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1.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这个物流定义的制定者是()AA.国家标准物流术语B.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日本通产省物流调查会D.美国军事后勤协会2.从社会再生产的总体角度对物流活动进行认识和研究,这属于()AA.宏观物流B.中观物流C.微观物流D.社会物流3.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和支柱是()AA.准时生产方式B.看板管理方式C.混合物流D.共同物流4.企业组织其物流的具体形式是()CA.线路B.节点C.网络D.运输5.以连接不同运输方式为主要职能的节点类型是()AA.转运型节点B.储存型节点C.流通型节点D.综合型节点6.合理容纳商品,抵抗外力,保护和宣传商品,促进商品销售的物体,这是包装的()BA.动态含义B.静态含义C.广义含义D.狭义含义7.物流现代阶段和历史上的()相关。
CA.通货膨胀B.科技创新C.石油危机D.经济衰退8.物流企业受货主委托所进行的单一功能的物流活动是()DA.综合性物流B.专业性物流C.单一性物流D.功能性物流9.从社会再生产的总体角度对物流活动进行认识和研究,这属于()AA.宏观物流B.中观物流C.微观物流D.社会物流10.物流初级阶段,生产企业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上。
AA.生产B.原材料物流C.销售物流D.库存11.以组织物资在物流系统中运动为主要职能的节点是()。
DA.转运型节点B.储存型节点C.调度型节点D.流通型节点12.在设计物流系统时,美国管理专家梅奇认为,成立两个彼此独立的分析小组较为可取,一组是工作分析小组,另一组是()。
AA.管理监督委员会B.协调小组C.财务小组D.流程分析小组13.在物流系统中,既是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又是作为一个为物流系统整体服务的辅助系统的子系统是()CA.运送子系统B.配送子系统C.信息子系统D.流通加工子系统14.在五种运输方式中,运输速度最快的是()DA.铁路运输B.水路运输C.公路运输D.航空运输E.管道运输15.在仓储管理活动中,为了用电脑对物品的管理活动进行处理,应当对物品进行()。
CA.入库作业B.出库作业C.编号作业D.清点作业16.补货作业的筹划必须满足两个前提,即“将待配商品放置在存取都方便的位置”和()B A.“缺货”B.“确保有货可配”C.“不许缺货”D.“不缺不补”17.在直接使用环境资源方面,运输是()的主要消费者之一。
AA.能源B.水资源C.矿产资源D.土地资源18.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原则是()。
BA.准确性原则B.安全性原则C.及时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19.水运拖排和拖带法以及顶推法,是()措施。
BA.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B.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能C.直达运输D.特殊运输技术20.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小、更加安全的运输方式是()B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水上运输21.在存储布局设计中,将经常一起订购的物品放置在相互接近位置的布局标准是()AA.互补性B.相容性C.流动性D.货物规格22.在仓库的布局时,存储区的布局会直接影响仓库的()BA.运转效率B.周转率C.存货量D.配送作业速度23.在各种配送中心中,基本上没有长期储存功能的是()DA.储存型配送中心B.加工型配送中心C.零售商型配送中心D.流通型配送中心24.在配送管理的各阶段中,地位最为突出的阶段是()BA.计划阶段B.实施阶段C.评价阶段D.改进阶段25.将订单按分拣区域进行分解的过程叫()AA.订单分割B.订单分解C.订单分类D.订单分批26.确定配送路线可以采取各种数学方法和在数学方法基础上发展和演变出来的()DA.节约里程法B.数学计算法C.方案评价法D.经验方法27.根据上下游生产的需要,将水泥拌成混凝土混合料,改变了以粉状水泥供给用户的习惯作法,这种加工属于()CA.保护性加工B.提高物品利用率的加工C.为消费方便省力的加工D.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加工28.自行车的运输包装是将同类零部件组织在一起装箱,运到目的地后再组装成自行车,这种包装属于()BA.保护性包装B.节省空间包装C.方便作业包装D.集成性包装29.生产的标准化和消费需求的个性化之间的矛盾,是()产生的基本原因。
AA.流通加工B.运输C.仓储D.配送30.控制及作业信息是指在物流业务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它具有很强的()BA.稳定性B.变动性C.规律性D.随机性31.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符号或信号序列是()DA.编码B.标识C.标志D.码32.研究物流质量,应当将提高物流质量的重点放在提高()上。
D A.外在质量B.绝对质量C.内在质量D.相对质量33.在物流活动中,顾客知情权主要是通过()来保证的。
BA.信誉B.沟通C.承诺D.现场34.在物流服务过程质量中,最基本的是()BA.承诺质量B.物品保护质量C.沟通质量D.响应质量35.仓储管理的目的是()。
CA.充分利用仓储资源B.尽量减少库存量C.实现仓储合理化D.保持信息畅通36.最常用的物流信息识别与采集技术是()DA.数据库技术B.射频技术C.跟踪与控制技术D.条码技术37.世界上最古老的运输方式是()。
D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管道运输D.水上运输38.用户在接受物流服务过程中感受到的物流服务质量是物流()。
CA.服务形象质量B.服务现场质量C.服务过程质量D.服务信誉质量39.能否在物流计划出现变动时在第一时间与顾客进行沟通,说明变更的原因并征询顾客意见是()的主要表现。
D A.承诺质量B.物品保护质量C.响应质量D.沟通质量40.决定整个配送系统水平的关键因素是()AA.分拣与配货B.分拣与送货C.配货与送货D.流通加工41.物流初级阶段主要是在()。
BA.20世纪初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70年代42.管理学成本主要用来对物流成本进行预测和决策,确定()。
