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银行会计流程再造研究XXX银行流程再造研究系列之一一.会计流程再造提出的背景.二.会计流程再造的目标和意义.三.目前国内金融机构会计流程的概况.四.会计流程再造构想和方案.五.会计流程再造实施步骤、质量管理及风险控制。
一.会计流程再造提出的背景。
1.1流程再造的起源及其发展。
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最早提出并将它引入到西方企业管理领域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博士(Micheal HflIHmer).1990年,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先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
1993年哈默与钱皮教授(James Chamby)共同发表了<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一书,该书的问世引起世界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并使BPR成为企业管理研究和实践的热点。
他们指出,‚业务流程再造就是要针对企业竞争环境和顾客需要的变化,对业务流程进行。
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再造新的业务流程,以求在速度、质量、成本、服务等各项当代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改善‛。
在哈默博士提出业务流程再造概念的同时,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对业务流程再造重新界定,他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主要有:日本业务流程再造专家小林裕认为业务流程再造是将某些要素重新组合成某些事件;T〃H〃达文波特(T.H.Davenport)和J〃E〃肖特(J.E.Short)认为流程再造是组织内和组织之间工作流和各种流程的分析与设计;M〃毛哲(M.Morrow)和M〃哈哲尔(M.Hazel)认为业务流程再造是检查关键流程中的活动和信息流,以达到简化、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柔性的目的;N〃文卡特曼(N.Venkatraman)认为业务流程再造是企业对内部运营流程的重新构造,以改善产品分销与发运服务的业绩;R〃B〃坎波南(R.B.Kaplan)和I〃墨多克(I.Murdock)认为业务流程再造是对企业如何运作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同时对其工作流程、决策、组织和信息系统以集成的方式进行再设计;J〃N〃洛文沙(J.N.Loewenthal)认为业务流程再造是以组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对企业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再设计,以达到组织业绩的巨大提高。
芮明杰、钱平凡博士在合著的‘再造流程》中,综合国内外成果,经过努力和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这个体系有如下几方面重要突破:一是从企业的性质和企业的运行出发,分析认为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它的投入产出过程及管理投入产出的过程便是两个最基本的流程,在这两个基本的’RichaldBChase,Nicho|esJAquilano,FRobertJacobs,运营管理,机槭工业出版社。
2004年版二是着重分析了企业的流程概念、特性、功能,并深入探讨了流程产生的理论基础为分工理论及逻辑理论,为流程的设计,再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流程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既定的内在工作逻辑条件下分工的变化。
三是认定流程的基本构成要素为:活动、活动闻的关系、活动的实现方式以及活动的承担者。
任何一个企业流程均有其内在的东西,这就是企业信奉的理念、价值观以及领导者的领导风范。
四是探讨了再造流程的内涵,尤其给出了再造流程的具体过程,包括组织、流程的识别和绘制,流程关键点的突破、创意思考以及实施改造后流程的运转2。
从以上这些研究中可以归纳出业务流程再造的三个基本内涵:1、BPR是一项战略性的进行企业重构的系统工程。
企业实施BPR并成功的根本动力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企业根据这一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对企业各项运作活动及其细节进行重构、设定与阐述的系统工程就是BPR。
具体而言,BPR借助了工业工程技术、运筹学方法、管理科学、信息技术等多项现代社会人文科技手段,从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对企业进行系统重构。
2、BPR的核心是面向顾客满意度的业务流程。
市场或顾客需求,是企业一切活动的目标和中心。
企业组织的使命就是要了解市场和市场上顾客的需要,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产品与服务。
业务流程再造就是要压缩科层组织中的管理层级,缩短高层管理者与一些员工、顾客之间的距离,更好地获取顾客的意见和需求,及时进行经营决策调整,以提高顾客满意度。
因此,一切为了顾客,一切为了方便顾客,而不是为了方便自己,这就是面向顾客满意度的流程再造的出发点和归宿。
3、BPR成功的关键是要实现技术和人的有机结合。
BPR的核心任务是要将技术和人这两个关键要素有效运作在业务流程的再设计与重构活动之中,从而推进企业组织的技术性(如技术、标准、程序、结构等)和社会性(如组织文化、行为规范、作业风格、激励方式等)发生适应企业整体绩效改进和长远发展的改变。
没有社会性方面的再造,只有技术的应用,最终将是脱离企业实际需要的自动化;而没有技术的应用,只有社会性的再造,那只是在低水平上的资源调整。
只有两者联合推进,才能真正体现出BPR的魅力。
1.2流程再造在金融行业(银行)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尽管国有商业银行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外资银行、股份制银行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资产质量方面、资本金与盈利能力方面以及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
