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材料作文:“熊孩子”也需要一片温
暖
背景材料:
南京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昊昊异常调皮:把同学打得头破血流;上课的时候,还把同学的书撕掉;课堂上随意的吵闹、跳绳、跳舞……告到家长那里,其父掐住昊昊的脖子,把他掐得快断了气,大家只得作罢。
三年了,40多名孩子家长实在忍无可忍,于是联名要求校方劝退昊昊,被校长坚决拒绝并让教师、家长全天候陪同昊昊完成在校学习。
对这一事件,你怎么看?
天性顽劣的稚童在遭受众家长指责劝退后竟被其父掐住脖子,以至快窒息,令人心痛中国的启蒙教育竟到了这般无能为力只能依靠暴力才能达到教化的目的了吗?幸甚校长的春风化雨重又给了熊孩子一片温暖的绿茵。
教育不只要启蒙,更需要爱心才可在温润稚嫩的心中竖立一面永恒的赤旗。
教育家费斯泰洛奇曾说:“即使是最贫困和最被人遗弃的孩子上帝也寄予了天赋的才能。
”虽然贪玩顽劣本就是孩子的标记,但是每个孩子都有别样的闪光点,并非别无二致,在孩子粗笨害羞和无能的背后隐藏着最优秀的潜力,只有在真诚的爱心教育中才能肆意的表现出来。
孩子需要教育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教育方式却决定了教育的结果。
人之初,性本善。
昊昊虽然因顽劣闯下大祸,但稚童年少,本性淳良。
近代著名物理学家焦耳因贪玩引起火灾,其父得知后并没用怪罪他而是采用爱的方式使小焦耳明晓道理,也正是因为父亲的爱才使焦耳成为著名物理学家。
而昊昊的父亲却选择了极端的方式,便如将麻绳缚于荆棘鞭打稚嫩的心灵。
显然,当今时代“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然化入历史的漩涡终被人们唾弃,而其父固步自封,实是愚钝至极。
便是子不教,父之过罢了。
时间如马,披沙拣金,含英咀华,因材施教,便是其中芳华,依然教化世人。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兮,咏而归。
”这是孔子对人性的关系,对教育的至诚。
如昊昊的校长在40多名家长联名要求劝退昊昊时,顶住向昊昊射来的利刃霜剑,守护了“熊孩子”的温暖,这为启蒙教育提供了范本。
显然为人师长,并不只有耳提面命的道义,又应有呵护心灵的情义。
昊昊父亲的行为暴力旁若无人,国家出台的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规其置若罔闻,国家是不是应加大对未成年的保护?毕竟国家的明天掌握在孩子们的手中。
自古忠孝两难全,但爱与教却可同兼。
承载稚童的这个花园,需要沥心栽植,播种温暖,才能使其茁壮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