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压机节能分析

空压机节能分析


[3]编辑委员会.化工厂机械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4]范有发.冲压与塑料成型设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5]陈宏钧.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冷却水系统优化操作,确保空压机各级冷却器、 空气预冷系统的冷却效果达到最佳值;
(4)对空冷系统、空气纯化系统进行优化操作,摸索 总结水温、水量、空气温度等参数对系统阻力的影响;
(5)严格控制好分子筛吸附、再生效果,防止 CO2 带 入主板式换热器及塔内后造成阻力升高;
(6)控制好主换热器热端温差,降低空分系统的冷量 损失;
(6)排气压力 P2↓,则电耗 W↓。通过理论计算可知, 对 1 万 6 机组而言,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空压排气 压力降低 30Kpa,则空压机电耗每小时可降低 200 多度, 节能效果非常明显(另外,空压机特性曲线反映出:排压 降低后,排气量会增加,从而达到增产降耗的双重作用)。 空压机排压是由精馏下塔压力和空气系统阻力决定的,所 以在满足下塔正常工作压力前提下,如何优化工艺、有效 地降低系统阻力是空分系统节能的重要途径。
(kg.K);T 为环境温度,K;P2 为排气压力,MPa;P1 为进气压力,MPa;ηT 为空压机的等温效率;ηM 为空压 机的机械效率。
从式(1)中可以分析:
(1)环境温度 T↓,则电耗 W↓。但环境温度属于自然
条件,受人为因素影响小,基本上可以看作常数;
(2)进气压力 P1↑,则电耗 W↓。P1 由当地大气压力 P0 和空压机吸气系统阻力(主要是过滤器的阻力)决定,
1 万 6 机组空气系统阻力如图Βιβλιοθήκη 4 所示:0.475MPa
放空 空冷塔 空压机 FI1062
WE1001
0.515MPa V1101
0.482MPa
0.471MPa 0.464MPa
V101 V102
V103A、 B、C 上塔
分子筛
主换 热器
下塔
0.442MPa
图 4 1 万 6 空气系统阻力现状示意图
就 1 万 6 机组而言,运行现状表明空气系统的局部阻 力偏大:从空压机出口至空冷塔段,虽然管道短、设备少,
·182· 机械 2004 年第 31 卷增刊
·180· 机械 2004 年第 31 卷增刊
16000m3/h 制氧机组空压机节能分析
邹益金
(攀枝花新钢矾股份有限公司 氧气厂,四川 攀枝花 617000)
维尼纶厂和福建维尼纶厂投产。通过近一年的工业运行, 践证明,这一重大改进是成功的。
10
192×16=3072
R40 R40
φ290 φ412
φ210 φ466
3150
图 2 新螺杆图样
参考文献:
[1]巴尔斯科夫(苏).橡胶机械.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 [2]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2.2 管网特性曲线
管网特性曲线如图 2 所示。由于气体在管网中的流动 阻力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即:
ΔP=AQ2 式中:ΔP 为管网的阻力损失;Q 为管网的气体流量;A 为管网的阻力系数。
压缩机排气压力 P、 阻力ΔP(P-Pr)
Pc 阻力曲线
Pr
ΔP=Pc-Pr
Q 压缩机排气量
图 2 管网特性曲线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relating to the energy-consuming of a turbo air compressor. It gives some method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reduce the pressure-differences of air piping system, and the ways of energy-saving. Keywords:air separation plant;air compressor;energy-saving
引言
1 万 6 制氧机自 2002 年 5 月 28 日投产以来,氧、氮、 氩产量、质量均达到或超过设计值。但通过对该机组进行 系统的分析,空气管路系统的阻力大,造成空压机的排压 高、能耗高。本文对影响离心式空压机排压、功耗、排气 量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 VK50-3 空压机的性能 曲线和 1 万 6 空分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如何有效地降低空气 系统阻力、进一步优化该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降低机组 能耗提出了改进措施。2003 年 5 月,氧气厂对 1 万 6 空 压机出口管路进行了优化改进,系统的阻力大幅度降低, 耗电量由 7100Kwh 降至 6900Kwh,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7)研究主冷液位与上塔、下塔压力的变化关系,找 出主冷液位的最佳控制方法,降低空压机排气压力。
