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一情绪与情感概述二大学生情绪情感特点三情绪调适
一情绪与情感概述二大学生情绪情感特点三情绪调适
B型性格人的特点
从未感到被时间所迫,亦未因时间不够用而感到烦躁; 除非万不得已,不在别人面前自夸; 与人为善,不对别人产生敌意; 消遣时,尽兴而返,心旷神怡,与世无争; 休息而无罪恶感; 不易为外界事物所扰乱; 不了了之,很容易使自己放下未完成之事而稍作休息或另觅
生活之情趣。
这种人多表现为温和平静,从容大度,不过分争强 好胜,随遇而安。研究表明,长寿人群中,B型性格 者占83%。
合理情绪理论 —情绪控制与调节的重要方法
ABC理论
A-------------------------C
刺激事件
情绪反应
A-----------B-------------C
刺激事件 认知 情绪反应
例如:
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 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走过去了。这两 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 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 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 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 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 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两种不同的想法 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 能觉得无所谓,该干什么仍继续干自己的;而 后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至无法平静下来干好自 己的工作。
人 生 感 悟
情绪调节理论:
艾利斯ABC理论
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 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 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ABC理 论的基本观点。 在ABC理论模式中, 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 念(Believe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 评价; 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Consequence)。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 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起了C。
富又极其复杂。
波动性和两极性
社会、家庭、学校及生活事件,都会对大学生的情绪 产生影响。社会的变迁、体制的变革,社会面临新与 旧的更替,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大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易产生困惑和迷茫,价值 的判断,认知的取舍,前途的选择,心理会有许多矛 盾;家庭的变故,家庭成员关系的亲疏以及学习、交 友等个人生活事件都会影响大学生情绪。使大学生情 绪摇摆不定、跌宕起伏,时而热情激动、时而悲观消 沉,表现出极大的波动性。这种情绪的极端形式就是 情绪的两极性,从一个极端跳到另情绪。即不善于表达或发泄诸如焦虑、 抑郁、绝望等情绪,尤其是经常竭力压制原本应该发泄的愤 怒情绪。
行为退缩。由于负性情绪不能及时宣泄,而导致一系列退缩 表现,如屈从于权势,过分自我克制、回避矛盾、迁就、忍 让、宽容、依赖、顺从,为取悦他人或怕得罪人而放弃自己 的爱好、需要。
丰富性和复杂性
从人的生理发展分段来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1425岁),这一时期是人生面临多种选择时期,学习、 交友、恋爱等人生大事基本在这一阶段完成。大学生 作为特殊群体,生理基本成熟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 处于心理断乳期,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对人、事、社 会等各种现象特别关注,对友谊与爱情执着追求,对 新鲜事物十分好奇,对学业和未来充满信心,朝气蓬 勃、积极进取,拥有许多积极情绪(增力情绪)。但 大学并不是伊甸园,也有竞争与压力。考试不及格、 朋友误解、恋爱失败甚至天气变化等都可以导致消极 情绪(减力情绪)的产生。可以说大学生情绪极其丰
面部表情:面部肌肉变化的模式。 姿态表情:面部以外的身体部位动作,包 括手势、身体姿势等。 语调表情: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如 高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加快,痛苦时语调低 沉、语速慢等。
表 情 图
身 体 姿 态 图
二、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丰富性和复杂性 波动性和两极性 激情性和冲动性 阶段性和层次性 内隐性和外显性
指与机体的天然生理需要和较低级 的心理过程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与人在历史发展中所产生的社会需要
相联系,其基础是与人和人之间的关
系下联系的需要。如对社会的贡献、
道德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
2、情绪和情感在稳定性上的差别 情绪——情景性、激动性和短暂性 情感——稳定性和长期性
3、情绪表现的外显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
人在生气时,会分泌出有毒性的物质, 一个人生气十分钟所耗费的精力,不亚 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因此,生气 的心理反应是十分强烈的,它的分泌物 比任何情绪都复杂,都更具有毒性。
德国学者康德说过:“生气是拿别人的 错误惩罚自己”。
一个粗心的医生,将两个病人的诊断 报告弄错了。原本没有癌症倾向的病人因 为错误的诊断报告,而极度的伤心、痛苦、 焦虑,并且情绪极不稳定。没过多久,在 医院的再次检查中,果真发现了癌症的倾 向。而那位本应有癌症倾向的病人,由于 拿到了没有癌症倾向的诊断证明,情绪变 得高涨,心情变得愉悦,病情渐渐好转。
激情性和冲动性
由于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对自 己的情绪能够有所控制,但大学生群体兴趣广 泛,对外界事物较为敏感,加之年青气盛和从 众心理,因而在许多情况下,其情绪易被激发, 犹如急风暴雨不计后果,带有很大的激情性和 冲动性。如果这种激发结果是积极的,有利于 大学生成才,如见义勇为,或是听英模报告会 等,都会奏响正义的凯歌;如果激发是消极的, 甚至是反面的,如为了哥们义气或小团体利益 不惜违反校规校纪甚至犯罪,就会成为愚蠢的 举动。
嫌恶、愤怒、憎恨
产生否定情绪
你感到幸福吗?
