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战略研究目录商业银行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战略研究 (1)第一章绪论 (2)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 (2)第二章商业银行电子商务业务概述 (2)2.1 传统电子商务的概述 (2)2.2商业银行电子商务的现状 (3)2.3商业银行发展电子商务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3)第三章商业银行在电子商务竞争中的SWOT分析 (4)3.1 SWOT 分析和阐述 (4)3.2 银行商城的优势 (5)3.3 银行商城的劣势 (5)3.4 银行商城的机遇 (5)3.5 银行商城的威胁 (6)第四章商业银行发展电商战略目标 (6)4.1 大数据系统的建立 (6)4.2 实现互联网金融创新和转型 (7)4.3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 (7)第五章银行发展电商存在的问题 (7)5.1 金融脱媒加剧 (7)5.2 机制体制的局限 (8)5.3 用户体验服务亟待提升 (8)5.4、人才与经验的缺失 (8)第六章、商业银行发展电商的战略措施 (9)6.1 加强跨界联盟 (9)6.2 加速银行体制改革,提升工作效率 (9)6.3 发挥银行金融优势,建设差异化电商平台 (10)6.4 积极做好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10)第一章绪论研究背景以前,银行处于电子商务产业的最末端,处于明显被边缘化的地位。
甲方是支付宝,乙方是银行,支付宝依靠市场优势,对银行的叫价能力极强,支付交易手续费被支付宝压到3‰甚至更低。
而银行在线下刷卡的交易手续费可以高达3%,这是银行信用卡的一块重要收入。
所以如果是银行的用户在自己平台上买东西,由银行去带客户前往不同的商家,就不会被第三方支付机构挤压了。
其实“支付业务”都还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整个这笔交易中,银行能够掌握交易数据。
以前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普遍不向银行提供交易明细。
举个例子,银行只知道自己的用户在支付宝花了150块钱,但它根本不知道这150块是买了什么东西。
而这些数据,正是阿里云的核心价值。
所有银行都知道,用户数据决定了未来的生存竞争力,何况这个用户本来也是自己的持卡用户。
这是银行有动力用现在这种模式做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的根本原因。
研究意义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取决于信息流、物流、现金流三个方面共同协同作用,就目前商业银行发展电子商务而言,其虽然有现金流的明显优势,但在信息流、物流上尚无法与京东、阿里巴巴相竞争,越来越多商业银行推出自己的电商平台,可仍存在定位不清晰,业务模式未成熟的情形。
因此,本文通过对银行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和传统电商业进行分析比较,一方面为银行发展电商明确战略定位提供一定的建议,另一方面对银行发展电商的业务切入点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方法本文将对国内传统电商业与银行发展电子商务进程进行阐述,通过分析商业银行发展电商的战略目标、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三步对其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并通过SWOT分析得出银行发展电商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此对银行电商的业务模式选择提供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商业银行电子商务业务概述2.1 传统电子商务的概述广义而言,电子商务是指以电子设备为媒介进行的商务活动;狭义而言,电子商务是指基于服务器和浏览器的方式,在互联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在全球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买卖双方不见面地而进行各种商务活动,并实现消费者的网上交易、商户之间的网上买卖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商务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创新型商业运作模式。
可以说电子商务是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
根据交易中参与对象的不同,通常将电子商务分为 3 种模式,即:B2B( Business to Business 企业对企业),B2C(Business to Customer 企业对消费者)和 C2C(Customer to Customer 消费者对消费者)模式。
2.2商业银行电子商务的现状面对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和互联网金融大潮的挑战与机遇,各家银行均借助金融机构所特有的支付通道、信用消费以及高端客户资源等核心优势,全力打造自有的电商品牌,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创新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开创了新型的“银行系电子商务”。
客观的讲,网上商城不是商业银行主动选择的结果。
在传统经营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的预期背景下,各大商业银行才不得不投身于建设网上商城的大业。
在2012 年里,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不约而同地推出“纯电商模式”的网上商城平台,涉足真正意义上电商领域。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传统经营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不是指要摒弃传统银行业务而转战电商市场。