5 改进后的效果分析
2003 年 5 月,空压机出口管路按上述措施进行了节 能改造,空气系统的阻力预计降低了~30KPa,在保证精 馏下塔压力不变的前提下,空压机出口压力由 515KPa 下
降为 485KPa。改进前后各点的压力参数对比如表 1 所示。 表 1 改进前后压力参数对比
序号
位置
改进前压力值 改进前后力值 压力差值
(MPa)
(MPa) (KPa)
1
空压机出口 0.515
0.485
-30
2
空冷塔入口 0.482
0.484
+2
3
空冷塔出口 0.475
0.476
+1
4
分子筛出口 0.471
0.472
+1
5
主换热器入口 0.464
0.464
0
6
下塔入口
0.426
0.426
0
但阻力高达 33kPa,占供气系统阻力的 45.2%,其中孔板 阻力~20kPa、末端冷却器阻力~13kPa(设计阻力<4.5kPa)。
4 降低 1 万 6 机组空气系统阻力的措施
(1)取消或更换孔板流量计 FI1062(威力巴流量计的 阻力~1 KPa),可降低阻力~20 KPa;
(2)空压机末端冷却器 WE1001 进行节能改造和优化 操作,有效降低空气阻力(进口冷却器的阻力只有~2.5 KPa);
空压机的排压( Pc)由空分系统的工作压力( Pr)和 系统的阻力(ΔP)两方面决定的,即 Pc= Pr +ΔP。在 正常的生产状况下,空分系统的工作压力基本上是恒定的 (由设计确定);而空分系统的阻力在设计中虽然有一个 具体值,但由于在设计后的各个工序中:包括单机(或管 道阀门)的设计、安装,系统配置,操作控制等多因素的 影响都会造成系统的阻力偏离设计值。
图 2 中的二次曲线代表了气体在管网内流过时,阻力 损失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当气体流量为 Q 时,管网的阻 力损失为ΔP ,当用户的工作压力(如精馏下塔压力)为 Pr 时,则压缩机的排压达到 Pc 才能满足要求。在 Pr 不 变的情况下,ΔP 越低,则空压机的排压越低。
2.3 压缩机实际工作点的确定
3 1 万 6 机组空气系统阻力分析
所以其工作点是压缩机性能曲线与管网特性曲线的 交点,如图 3 所示。
压缩机性能曲线
压缩机排气压力 P、 阻力ΔP(P-Pr)
P2
B
P1
A
Pr 阻力曲线
Q2 Q1 压缩机排气量
图 3 离心式压缩机工作点变化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对同一压缩机而言,其性能曲线是 不变的,但随着管网阻力的变化,压缩机的工作点将沿着 性能曲线移动。当管网阻力降低后,压缩机的排压将由 P2 降为 P1,而排气量从 Q2 升为 Q1,如图中 A 点、B 点所 示。
压缩机耗电量 W 压缩机排气压力 P
流量与排压的变化曲线
P2
B
P1
A
W2
B
W1
流量与耗电量 的变化曲线
A
Q2 Q1 压缩机排气量
图 1 VK50-3 空压机性能曲线
压缩机在实际运行中,其工作点既会受压缩机性能曲 线的影响,又会受到管网特性曲线的影响。压缩机、管网、 空分三者之间在稳定工况下的平衡关系是: 压缩机的排气量=通过管网的气体流量=空分的用气量; 压缩机的排气压力 Pc-管网的阻力损失ΔP=空分的工作 压力 Pr;
[1] 徐忠主编.离心式压缩机原理.西安交通大学,2000. [2] 汤学忠、顾福民主编.新编制氧工问答.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3] DEMAG VK50-3 空压机操作手册,2001.
(上接第 179 页)
示新螺杆图样。
证明其投料量、含湿率、电机电流以及噪声振动等指标均
两台新型的螺杆压榨机制作完成后,现已分别在兰州 能完全满足工艺要求,部分指标甚至超过了原有机型。实
摘要:分析了影响离心空压机能耗的有关因素,并对如何降低 1 万 6 空分空气系统阻力、降低空压机能耗提出了措施和 建议。 关键词:制氧机;空压机;节能
Energy-saving analyzes for air compressor in 16000 m3/h air separation plant ZOU Yi-jin
所以采用高效过滤器、操作上定期除灰使过滤器的阻力控 制在设计范围内也是空压机节能的重要途径;1 万 6 机组 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自洁式过滤器,阻力与采用传统的袋式 过滤器比可由 1~1.5KPa 降低至~0.5KPa,使电耗降低 0.6~0.7%(相当于每小时节电 50kWh);
(3)空压机的机械效率ηM↑,则电耗 W↓。但ηM 主 要是由压缩机的设计、制造、安装决定的,当压缩机处于 正常运行时,该参数变化不大;
机械 2004 年第 31 卷增刊 ·181·
2 空压机性能曲线与管网特性曲线分析
2.1 空压机性能曲线
空压机性能曲线是由压缩机本身的性能决定的,其反 映了空压机排气压力 Pc、功率 W 随空气流量 Q 的变化关 系,如图 1 所示。通过性能曲线可以找到压缩机的最佳工 作点。图中压缩机在 A 点的工作参数为 P1、Q1、W1,在 B 点的工作参数为 P2、Q2、W2。图中反映出:当排压由 P2 降为 P1 后,空压机的耗电量随排压降低而降低,而排 气量却是增加的,此时既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增加的空气 量还有利于提高氧气产量。所以工作点 A 的经济性比工作 点 B 好,所以在压缩机运行中要尽量使工作点趋近 A 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