幸福感=
成就(学历、金钱、地位、能力)
欲望
有一个关于我国的贫困落后地区党政公务人 员、文教卫生人员、城里打工人员和乡下农 民的主观幸福感的调查,最具幸福感的是哪 一类?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1、引起情绪和情感的需要的性质不同。
情绪——天然需要 情感——社会需要
不合理信念的几个特征:
1.绝对化要求。 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
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 “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
2.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 思维方式的表现。艾利斯曾说过,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 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其内容的好坏一样。过 分概括化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 3.糟糕至极。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 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将 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 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
一情绪与情感概述二大学生情绪情感特点三 情绪调适
一、情绪与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人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
生的一种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内心体验。
中介
需要 人 愿望
观点
客观事物
态度体验
客观事物
愉快、满意、喜爱
产生肯定情绪
符合个体的需要 不符合个体的需要
得到满足 得不到满足
感到挫折,承受压力
易出现无助、无望的心理状态。经常无力应付生活的压力, 而感到绝望和孤立无援,往往表现出过分的克制、谨小慎微、 没有信心等。
具有上述性格特征的人癌症发病率是正常人的3倍以上。对 于C型性格易患癌的现象,神经免疫学的回答是:抑郁心理 状态打破了体内环境的平衡,干扰免疫监控系统的功能,不 能及时清除异常突变细胞,这类细胞极易引发癌症。
(三)情绪和情感的结构
情绪和情感由三种组成成分构成: (1)主观体验
指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 感受。不同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这 就构成了情绪情感的心理内容。
如高兴和恐惧的内在感受不同,痛苦 和惊奇的内在感受不同。
(2)外部表现 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是情
绪和情感状态下,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量化形式。 包括三种表情:
合理情绪理论的应用步骤
⑴分别列出引发不良情绪的事件和认识 ⑵找出对不良事件认识上的非理性观念 ⑶通过对非理性观念的认识和纠正,找出
合理的观念 ⑷建立合理的信念,达到情绪的改变
ABCDE技术 举例
问题情 境A
当众发言
不合理 观念 B 情绪/ 行为反
应C
反驳不 合理观 念D
处理问 题的态 度E
我一定要表现得很好,否则会被人笑话的
正式试验:在这个猴子的旁边,再放一猴子,与第一个猴子串联在铜 条上,隔一段时间就亮红灯,通电,每天持续6小时。第一只猴子注 意力高度集中,一看到红灯就赶紧啦开关,第二只猴子不明白红灯什 么意思,无所事事,无所用心,过了二十几天,第一只猴子就死了。
究竟是什麽原因导致了第 一只猴子很快的死亡呢?
第一只猴子是因为什么死的呢?科学家发现, 它死于严重的消化道溃疡,胃烂掉了,实验之 前体检它没有任何胃病,没有溃疡,可见这是 二十几天内新得的病。
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
(一)承认压力及不良情绪存在的事实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压力、紧张和不良 情绪的存在,这是很正常的,你完全没有必要 逃避这种事实。要知道,只有面对现实,正视 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因此,承认自己不良 情绪的存在,找出产生该情绪的原因,然后想 办法调整它、克服它,这才是你应该有的态度。
给了你什么 启示?
请 你 分
对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不同 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呢?
析
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态度不同
他夸奖我了,好开心噢! 唉,他在讽刺我! 他究竟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哼,讨好我,想利用我!
高兴 伤心 疑惑 厌烦
智慧故事: 请不要开错窗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 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 不禁泪流满面,悲伤不已。她的 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 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 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 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 你开错了窗户。”
预备实验:把一只猴子放在铜条里,双脚绑在铜条上,然后给铜条通 电。猴子挣扎乱抓,傍边有一弹簧拉手,是电源开关,一拉就不痛苦 了,这样猴子一被电就拉开关,建立了一级反射。然后每次在通电前, 猴子前方的一个红灯就亮起来,多次以后,猴子知道了,红灯一亮, 它就要受苦了,所以每次还不等来电,只要红灯一亮,它就先啦开关 了。这就建立了一个二级条件反射。预备试验完成。