CA.物流模式B.成本控制时机C.成本控制重点D.成本变动趋势43.在物流系统中,其功能贯穿于物流各子系统业务活动之中,支持其业务活动的子系统是()。
CA.运送子系统B.配送子系统C.信息子系统D.流通加工子系统44.在补货方面,适合于一日内作业量变化不大,紧急插单不多,或是每次拣取量大情况的补货原则是()。
AA.批次补货B.定时补货C.随机补货D.随时补货45.冷冻加工是为了保鲜而进行的流通加工,这种加工属于()。
AA.保护性加工B.提高物品利用率的加工C.为消费方便省力的加工D.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加工46.具有最高现代化程度的配送中心是()。
BA.制造商型配送中心B.专业物流型配送中心C.批发商型配送中心D.零售商型配送中心47.从加工对象上看,流通加工的对象是()。
AA.商品B.原材料C.半成品D.成品48.当用户下达订单时,能迅速地确定用户所需物品所处的位置以及数量是否足够,并迅速选拣出来,这是()的表现。
AA.响应质量B.承诺质量C.信誉质量D.观念意识质量49.顾客选择物流经营者的依据是物流经营者的()。
BA.内在质量B.外在质量C.相对质量D.绝对质量50.在五种运输方式中,运载能力强的是()BA.铁路运输B.水上运输C.公路运输D.航空运输E.管道运输51.配送的准备工作和基础工作是()。
CA.分拣与配货B.储存C.备货D.配送加工52.将一定重量或数量的散状物品用一个容器包装,或将可以相互拼凑以减少占用空间的物品用一个容器包装,这种包装属于()。
DA.保护性包装B.节省空间包装C.方便作业包装D.集成性包装.53.开始设计或重新设计一个物流系统之前,首先应明确叙述()。
CA.具体的物流活动B.设计任务C.分析的目标D.系统的功能54.适合于分批近拣货,拣货时间固定且处理紧急插单的时间固定的补货工作的补货方原则是()。
BA.批次补货B.定时补货C.随机补货D.随时补货55.在五种运输方式中,运输速度最慢的是()。
BA.铁路运输B.水上运输C.公路运输D.航空运输E.管道运输56.物流外在质量主要包括服务过程质量和()。
CA.服务管理质量B.服务现场质量C.服务形象质量D.服务环境质量57.物流开发阶段的标志是()对物流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DA.经济学界B.实业界C.军事领域D.A和B 58.将配送评价分为专门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的分类标准是()。
AA.评价的范围B.各部门之间的关系C.配送的性质D.配送程序59.在五种运输方式中,运输速度最快的是()。
DA.铁路运输B.水上运输C.公路运输D.航空运输60.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出现在()B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本世纪初二、多选题1.世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趋势有()。
ABCA.系统化B.专业化C.信息化D.个性化E.全球化2.海运和陆运普遍使用的集装箱是( ) ACA.20英尺B.30英尺C.40英尺D.50英尺E.35英尺3.物流管理的相关活动级消费者提供的四种效用是()ABDEA.形态效用B.占用效用C.劳务效用D.时间效用E.空间效用4.下列物流中,属于微观物流的有()BCA.绿色物流B.供应物流C.生产物流D.城市物流E.国际物流5.在物流流程设计中,进出货设计时最重要的要掌握()AEA.进货时间B.订单处理C.进货间隔D.出货时间E.搬运空间。
6.线路的特点包括()ABCDEA.方向性B.有限性C.多样性D.连通性E.选择性7.流通包装的功能主要有()ABDEA.定量功能B.保护功能C.识别功能D.便利功能E.效率功能8.仓储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有( )等子系统。
ABCDEA.采购管理B.库存管理C.入库管理D.储位管理E.出库管理9.总的来说影响运输线路选择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即( )BEA.效率因素B.成本因素C.质量因素D.环境因素E.非成本因素。
10.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有( ) BCEA.运输企业B.运量C.运距D.运力E.运输方式11.运输合理化的主要措施有()ABCDEA.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B.发展直达运输C.配载运输D.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E.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能12.入库作业的原则有()。
ABCA.集中作业B.保持顺畅C.合理安排D.订单跟踪E.成本节约13.盘点作业的目的主要有()ACDA.确认实际的库存量B.确认库存条件C.查清库房帐面损益D.发现库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E.查清储存质量14.盘点作业的内容有()。
ABDA.查数量B.查质量C.查人员责任D.查保管条件E.查成本效益15.分拣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即()。
CEA.按量分拣B.按库分拣C.按单分拣D.按货架分拣E.按品种分拣16.决定分拣策略的主要因素有()ABCDA.分区B.订单分割C.订单分批D.分类E.分拣计划17.配送中的储存的具体形式有()BDA.整存B.储备C.单独储存D.暂存E.分拣储存18.对于配送合理化而言,供应保障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志,供应保障标志的指标包括()ABDA.缺货次数B.配送企业集中库存量C.交货及时性D.即时配送的能力和速度E.配送投诉19.流通包装的含义要从四个方面加以理解,这四个方面是()ABDEA.包装技法B.包装材料C.包装工具D.包装造型E.包装标志20.流通包装的类型有:()BCEA.稳定性包装B.保护性包装C.集成性包装D.支撑性包装E.识别性包装21.物流信息处理的主要工作有:()ABCDA.分类与汇总B.信息编目C.信息储存D.信息更新E.信息公证22.物流内在质量的主要内容有:()ACDA.质量保证体系B.物流环境质量C.物流工作规范D.质量管理制度E.历史质量23.下列指标中,属于信用质量指标的是()BCDA.订单反应时间B.客户投诉率C.合同正确履行率D.不可抗力及时通知率E.货物及时发送率24.响应质量的构成指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