目前,国内银行系电商平台主要包括:(一)以交行“交博汇”和建行“善融商务”为代表的综合型平台,两家银行均采用了 B2B 和 B2C 交易相结合的模式,同时兼顾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服务对象和金融产品业务种类多样化。
(二)以农行“E 商管家”和中信银行为代表的侧重 B2B 领域的平台,为传统企业转型电商提供咨询服务、支付结算和营销平台服务功能。
(三)其他大多数商业银行都以网上商城的形式提供B2C 模式服务,为客户提供在线服务、信用卡分期付款等服务。
2.3商业银行发展电子商务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商业银行中以建设银行为代表就曾与阿里巴巴合作小微企业贷款,但后来因为一件分歧而终止,阿里金融表示:虽然电商平台上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但是能通过银行信贷门槛的小微企业却极为有限,而且电商平台上小微企业在网络上所积累的信用并不能获得银行的充分认可,仍然需要担保、抵押或者联保等形式,这显然对满足电商小微企业的融资不利;而且小微企业数量庞大,融资额度低,传统信贷操作的方式并不能高效实现他们的融资需求,效率比较低。
但银行方面认为之所以出现后来合作的减少甚至暂停,和阿里巴巴渐渐希望在银行的贷款利息中分得一杯羹、向企业收取与贷款相关的费用,遭到了银行的拒绝有关,因为银行认为这加重了客户负担,也增加了银行风险。
来自银行的说法是,已经拥有阿里小贷的阿里巴巴开始不满足于做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和为银行提供企业信息,阿里巴巴希望收取贷款资金的2%作为费用。
于是,两家之间的合作逐渐变凉,目前,阿里巴巴旗下的余额宝就冲击了商业银行最核心的业务一存款。
另外,淘宝上开设基金网店,成为了中国互联网首个基金销售的第三方电商平台,至今已经有40多家基金公司在淘宝网上开设店铺。
为了微小企业的融资贷款,阿里推出了“阿里小贷”,而面向消费者信贷,推出“花呗”等业务。
此外,阿里是我国第一批民营银行的试点企业。
总的来说,阿里巴巴已经在支付、小贷、保险、担保、理财五个方向深入发展,形成了最大规模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这是对传统金融业的创新,同时也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为此,商业银行开始陆续推出自身的电商平台,来防止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对银行业务的侵蚀,弱化淘宝、京东等网络购物平台对物流、信息流的垄断,与互联网企业平台争夺交易数据和网络支付、结算等市场所进行的尝试。
第三章商业银行在电子商务竞争中的SWOT分析3.1 SWOT 分析和阐述SWOT 分析方法是一种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的企业战略分析方法。
其中,S 和 W 属于内部因素,S 代表 strength(优势)、W 代表 weakness(弱势);O 和 T 属于外部因素,O 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 threat(威胁)。
矩阵中右下方的 4 格分别不同因素组合的对应策略:SO 策略表示应对优势与机遇的策略、WO 策略表示应对劣势与机遇的策略、ST 策略表示应对优势与威胁的策略、WT 策略表示应对劣势与威胁的策略。
3.2 银行商城的优势与主流电商相比,银行在客户资源、金融服务和品牌效应三方面都有天然的优势。
第一,银行拥有优质的商城客户资源,包括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
对于个人客户,银行拥有个人客户真实的、完整的身份信息和信用记录;对于企业客户,银行拥有真实的、完整的经营资料、资产负债状况及信用资料。
这些真实且有效的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信息,正是银行发展商城的资源优势。
第二,银行拥有专业的、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银行所能提供给客户的金融服务是自成体系的,涵盖了存款、贷款、外汇、理财、基金、保险、信托等普通客户所需的方方面面。
由于银行本身拥有上述各类产品的平台,并且掌握着大量资金,就有能力在不同产品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可以为客户提供符合逻辑的、满足客户需要的、综合全面的金融服务。
第三,银行拥有强大的品牌效应。
银行有着广泛的客户信任基础,通过线下网点、线上销售渠道、专业的客服团队等,银行凭借长期以来所建立的完善的服务体系可以支撑起强大的品牌效应,不需要从零起步。
3.3 银行商城的劣势与主流电商相比,银行商城在人员成本、营销手段、响应速度方面存在劣势。
第一,银行商城团队的人员成本较高。
在商城建立之初,所有团队成员都是既有人员,短期内不会增加额外的成本。
而在商城逐步做大的过程中,对人员数量的要求会不断加大。
从数量庞大的初级运营人员的层面进行比较,考虑工资、奖金、“四险一金”和福利的因素,银行的成本必然要高于主流电商。
第二,银行商城的营销手段往往会受内部文化的制约。
与传统电商相比,银行针对网上商城的营销相对低调,很难看到铺天盖地的广告。
在广告形式上,银行仍然倾向于体现专业性,不会过度追求潮流性和新鲜感。
第三,功能扩展和体验提升方面的响应速度是银行商城的软肋。
由于受到机构庞大、环节复杂、流程繁琐等因素的影响,银行商城很难快速扩展功能或者提升体验,在这一点上与主流电商难以抗衡。
3.4 银行商城的机遇银行商城发展的外部机遇,主要体现在金融观的转变、金融产品虚拟化、金融服务一体化趋势三方面。
第一,外部金融观的转变使得银行以战略眼光来看待商城业务的发展。
传统金融观是指“金融机构观”,其主要观点是认为不同的金融机构承担不同的金融服务功能,机构与其从事的业务、承担的功能一一对应。
现代金融观是指“金融功能观”,认为金融体系承担着清算和支付结算、转移经济资源、管理风险、提供信息等功能。
在这一外部观念转变的大背景下,各大银行纷纷谋求创新的发展策略,网上商城是其中的一个方向。
第二,金融产品虚拟化促使银行下定决心发展商城业务。
网络经济促使商品流、资金流信息化,促使信息流电子化。
受电商行业整体发展的影响,银行金融运作的虚拟特性被强化。
近年来,银行经营地点、经营业务、创新金融产品、服务过程的虚拟化程度已经大大提高,为各大银行下定决心发展商城业务做好了铺垫。
第三,随着银行所面临金融环境及经营环境的深刻变革,整个社会对金融服务一体化的要求日益提高。
最先发展起来的网上银行无法突破银行业务本身的框架,满足不了客户越来越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