2011-05-17 04:22:01 来源:休闲阅读网浏览:4229次
● 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曾国藩
● 天物愚者真,智者伪;愚者完,智者丧。

——曾国藩
● 处天下事,前面常长出一分,此之谓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谓裕。

如此则事无不济,而心有余乐。

若尽煞分数做去,必有后悔。

处人亦然,施在我有余之恩,则可以广听。

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全好。

——曾国藩
● 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

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倍。

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

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

——曾国藩
● 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

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

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

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

——曾国藩­休闲阅读网
/
● 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

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曾国藩
● 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曾国藩
● 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

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

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

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曾国藩
● 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

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曾国藩
● 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

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

固不可惧祸而误入小人之党,亦不可恃为君子而有与小人角胜之心。

——曾国藩
● 有一种人以姑息匪人市宽厚名,有一种人以毛举细故市精明名,皆偏也。

圣人之厚宽,不使人有所恃。

圣人之精明,不使人无所容。

——曾国藩● 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

未尝责报也。

纵遇险徒,止付一笑。

——曾国藩
● 嘲戏人自事恶事,尤不可入一二壮语,入壮语则戏者皆真,每令人恨。

若规人过失,不可入一二戏语,入戏语则真者毕戏。

每令人玩,失规人之旨矣。

——曾国藩
● 阴,小人者。

阳,君子也。

进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毕矣。

——曾国藩
● 轻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轻信。

——曾国藩
● 术字亦有不可少处,但必不得已而后用。

专意利人而用,谓之圣贤。

可不必用而用,专意利己而用,谓之奸雄。

——曾国藩­休闲阅读网/
● 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曾国藩
● 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曾国藩
● 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

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

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曾国藩
● 世不若不求利,即无害。

若不求福,即无祸。

——曾国藩
●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

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

皆自己真实受用处。

忌成乐败,何预人事,自坏心术耳。

——曾国藩
● 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

——曾国藩
● 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兴,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

——曾国藩
● 宁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

——曾国藩
● 外重者内轻,故保富贵而丧名。

节内重者外轻,故守道德而乐贫贱。

——曾国藩
●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曾国藩
● 乱世之名,以少取为贵。

——曾国藩­休闲阅读网/
● 名节至大,不可妄交非类。

——曾国藩
● 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曾国藩
●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

多一分享用,减一分志气。

——曾国藩
● 责备贤者,须全得爱惜裁成之意。

若于君子身上,一味吹毛求疵,则为小人者,反极便宜。

——曾国藩
● 闻人之善而疑,闻人之恶而信,其人生平必有恶而无善。

故不知世间复有作善之人也,若夫造作全傅会以诬善良,鬼神必殛之。

——曾国藩
● 盛怒极喜时,性情改常。

遇有所行,须一商之有识者。

不然,悔随之矣。

——曾国藩
● 凡人皆不可侮,无用人尤不可侮。

——曾国藩
● 向人说贫,人必不信,徒增嗤笑耳。

且人即我信,何救于贫,哓哓者可厌也。

——曾国藩
● 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

——曾国藩­休闲阅读网
/
● 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曾国藩
● 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曾国藩
●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曾国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