到2006年我国将全面开放银行业,届时中资银行将与外资银行在公平、对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在此之前如果不能通过深化改革,提高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中、外资银行之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大,其后果不仅中资银行将受到巨大冲击,还会延缓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进程,给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银行业应该积极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管理模式,大力进行综合改革,努力提高综合竞争力。
国外银行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再造活动,其原因是银行的效益大幅度下滑,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界人士开始对传统的业务流程质疑,并且开始反思问题的所在。
后来根据流程再造的思想,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对原有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基本上建立了适应市场需要的业务流程和为业务流程提供良好服务的组织结构。
我国的银行由于以前并不是商业性质,而是属于行政机构,因此并没有建立起商业化的思想理念和市场化的观念。
尽管现在己经进行了商业化改造,但是仍然留有行政方面的影子.比如,银行的设立与行政机构的设立平行,银行按照省、市、县等行政区划来设立自己的分支机构,并不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
随着外资银行挑战的逐步临近,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会计业务流程作为商业银行核心业务流程之一,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会计部门作为银行的一个主要部门,管理着大量的会计人员,这些会计人员既要承担营销的职责,又要负责银行的会计核算,工作压力大,沟通环节多。
通过对会计业务流程的再造,可以进一步降低银行运营成本,节约资源,提高客户服务效率。
1.3目前我国银行行业会计流程的概况。
目前国内银行分为三大类,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虽然这些银行在规模上相差很大,但其业务种类却基本相对,特别是会计业务流程特别相似。
因为早期中国只有工商银行,很多银行的人员都是来源于工商银行,规章制度都是从工商银行抄过来的,而且中国还有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这样的行业组织,导致中国的银行业务同治化非常严重。
银行会计流程可以分为前台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流程和后台业务支撑流程,商业银行每笔发生的业务,都要涉及到会计业务流程,并且伴随着帐务资金的进入或者转出,都会影响到客户在银行的价值,所以会计流程的有效设计能够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增加客户服务的质量,提高客户服务的满意度;后台业务流程虽然没有和客户直接接触,但它会影响到服务的效率,后台业务流程的合规性和风险的把控,是所有商业银行面临两难的问题。
商业银行的前台客户服务流程和后台业务支撑流程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单一的优化某一个业务流程,都不能提高服务效率,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从整体业务出发,用系统的视角看待业务流程,让前台客户服务流程和后台业务支撑流程进行有效的协调,才能更好的为客户服务,提高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
1.3.1数据尚未集中的银行中国银行业务虽然基本相同,但是处理这些业务的系统(简称:综合业务系统)却差别很大,不同的银行对综合业务系统建设的重视程度、投入成本(包括人力和财力)等不同,导致综合业务系统的之间的差别。
目前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部分地方性商业银行都基本实现数据集中,只有部分中小型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尚未实现业务集中,这部分银行会计处理业务流程相对还比较原始,这类银行一般采用综合柜员制度,综合柜员在严格授权管理下,实现单人临柜进行会计、出纳、储蓄、中间业务等业务的处理工作。
综合业务柜员制度,要求柜员必须独立处理每笔业务,所有与该业务相关的录入数据、数据审核、业务提交等工作都有自己独立完成,对柜员的业务素质要求非常高,而且还要有完善的内控制度。
柜员逐笔进行业务处理,一笔一清,当笔业务未处理完成不得离开柜台,也不得接受第二笔业务,当日业务当日必须处理完毕,不得积压,日中进行轧帐,有些银行还要进行后督业务处理,将当日做的业务根据传票再进行录入,系统进行后督检查。
综合业务柜员除了做储蓄、对公、中间业务等业务种类外,还要承担其他一些业务岗位职责,比如:挂失、解挂、冻结、解冻、信用卡业务、代理业务、兑换业务、证券业务等,保管使用各类印章,如:转讫章、现金讫章、储蓄专用章等;当日营业结束,按照规定打印相关报表,并核对当日库存现金和凭证,核对无误后,柜员进行平帐,然后签退,并将重要空白凭证、印章全部入箱,办理相关交接手续,将全部款项交清后,方可离开。
在这种综合业务系统模式下,客户提交办理业务单据后,柜员先对单据进行人工审核,根据业务经验进行凭证检查,印章检查。
有些银行有验印系统,柜员将单据扫描上传,系统验印无误后,系统进行记帐处理。
1.3.2数据大集中后的银行随着中国银行业逐步股份制改革,特别是90年代以后,实力雄厚的股份制银行开始进行业务整合,传统分散的银行业务处理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为了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减少业务操作风险,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对传统银行业务进行整合势在必然;另外,随着银行业务竞争的激烈,银行企业已经初步认识到客户服务的重要性,建立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银行业务系统是各家商业银行整合业务系统的重要思想。
在这种情况下,前台柜员既要处理会计业务又要搞好客户服务,传统业务流程下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必须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将前台业务数据录入和后台业务处理进行分离,减轻营业网点会计核算方面的压力,让前台柜员有更多时间、更加规范的服务,为客户提高优质、高效的银行服务,从而提高银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