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关节系统精品PPT课件

骨关节系统精品PPT课件

骨关节和肌肉系统 影像诊断学
1
骨骼、关节及其邻近的软组织的疾 病多而复杂,除外伤、炎症和肿瘤等疾 病外,全身各系统的疾病都可以引起骨 骼的改变,影像学检查都能在不同程度 上反映这些疾病的病理变化。
2
骨骼、关节的影像学检查的方法,主 要以X线检查为主,在此基础上选择性应 用CT、MRI检查,能不断提高疾病诊断的 符合率。
3
第一章 骨骼系统
4
第一节 检查技术
• X线检查 • CT检查 • MRI检查 • 超声成像检查
5
X线检查
X线平片:摄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任何部位都要摄正侧位,必要时还要照斜位、
切线位及轴位等。 • 应当包括周围软组织,四肢长骨要包括邻近的
关节,胸椎摄片应包括下胸椎,以便计数。 • 对诊断有困难的部位,应用同一技术条件摄两
扫描层厚一般用5-10mm,常规扫描软组织窗及 骨窗。 • 增强扫描
选择性应用,有助于肿瘤性质的鉴别、脊髓病变等 。
18
CT的优点 密度分辨率高,可以显示端面解剖的空间关系,
如鼻骨骨折的薄层扫描。 对钙化比较敏感,可以显示钙化的范围和类型
如脊柱、骨盆的病变等。 可以进行三维重建,显示关节及病变周围关系
60
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软骨类肿瘤:骨软骨瘤钙化 •关节软骨及椎间盘钙化:退行性
61
62
骨质坏死
• 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 死骨。
• 常见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死骨片)、缺血 性坏死、骨折后。
63
64
矿物质沉积
• 铅、磷、铋进入人体沉积于骨内,形成多 条横行相互平行的致密带,厚薄不一。
椎旁线);腰椎旁(腰大肌)
32
33
34
35

36
37
骨骼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 骨质疏松 • 骨质软化 • 骨质破坏 • 骨质增生硬化 • 骨膜增生
• 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 骨质坏死 • 矿物质沉积 • 骨骼变形 • 周围软组织病变
38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是指在一定的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减少,即 骨组织的有机和无机成分都减少。病理改变 是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的变细和数量减少。
骨干(骨皮质、骨松质、骨髓腔、营 养血管沟)
骨端(关节面) 子骨
30
31
–脊柱: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 椎5个、尾椎4个
• 生理曲度:颈椎、腰椎前突;胸椎、骶尾椎后突 • 脊椎:椎体、椎弓(椎弓根、椎弓板)、棘突、横
突、上下关节突、椎间盘 • 椎旁软组织:颈前(咽后壁、喉后壁);胸椎旁(
侧,以便对照观察。
6
膝关节正侧位 7
腰 椎 正 侧 位
8
血管造影
• 用于肢体血管疾病及良恶性骨肿瘤的诊断
9
下肢动脉造影
10
腋动脉损伤
11
骨盆骨折:髂外动脉损伤
12
8岁,左胫骨上端骨肉瘤
13
膝部损伤:腘动脉
14
骶骨恶性淋巴瘤
15
腰4和骶正中动脉
16
栓塞后造影
17
CT检查
• 平扫 尽量将病变部位与其对侧部分同时扫描,
41
42
骨质软化
概 念:矿物质含量减少,主要是不能钙化或钙化不足 常见疾病:维生素D缺乏、骨软化症、代谢疾病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和骨皮质变薄
腕部:干骺端膨大,边缘变毛糙 下肢骨:弯曲,‘O’型腿 骨盆:骨盆内陷 椎体:椎体呈双凹形
43
44
骨质破坏 概 念:
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如肉芽组织、 脓液、肿瘤等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 织消失。 X线表现:局部骨密度减低,骨质缺损 。
26
–长骨
• 小儿长骨:骨干、干骺端、骺和骺板
–骨干:骨皮质(密质骨)、骨髓腔 –干骺端:骨松质(骨小梁彼此交叉呈海绵状) –骨骺:骨骺(二次骨化中心) –骺板(骺盘):骨骺与干骺端之间横行的半透明线
• 骨龄:骨骼的骺软骨内二次骨化中心出现时的 年龄及骨骺与干骺端完全结合的年龄。
27
28
29
•成人骨骼:
如尾状骨骨折、寰枢关节半脱位、脊柱骨折等 。
19
腰4-5椎间盘CT 软组织窗、骨窗
20
膝关节CT骨窗、软组织窗
21
MRI检查
• 平扫
–自旋回波和快速自旋回波的T1WI和T2WI为基本 扫描序列,脂肪抑制T1WI、T2WI和水抑制T2WI 也是常用的序列。一般而言,对一个部位至少 应有包括T1WI和T2WI在内的两个不同方向的切 面检查。
39
广泛性骨质疏松 主要是由于成骨减少,常见于老年人、
绝经期妇女、全身性疾患、代谢性疾病、内 分泌性疾病等。 局限性骨质疏松
废用性骨质疏松,常见于骨折、关节疾 病、骨肿瘤等。
40
X线表现
骨松质 骨小梁数目减少,骨小梁变细,间隙增宽
。 长骨骨干
骨皮质变薄,骨髓腔增大,骨密度减低。 脊椎
椎体骨皮质变薄,变扁,椎体内结构可以 消失,椎体上下缘内凹,椎间隙增宽。
• 必须识别局部病变图像的密度和信号的改变, 推测其病理基础,进一步分析诊断。
• 必须合临床及实验室的检查,综合分析。
25
X线平片
• 骨骼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骨的结构与发育
• 骨的结构:密质骨、松质骨、骨髓 • 骨的发育:包括骨化与生长。骨化:膜内化骨(
颅骨、面骨),软骨内化骨(躯干、四肢、颅底骨 、筛骨)。 • 骨化中心:初级骨化中心、次级骨化中心。
45
骨质破坏的表现对判断疾病的性质有一定的帮助 良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 急性骨髓炎、骨肿瘤 慢性骨髓炎
46
47
骨质增生硬化
骨质增生硬化是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 增多,如慢性骨髓炎(骨密度增高,骨骼增大 ,皮质增厚致密,髓腔变窄甚至消失,骨小 梁粗而密集等)。
48
X线表现 骨密度增高,骨小梁增粗,骨髓腔变
窄甚至消失,严重者皮质和髓质难以区分 。
49
50
骨膜增生 •骨膜受到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 动增强所引起的骨质增生。 •线状(平行形)、层状(葱皮状)、花边 状、放射状(垂直形)、骨膜增生及袖 口征(Codman氏三角)。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Codeman三角
• 增强扫描
–其目的、意义与CT增强扫描相同。
22
腰椎矢状位 T1WI,T2WI
23
超声成像检查
• 对关节软骨、肌腱、韧带及软组织的病 变的定位、定量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 对骨骼检查有较大的限度。如对动脉瘤 、囊肿性病变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24
第二节 影像观察与分析
• 必须联系正常的局部解剖及局部病变的大体病 理学及组织学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